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每經熱評丨央企專業化整合 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6 23:04:03

每經特約評論員 譚浩俊

1月14日,中國三峽集團與中交集團舉行水利電力建設資源專業化整合項目簽約。過去的一周,央企專業化整合好戲連臺,能源、醫療等領域率先落子。特別是中國華能與中國海油、中國建材、中國船舶等13家中央企業開展的集中簽約,涉及22個光伏發電和風電項目,這是近年來中央企業新能源領域涉及范圍較廣、項目較多的專業化整合。

滾裝船行駛在三峽大壩上游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水域 新華社圖

從對央企提出實行專業化整合要求,到實質性推動此項工作以來的情況看,不能不說,整合的效果是不錯的,工作力度也是很大的。很多過去連想也不敢想的方面,也在統一要求下,實現了順利整合。因為,央企不同于一般企業,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都是以十分強勢的狀態出現在人們面前,要想動其奶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改革面前,各大央企還是從大局出發,積極地參與改革,主動配合專業化整合。

而從整合的具體情況來看,我們也不難發現,央企在過去的發展中還是比較散亂的,看似都分布于不同領域,應當專業化程度很高,但產品同質化、業務趨同化現象十分嚴重,能源、新能源、房地產、醫療、生物等熱門行業,都有數家、十數家甚至數十家央企參與。特別是房地產,曾經公開的數據是,有78家央企擁有房地產業務。而有新能源業務的央企,也很多很多。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沒多久,就有專家預言,央企紛紛進入新能源行業,不用幾年,央企間的踩踏現象就要發生。最終的結果,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央企都是事關國計民生、經濟安全的企業,如果不顧一切地進入到競爭性行業、熱門行業,且不把重心放在技術、產品的創新方面,也像一般競爭性企業一樣,只看眼前利益,顯然就失去了央企的存在價值。就算想進入競爭性領域,也應當在技術、產品方面有絕對優勢,能夠在國際市場競爭。在資源配置、政策制定等方面給予央企更多傾斜,就是想更好地發揮央企在維護經濟穩定、保障經濟安全、應對經濟挑戰等方面的作用。這一點,央企必須清楚。

實現央企專業化整合,目的就是要提升央企的創新實力、技術研發能力、產品開發水平,最終增強其國際市場競爭力。同時,通過專業化整合,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避免資源過度分散、技術參差不齊,導致行業過度競爭,最終損壞整個社會的競爭實力。不能尚沒有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自身卻已經打得頭破血流。這樣的現象,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是經常發生的,教訓也是極其深刻的。

而從目前央企專業化整合的實際情況來看,整合的速度還是挺快的,進度也是符合改革要求的。需要注意的是,整合的專業化水平還要進一步提高,切忌拉郎配,切忌把幾只小舢舨綁到一起當航空母艦。

第一,要真正實現人才的全面整合。專業化整合,人才整合是第一位的。如果業務整合到一起,人才不同步整合,整合的效率就不會高。因此,必須把人才同步整合到一起。切不可因為被整合的單位好,人才就不隨業務走。人才必須隨業務走,并與其他人才一起,形成最強大的技術攻關能力和產品開發能力。

第二,要真正實現技術的全面整合。不同的企業,在相同業務方面,技術能力也是不同的。對央企來說,技術都不會太差。因此,在專業化整合時,技術必須毫無保留地全部整合到整合后的新的業務板塊中,不能業務整合了,技術還保留在原來的企業。如果發現這樣的問題,應當追究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第三,要真正實現產品的全面整合。雖然在產品的標準等方面,要求一樣。但是,產品的質量、品質也是存在差距的。因此,必須在整合后,所有的產品都整合到一起,實行優勝劣汰,質量差的、品質低的、技術含量不高的,一律淘汰,留下高質量、高品質、高技術的產品,再利用整合起來的技術,對產品實現升級,確保新產品能夠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第四,要真正實現競爭能力的全面整合。能不能實現1+1〉2,甚至1+1〉3的目標,競爭能力是衡量標準。評價專業化整合效率,就看競爭力有沒有提升。國資委應建立專業化整合考核指標體系,對央企專業化整合進行評估評價,確保整合能夠真正專業化,真正具有整合效率和效應。否則,就難以達到整合的目的。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能源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