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注冊制疊加轉板指導意見,業內關注北交所轉板預期,提速擴容是關鍵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02 19:52:08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2月1日,證監會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主要制度規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開啟全面注冊制改革新紀元,與此同時,北交所也在去年發布上市公司轉板指導意見,初期在上交所、深交所各選擇一個板塊進行試點。

此前曾有新三板精選層部分企業提出轉板申請,但除少數轉板成功外,仍有企業選擇留在北交所而終止轉板,但就企業資本化運作的終局視角來看,北交所或非其最后一站。

有專家分析指出,全面推進注冊制之后,滬深交易所需要源源不斷的上市資源供給,北交所將是一個重要的管道,但要打通轉板的機制,北交所自己的“水量”要盡快充足。

全面注冊制提升北交所轉板預期

昨天,證監會就全面推行注冊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消息一出,立刻引發投資界對企業上市及再融資便利性的討論,聚焦在更包容的準入條件下,上市公司數量擴容及企業直接融資效率問題,這其中也包括北交所上市公司未來轉板便利與否的討論。

“從企業資本化進程的終局視角來看,北交所或不是企業上市的最后一站。”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就目前的流動性水平來看,滬深板塊的交投環境要比北交所更加強勁,而對于發展相對成熟的專精特新企業來說,未來成長性的估值兌現勢必要有更加充分的市場驗證渠道。

去年初,證監會已就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的指導意見對外公布并實施,其中就提及初期要在上交所、深交所各選擇一個板塊試點,符合條件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可以申請轉板至上交所科創板或深交所創業板。

但就實際情況來看,鮮有公司實施轉板,僅有觀典防務、翰博高新和泰祥股份轉板科創板以及創業板,而新安潔和龍竹科技等公司則中途終止轉板計劃,繼續留在北交所。根據當時的披露情況,相關企業并非在轉板條件方面不達標,但最終沒有完成轉板這件事。

究其原因,有專家分析指出,基于北交所現有的上市公司數量及市值規模,促成有序轉板及優質資源供給的企業轉板輸出動力不強,但完全有可能成為向滬深交易所提供轉板優質資源的平臺。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2月2日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交流時就表示,全面推進注冊制之后,滬深交易所需要源源不斷的上市資源供給,北交所將是一個重要的管道,但要打通轉板的機制,北交所自己的“水量”(數量及規模)要足。

推動轉板實施仍需提升上市公司規模

因此,北交所作為專精特新企業的聚集地,未來轉向科創板及創業板的需求和動力是有的,但就實際供給能力來看,促成北交所上市公司大量向科創板、創業板過渡還不現實。

根據北交所官方網站數據統計,截至2月2日收盤,北交所上市公司167家,總股本220.47億股,總市值2413.43億元。在董登新看來,北交所企業要想順利高效地轉板滬深交易所,“水量”至少要擴大10倍,而就北交所開市一年多的企業上市效率來看明顯偏低。

事實上,北交所順應注冊制的精神要比此次全面推行注冊制更早,但在準入的包容性方面,前述專家認為,沒有與滬深交易所現行機制形成明顯區分。“因此,在此次注冊制全面推行之后,北交所應該以更加包容和市場化的態度接納企業上市。”

可見,在以滬深交易所更加包容且流動性更加充裕的競爭態勢之下,北交所要想吸引優質企業登陸上市挑戰不小,畢竟從現有上市企業來源看,多數是為新三板精選層過渡而來,且交投活躍度遲遲未見提升。

Wind統計顯示,兔年開市以來,北交所單日成交量大增,但統計數據顯示,也僅有20億元左右規模(2023年1月31日和2月1日分別錄得23.85億元、21.64億元),相較此前5億以內規模有所增加,但較滬深主板、創業板乃至科創板來看,相形見絀。

為什么北交所交投也不活躍、更沒有變現退出機會,還不去轉板,反而留在北交所?前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原因在于北交所的地位,以及這種地位給市場造成的預期,導致大量機構資金紛紛流向北交所,北交所市場一時出現僧多粥少,資金追著企業跑,既然留下來能募集更多錢,就不急于去滬深。所以,如果不得以矯正,全面注冊制也不會推動轉板。

未來注冊制下上市主體還是IPO

當然,伴隨著注冊制的推行,轉板便利性也將提高。董登新告訴每經記者,全面注冊制改革之后,意味著轉板的環境更寬松。“對企業來說,上市通道除了IPO就是轉板,但未來注冊制下企業上市還將以IPO為主。”

