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榆林的“謀”與“變”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2 17:45:17

有人看到的是其“九邊重鎮,塞上明珠”的歷史底蘊;有人在波浪谷看盡丹霞地貌;有人為不再擁堵的交通叫好,亦有人在不斷改善的民生設施中為榆林入選“最具幸福感城市”投上一票。

歸根到底,城市實力的凸顯已然不唯GDP論,而是以更綜合、更多維度的指標去衡量城市吸引力。

作為本土財經觀察者,粉巷財經注意到,在豐富的能源加持下,榆林諸多社會發展亮點被長期忽略。

不過,近年來,在資源與科技、旅游與文化、社會與民生的多面交織中,這座“中國的科威特”正在打破資源型城市發展的周期規律和固有印象,不斷謀變。

每經記者 張文瑜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榆林這座城市,一千個人能看到一千種面貌。

有人看到的是其“九邊重鎮,上明珠”的歷史底蘊;有人在波浪谷看盡丹霞地貌;有人為不再擁堵的交通叫好,亦有人在不斷改善的民生設施中為榆林入選“最具幸福感城市”投上一票。

歸根到底,城市實力的凸顯已然不唯GDP論,而是以更綜合、更多維度的指標去衡量城市吸引力。

作為本土財經觀察者,粉巷財經注意到,在豐富的能源加持下,榆林諸多社會發展亮點被長期忽略。

不過,近年來,在資源與科技、旅游與文化、社會與民生的多面交織中,這座“中國的科威特”正在打破資源型城市發展的周期規律和固有印象,不斷謀變。

手握文旅牌,新晉熱門旅游地

不談能源,粉巷發現了榆林諸多更加立體、多面的形象,譬如文旅。雖然并非常規熱門旅游目的地,但在某社交平臺上,波羅古堡、紅石峽、紅堿淖、波浪谷等景點一度占領了本地頭條榜單。

紅堿淖遺鷗

素有“上郡”“駝城”之稱的榆林,擁有榆林古城、鎮北臺、統萬城、石峁遺址等諸多歷史悠久的景點,曾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東邪西毒》《鬼吹燈之龍嶺迷窟》等熱門影視劇都曾在榆林取景拍攝,亦是許多游客爭相游覽打卡之地。

雖然當下影視劇的影響力已過,但紅石峽、波浪谷仍依靠自己的力量將自身推向城市文化地標建筑的傳播。尤其是近幾年,本地游、周邊游、微度假、鄉村游等漸成趨勢,榆林在文旅資源豐富的背景下,率先吃到了紅利,成為陜西乃至周邊城市的首選旅游目的地。

榆林紅石峽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文瑜 攝

一座城市想要在國人心中脫穎而出,旅游打卡般的地位和內生動力的支撐缺一不可。

?歷史底色和特色風貌之外,榆林更是一塊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熱土:這里是中紅軍長征入陜的第一站,也是黨中央離陜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點。

圖片來源:榆林楊家溝革命紀念館

厚重的紅色文化底蘊使得榆林在歷史的長河中保持著生機與活力,在新時期下依然展示出其獨特魅力。2022年12月,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伏天——兩進小河村》在榆林市靖邊縣小河會議舊址開機,亦是榆林紅色魅力的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9月,統萬城考古遺址公園建成開放,使榆林有了深具影響力的人文景區。在此前較為嚴峻的大環境下,依然有不少游客前來目睹這座“匈奴留下的唯一可考都城”。

統萬城遺址公園 圖片來源:VCG211410014413

可以說,榆林在帶動文旅產業、保留城市原有文化底蘊的基礎上,為國內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了一個樣本,即如何系統地打好文旅這張牌。

榆林二郎山 圖片來源:VCG211123639660

由最初的文旅影視融合,迭代至目前的文旅“打卡”化和產業化,一座底蘊深厚的“全國性旅游目的地”雛形已現。

反哺民生,讓城市更新更“有機”

