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31 20:58:15
每經AI快訊,中國銀河01月31日發布研報稱:給予風電行業推薦(維持)評級。
事件:中電聯發布《2023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2023年預計風電裝機達到65GW:根據中電聯預測,2023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預計2023年風電、太陽能新增裝機分別為65GW、97GW,新增裝機同比分別增長72%、11%,太陽能發電及風電裝機規模均將在2023年首次超過水電裝機規模。我國將持續優化調整電力供應結構,確保新能源能并能發,保障大規模新能源消納。
2022年招標量創新高,市場前景樂觀:招標量為裝機量先行指標,已提前反映行業景氣度反轉。2022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達37.6GW,同比下降20.9%,不及市場預期。據風芒能源不完全統計,2022年中國風電整機商共中標446個項目,合計86.9GW,同比增長60.63%,創歷史新高,其中陸風71.2GW,海風15.7GW。考慮到風電招標完成后,一般一年左右的建設周期,我們預計2023年陸風新增裝機有望超過55GW,同比增長約60%;海風新增裝機超過10GW,同比翻番不止。
大型化風機滲透率加速提升:單機容量增加可以降低單位容量的風機物料成本,從而明顯降低LCOE;大型機組的掃風面積更大,輪轂更高,能夠增加度電收益。據CWEA統計,從2011年至2021年,國內新增陸上風電平均單機容量已從1.5MW提升至3.1MW,新增海上風電平均單機容量已從2.7MW提升至5.6MW。2022年我國海上風電機組大型化提速,金風科技下線16MW機型,中國海裝完成18MW主機的裝配。根據《風能》雜志數據,2022年下線的新型海上風電機組的平均單機容量達到11.5MW,到2025年最大單機容量可達到20MW。
海風大時代,加速深遠化:CWEA統計,海風開發潛力超過3500GW,其中50米水深以內的資源1623GW,50-100米資源2237GW。粗略統計,各省海風規劃約102GW,其中“十四五”期間約68GW,是“十三五”海風裝機量的6倍,地方政府海風開發意愿強烈。上海、廣東、山東、浙江推出地方補貼接力國補。隨著海風加速平價進程,各省海風規劃仍有望擴容。越來越多的企業研發出新機型,瞄準海風市場。《風能》雜志統計,2022年我國對外宣布下線的新型海風機組達到12款,比2019-2021年的總和還多;宣布下線新型海風機組的企業有7家,2019-2021年合計只有5家。此外,2023年海上風電用海“雙三十”建設新要求呼之欲出(“雙30”即要求海風項目需要滿足離岸距離30公里或者水深30米的開發條件限制,二者滿足其一),深遠化趨勢明顯。
投資建議:經歷過2022年低潮,風電行業迎來裝機復蘇,大型化及海風化是行業發展趨勢。建議把握兩條主線:一是成本管控能力強的平臺型整機企業,推薦明陽智能(601615.SH)、三一重能(688349.SH)、金風科技(002202.SZ)等;二是受益于大型化、海風化的零部件廠商,推薦天順風能(002531.SZ)、中材科技(002080.SZ)、大金重工(002487.SZ)、東方電纜(603606.SZ)等。
風險提示:“雙碳”目標推進不及預期;產業政策變化帶來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銷售價格下移超預期;產品盈利下滑超預期。
每經頭條(nbdtoutiao)——2個月日活破千萬!寫的論文騙過教授,美國大學生都知道的ChatGPT,要搶誰的飯碗?
(記者 王曉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