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9 23:17:07
◎《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機器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
◎《方案》明確,要聚焦十大應用重點領域,突破100種以上機器人創新應用技術及解決方案,推廣200個以上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創新應用模式和顯著應用成效的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打造一批“機器人+”應用標桿企業。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 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
1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7部門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機器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
同時,聚焦十大應用重點領域,突破100種以上機器人創新應用技術及解決方案,推廣200個以上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創新應用模式和顯著應用成效的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打造一批“機器人+”應用標桿企業,建設一批應用體驗中心和試驗驗證中心。
參賽選手在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項目比賽中進行操作 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當前,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正極大改變著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十三五”以來,通過持續創新、深化應用,我國機器人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約15%,2020年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工業機器人產量達21.2萬臺(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到,要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集成電路、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先進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高端數控機床、醫藥及醫療設備等產業創新發展。
2021年12月,工信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機器人應用拓展,決定開展“機器人+”應用行動。
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機器人的價值在當前顯而易見。以制造業為例,目前制造業中大量的工作依靠人力去做,首先是效率很低,其次品質能力等各個方面也會受到影響。
而機器人的價值就在于它的生產效率非常高,且生產品質相對穩定,相對人力生產的品質會更高,如果讓一個工人總去做同樣的工作,出錯的幾率會比較高。
“另外,在成本方面,也會大大下降。”項立剛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假設制造業中一個工人的工資一年是20萬元,工作3年就是60萬元,但如果是一個價值20萬元的機器人,它可能會一直工作3年而不出任何問題,這樣就節省了很多人力成本。
“綜合下來,提高機器人的使用密度最終會讓產品有更高的品質,更加有競爭力。”項立剛說。
記者注意到,《方案》共提出了深化重點領域“機器人+”應用,增強“機器人+”應用基礎支撐能力,強化“機器人+”應用組織保障三方面內容。
其中,在深化重點領域“機器人+”應用方面,文件提出,要面向社會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需求,遴選有一定基礎、應用覆蓋面廣、輻射帶動作用強的重點領域,聚焦典型應用場景和用戶使用需求,開展從機器人產品研制、技術創新、場景應用到模式推廣的系統推進工作。支持一些新興領域探索開展機器人應用。
《方案》在經濟發展領域里涉及的五大領域 圖片來源:工信部
在經濟發展領域領域,《方案》主要涉及制造業、農業、建筑、能源、商貿物流等領域。其中在制造業方面,《方案》提出,要研制焊接、裝配、噴涂、搬運、磨拋等機器人新產品,加快機器人化生產裝備向相關領域應用拓展。發展基于工業機器人的智能制造系統,助力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變革。
在商貿物流方面,《方案》提出研制自動導引車、自主移動機器人、配送機器人、自動碼垛機、智能分揀機、物流無人機等產品。推動5G、機器視覺、導航、傳感、運動控制、機器學習、大數據等技術融合應用。鼓勵機器人企業開發末端配送整體解決方案,促進機器人配送、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箱)等多式聯動的即時配送場景普及推廣。
而在社會民生領域,《方案》主要涉及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教育、商業社區服務、安全應急和極限環境應用等領域。
在醫療健康方面,《方案》提出,要研制咨詢服務、手術、輔助檢查、輔助巡診、重癥護理、急救、生命支持、康復、檢驗采樣、消毒清潔等醫療機器人產品。加快推進機器人和醫學人工智能在基礎理論、共性關鍵技術、創新應用等方面的突破,推動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機器人5G遠程手術、腦機接口輔助康復系統等新技術新產品加速應用。推動機器人在醫院康復、遠程醫療、衛生防疫等場景應用。
而在安全應急和極限環境應用方面,《方案》提出研制礦山、民爆、社會安全、應急救援、極限環境等領域機器人產品。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