不過,建設“全國性旅游目的地”,對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交通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對于絕大部分游客來講,前往一座城市,不僅期待欣賞歷史文化,更期待體驗一種獨屬于所去城市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

而榆林,正是這樣一座具備“生活幸福感”的城市。

作為陜西省十七運的主辦地,自落地以來,榆林第一時間啟動各類體育場館改造建設,新建和改造提升涉賽場館30個,同時建設全國首個省運村,完善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

十七運場館

無論是體育場館還是省運村,均是非常具有“能量”的建筑,不僅可以成為榆林的城市標志,提升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城市的有機更新和全民體育的發展,令城市保持長久的發展活力。

大型體育賽事的成功申辦除了刺激了體育場館的建設運營之外,也促進了當地商業化開發的需求。

據粉巷財經了解,目前榆林已形成以萬達為核心的高新區商圈、以榆星廣場為核心的西沙商圈以及以國貿薈為核心的老城商圈三大商業綜合體,進一步完善了城市旅游功能配套。

圖片來源:VCG211300548924

同時,依托商業綜合體,榆林不斷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在當地開設首店、概念店、旗艦店,提升城市品位,增加了城市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

但縱觀城市發展,地理、樞紐優勢框定了城市可能的發展空間,即想要進一步釋放城市活力,毋庸置疑的便是爭奪交通樞紐的核心位置。不過,交通層面,榆林既有先天優勢,也有后天布局。

榆林站

頂層設計上,榆林定調“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多個重大交通項目紛紛啟動建設,建成“三橫四縱”干線鐵路網,實現縣縣通高速,榆陽機場也成為西北地區吞吐量最大的支線機場。

榆林機場二期擴建項目

與此同時,作為國家“米”字形高鐵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延榆鄂高鐵開工,將在未來帶動各種高端資源要素高速流動,加速人流、物流、經濟文化等快速交流,帶動沿線經濟的發展。

科創本土化,踐行“投行思維”

從產業經濟角度分析,城市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產業經濟的布局,左右著城市發展的進度與質量。而優勢產業的網絡效應和聚集效應,也將為城市發展持續“造血”,可以說城市實力的體現與當地產業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但絕大部分人對榆林產業的固有印象仍停留在能源產業,對榆林地方與當地各類投資主體紛紛投身科創產業的布局知之甚少。卻不知昔日的“煤城”榆林,如今正轉型發展成新興領域和產業投資并駕齊驅的科創新城。

榆林開發區夜景 圖片來源:VCG211275133965

在主動對接融入國家、省、市區域戰略布局層面,榆林確立“一主三副兩軸多點”城鎮發展格局,城鎮化率從56.3%提高到62.1%。同時亦能積極承接中心城市產業轉移,推動制造業規模化、特色化、集群化發展,形成以先進制造為主的產業結構。

榆林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圖片來源:VCG211357237262

具體來看,2022年8月,世界首個實用化和規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榆林科創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項目建成投用,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新的技術路徑。

此外,榆林積極融入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成立國內首個撮合技術經理人事務所;同時以高新區為載體,不斷引進和培養科研人才、創新人才,讓科研院所在榆林聚集。

上述產業的發展也得益于榆林聚力積極推動產業和城市相互促進的轉型以及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的發展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榆林也在發揮“投行思維”,不斷引導科創企業本土化。

譬如,設立榆林市成果轉化引導基金1億元,將新設立“秦創原”種子天使創投基金2億元;與省屬投資運作平臺成立陜西省首支上市后備基金,基金總規模達到10億元,聚焦能源、半導體與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投資。

圖片來源:VCG211300548444

早期諸多城市走的都是地方主導產業投資,從而推動型經濟發展之路,從發展階段來看,這種模式具備其合理性。

當下,榆林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同樣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多的創新機會。可以預見的是,榆林的每一個舉動都有助于城市成長與長期發展韌性塑造,一個更具備“長期主義”的榆林正在崛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