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2 20:35:33
◎近日,四川成渝總經理李文虎介紹,作為一家高速公路投資建設運營企業,公司的發展正面臨轉折點。未來公司將繼續做大做強主業,同時培育發展綠色能源為第二主業。
◎主業上,公司將聚焦打造以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為主、以路衍業務為輔,多類交通細分產業領域協同發展的公路投資建設運營核心板塊。
◎綠色能源產業則是公司培育發展的第二主業。這也將成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支柱。
每經記者 范芊芊 每經編輯 文多
“要想富,先修路”,高速公路是二十一世紀基建工程中的重要一環,但作為傳統行業,相關企業如今也走到了發展升級的關鍵節點。
四川成渝(SH601107,股價3.72元,市值95億元)成立于1997年,自成立之初起便以公路投資建設運營為主業。去年12月中旬,四川成渝發布了其“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發展成為“全國一流的交通產業綜合服務商”,形成產業經營與資本運作“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打造“公路投資建設運營”及“綠色能源”兩大板塊。
近日,四川成渝總經理李文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專訪時坦言,當前可選擇的交通方式越來越多,可選擇通行的高速公路越來越多,作為一家高速公路投資建設運營企業,公司的發展正面臨轉折點。未來公司將繼續做大做強主業,同時培育發展綠色能源為第二主業。
如何做大做強主業,如何在傳統業務中創新,為何選擇綠色能源作為第二主業,公司有哪些優勢,未來又面臨哪些難點?李文虎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交流中,針對這些問題一一解答。
四川成渝資料圖 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公路投資建設運營是四川成渝的傳統主業,也是公司行業地位的重要支撐。其“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提及,公司將聚焦打造以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為主、以路衍業務為輔,多類交通細分產業領域協同發展的公路投資建設運營核心板塊。
李文虎對記者表示,高速公路是公司的主責主業,是維持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載體,因此未來公司要持續拓展、做大做強主業,具體來說將通過三方面的舉措來應對風險。“其一是積極拓展路衍業務并提升其競爭優勢。其二是通過改擴建、并購新路網來完善路網結構,擴大路網里程規模。其三是通過管理創新、數字賦能、成本最優等手段實現降本增效。”
在拓展路衍業務方面,四川成渝主打“創新”理念。李文虎介紹:服務區方面,注重綜合效益開發和產業導入,打造主題服務區,類似于奧特萊斯等;城鄉基建方面,依托公路等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項目推進地材等相關礦產資源的配套開發;多式聯運方面,依托樞紐場站建設集裝箱貨場,與其他物流、生產企業尋求合作,形成樞紐節點資源的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同享機制。
在完善路網結構方面,李文虎進一步提到,未來隨著成樂高速擴容項目、天邛高速項目建成通車,公司路產通行能力將進一步提高,路網結構會更加完善,同時公司也在密切跟進潛在項目,延長主業生命周期。在并購方面,公司正在爭取控股股東蜀道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蜀道集團)的更大支持,充分運用集團內部專業化整合、外部收購、股權投資等契機,投資、收購優質成熟路產。
在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業務中,通行費收入是重要來源之一,2022年上半年,通行費收入占其整體營收的比例超38%。不過,通行費收入受多因素影響,波動明顯。
對于通行費收入波動問題,李文虎認為,鐵路、水路、航空等多種交通方式對公路產生了一定沖擊,同時周邊公路路網越來越多,大家選擇變多了,再疊加疫情、高溫限電、政策減免等因素導致通行費收入波動。
不過,李文虎認為,總體來看,區域交通發展將迎來存量提質、增量躍進的重要窗口期,一時的困難不會對未來造成決定性影響。隨著經濟的進一步恢復,期望高速公路通行費收入穩步提高。
在發展公路投資建設運營主業的同時,四川成渝在其“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綠色能源產業是公司培育發展的第二主業。這也將成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支柱。
為什么選擇綠色能源產業作為第二主業,這與其主業存在怎樣的聯系?對此,李文虎表示:一方面綠色能源產業投資有一個確定的預期,低碳發展是國家所倡導的;另一方面,公司在發展綠色能源產業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之所以說有優勢,是因為四川成渝所規劃發展的綠色能源業務與其高速公路主業息息相關,契合度高。作為蜀道集團旗下唯一的公路投資建設運營上市平臺,四川成渝運營的多條高速公路連通了成都與四川省內主要城市,是國高網、省高網的重要骨干路線。
在當前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關鍵時期,高速公路成為了綠色能源應用的重要場景,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趁勢跟上。目前,新能源汽車更多采用充電樁充電的形式,充電樁與加油站的重要性逐漸相當,因此充電成為四川成渝綠色能源業務的一大重要板塊。
“目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超過30%,發展速度非常快。上了高速公路,如果沒有充電設施,新能源汽車就沒法行駛了。”李文虎表示,公司目前擁有蜀道集團運營高速公路項目沿線充(換)電、加氫等新能源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權。
除了充電,在綠色能源板塊,四川成渝規劃發展的另外兩大業務為電池銀行+換電,以及氫能源。其中,電池銀行是換電模式的一種新玩法,指消費者買車的同時,向換電站運營方(定向)租賃電池,而運營方承擔電池的售后保障和充電、換電,從而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車成本,解決了里程焦慮,也縮短了換電時間。氫能源則是相較于鋰電而言一種更為環保的能源,氫能源汽車加氫時間短,續航里程高,因此也是國家正大力支持發展的一大產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54073297
值得注意的是,電池銀行作為一種新玩法,也面臨難點。當前最關鍵的難點是不同廠家、不同換電車型電池的尺寸、電量不統一。對此,李文虎表示,公司電池銀行+換電業務主要瞄準新能源重卡這一商用車類型。
“一方面,對于商用車而言,成本是其重點關注的因素之一,用電代替油要節約30%的成本。另一方面,雖然當前換電電池尚未形成統一標準,但市場上的重卡電池框架產品技術與規格已趨于統一。”李文虎說道。
除了標準不統一,運營管理電池銀行,意味著前期需要購買電池這一重資產,對于新能源重卡而言,一塊電池動輒數十萬元,在當前新能源重卡滲透率并不高的情況下,四川成渝如何解決資金循環問題?李文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待后期電池租金收入穩定后,公司將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方式實行輕資產管理。
相較于充電、電池銀行+換電,氫能源則顯得更面向未來。目前產業處于發展初期探索階段,距離商業化還需攻破多項關鍵技術。在李文虎看來,氫燃料產業的發展面臨三大難題,其一是加氫站建設成本高和加氫需求少的矛盾,其二是加氫站用地面積較大,選址的限制條件較多,其三是行業政策、制度建設不健全。
布局未來意味著風險與機遇并存。在李文虎看來,一方面是不得不做,為未來提前布局,搶占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是彰顯國企的社會責任與擔當,打造氫能源示范項目,推動產業發展。
李文虎稱,四川成渝有責任,也有能力加快融入“成渝氫走廊”建設,引領技術突破,打造示范場站,并對加氫站“投、建、運、管”整體鏈條上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度研究,形成一體化配套企業標準,總結經驗,規范流程,為后續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模本,助推綠色低碳高速公路的運營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