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30 20:15:46
每經記者 許立波 每經編輯 董興生
1月30日晚間,君實生物-U(SH688180,股價60.20元,市值591.69億元)發布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稱,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4.46億元左右,同比減少約64.07%;預計2022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23.96億元左右,同比虧損擴大約232.36%。
君實生物在公告中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出現減少,主要系上期新冠中和抗體埃特司韋單抗(JS016/LY-CoV016)產生了基于與Eli Lilly and Company合作的海外市場大額技術許可收入及特許權收入,前述相關合作事項的全部里程碑事件已于2021年度達成并確認收入,故本報告期內對應的技術許可收入減少所致。
君實生物2022年度歸母凈利潤出現虧損,則主要系公司對在研項目及儲備研發項目的投入處于較高水平,營業收入扣除產品推廣、日常運營等支出后尚不能完全覆蓋研發投入。報告期內,預計公司研發費用為23.64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14.27%。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昨天(1月29日)晚間,君實生物宣布,公司旗下的口服核苷類抗新冠病毒藥物氫溴酸氘瑞米德韋片(商品名:民得維),也就是此前的“VV116”,獲得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準,用于治療輕中度新冠病毒感染成年患者。
盡管民得維被君實生物的許多投資人寄予厚望,但其獲批后卻并未對公司股價產生提振作用。1月30日,春節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君實生物股價在開盤后就迅速下跌,最低時跌近10%。資本市場普遍的質疑是,在國內市場已有五款新冠口服藥獲批,并且先獲批的阿茲夫定已廣泛覆蓋國內基層醫療機構的情況下,民得維是否還能從這一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針對民得維在獲批后何時能夠落地銷售乃至網售的問題,君實生物方面于1月30日晚間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公司將會在獲批后立即投產,盡全力加速各項事務,盡快實現發貨及落地銷售,以期盡早讓藥品到患者手中。與此同時,公司將努力提高藥物的可及性,本著對患者生命安全負責的原則,在政策法規范圍內尋求最大程度地為患者用藥提供便利。
在產能布局方面,君實生物介紹,公司已就產能提前做好了布局和規劃,相關產品在獲批后投產,經過逐步爬坡后相信可以滿足全國需求。后續也將根據疫情發展進行預判并對產能進行動態安排。
至于關于產品定價,君實生物回應稱,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民得維將被納入臨時醫保藥品目錄,目前定價還在與相關部門積極溝通中,將按照國家相關要求進行申報及測算,形成合理定價。
封面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