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02 06:39:24
每經編輯 杜宇
據央視新聞2月1日消息,美國官員1月31日披露,美國政府準備向烏克蘭提供新一批武器裝備,價值22億美元。
兩名不愿公開姓名的美國政府知情官員告訴路透社記者,新一批對烏援助中,17.25億美元軍備將向美國軍工企業訂購,而不是從美軍現有庫存中調撥。訂購的彈藥將首次包括“陸射小直徑炸彈(GLSDB)”。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這種遠程火箭彈最大射程150公里,適用美國運送給烏克蘭的“海馬斯”和M270型火箭炮。
自去年2月俄烏沖突升級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大約272億美元軍事援助。1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將提供31輛“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而德國在美國等盟國壓力下也宣布將提供“豹2”主戰坦克。
拜登1月31日在白宮告訴媒體,他將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討論烏方關于“先進武器”的新要求。而就在此前一天,拜登還拒絕向烏克蘭提供美制F-16戰斗機。美國《政治報》以知情官員為消息源報道,不能排除拜登改變這一立場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環球網消息,據法新社報道稱,克宮發言人、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地時間周三(2月1日)表示,西方國家向烏克蘭運送任何遠程武器的做法,都不會阻止俄羅斯,也不會改變俄烏沖突的進程。
“這將直接導致緊張局勢加劇和(沖突)升級。但同樣,它不會改變事件的進程,”報道稱,被問及美國準備向烏克蘭提供遠程火箭彈一事時,佩斯科夫回復記者稱。
另據中國新聞網,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月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和北約正試圖把日本和韓國拖入烏克蘭危機中,此舉不僅會導致亞太地區局勢全面失穩,而且會進一步加深烏克蘭危機、延長沖突。
針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持續在俄烏沖突中拱火的行徑,國際人士也表示反對。
加拿大反戰人士 肯·斯通:我們反對北約在別的國家攪動沖突,在加拿大、美國、歐洲等地都出現了示威活動。他們反對美國在世界各地發動戰爭的做法,反對北約介入俄烏沖突。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之孫、法國經濟學家皮埃爾·戴高樂1月31日發出警告,稱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重型坦克,后續可能引發“更強大、射程更遠的武器”輸送,從而增加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環球網、中國新聞網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