而對于北交所企業的轉板預期及前景,業界雖然表示看好,但走好第一步是關鍵,即前述上市公司的規模和數量問題。可喜的是,兔年開市以來,北交所仿佛已開啟獨立行情,北證50指數曾在1月31日大漲5.79%,一掃此前幾個月北交所萎靡不振的市場氛圍。

具體到個股,樂創技術、天宏鋰電、凱華材料等新能源、材料次新股等,前幾日均有放量大漲的勢頭,部分個股單日漲幅達到30%。受此帶動,北交所概念下的科技、創投等滬深交易所個股也在近期表現強勁,如中迪投資、創業黑馬等。

前述人士均表示,對接專精特新企業,北交所應該在上市企業篩選、準入方面有所差異,才有機會維護和發展現有上市公司梯隊建設,走出一批有實力的龍頭企業。

眼下,北交所的投資者門檻依然有50萬的最低要求,也是較為鮮明的機構市場,因此對于未來在交易規則的優化方面,業界也給予期望。一方面,倘放開最低投資門檻的限制,北交所的交投活躍度或將大幅提升。前述業內人士表示,限制價格波動的幅度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市場的發展。

董登新也建議,北交所一定要超前改革,可以通過實行T+0交易制度,取消漲跌幅限制,作為滬深交易所未來改革的先行者,作為一個試驗田,提升北交所人氣和活躍度,才有可能在全面注冊制推行的背景下,進一步吸引和留住優秀企業和成熟的投資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25451257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月1日,證監會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主要制度規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開啟全面注冊制改革新紀元,與此同時,北交所也在去年發布上市公司轉板指導意見,初期在上交所、深交所各選擇一個板塊進行試點。 此前曾有新三板精選層部分企業提出轉板申請,但除少數轉板成功外,仍有企業選擇留在北交所而終止轉板,但就企業資本化運作的終局視角來看,北交所或非其最后一站。 有專家分析指出,全面推進注冊制之后,滬深交易所需要源源不斷的上市資源供給,北交所將是一個重要的管道,但要打通轉板的機制,北交所自己的“水量”要盡快充足。 全面注冊制提升北交所轉板預期 昨天,證監會就全面推行注冊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消息一出,立刻引發投資界對企業上市及再融資便利性的討論,聚焦在更包容的準入條件下,上市公司數量擴容及企業直接融資效率問題,這其中也包括北交所上市公司未來轉板便利與否的討論。 “從企業資本化進程的終局視角來看,北交所或不是企業上市的最后一站。”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就目前的流動性水平來看,滬深板塊的交投環境要比北交所更加強勁,而對于發展相對成熟的專精特新企業來說,未來成長性的估值兌現勢必要有更加充分的市場驗證渠道。 去年初,證監會已就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的指導意見對外公布并實施,其中就提及初期要在上交所、深交所各選擇一個板塊試點,符合條件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可以申請轉板至上交所科創板或深交所創業板。 但就實際情況來看,鮮有公司實施轉板,僅有觀典防務、翰博高新和泰祥股份轉板科創板以及創業板,而新安潔和龍竹科技等公司則中途終止轉板計劃,繼續留在北交所。根據當時的披露情況,相關企業并非在轉板條件方面不達標,但最終沒有完成轉板這件事。 究其原因,有專家分析指出,基于北交所現有的上市公司數量及市值規模,促成有序轉板及優質資源供給的企業轉板輸出動力不強,但完全有可能成為向滬深交易所提供轉板優質資源的平臺。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2月2日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交流時就表示,全面推進注冊制之后,滬深交易所需要源源不斷的上市資源供給,北交所將是一個重要的管道,但要打通轉板的機制,北交所自己的“水量”(數量及規模)要足。 推動轉板實施仍需提升上市公司規模 因此,北交所作為專精特新企業的聚集地,未來轉向科創板及創業板的需求和動力是有的,但就實際供給能力來看,促成北交所上市公司大量向科創板、創業板過渡還不現實。 根據北交所官方網站數據統計,截至2月2日收盤,北交所上市公司167家,總股本220.47億股,總市值2413.43億元。在董登新看來,北交所企業要想順利高效地轉板滬深交易所,“水量”至少要擴大10倍,而就北交所開市一年多的企業上市效率來看明顯偏低。 事實上,北交所順應注冊制的精神要比此次全面推行注冊制更早,但在準入的包容性方面,前述專家認為,沒有與滬深交易所現行機制形成明顯區分。“因此,在此次注冊制全面推行之后,北交所應該以更加包容和市場化的態度接納企業上市。” 可見,在以滬深交易所更加包容且流動性更加充裕的競爭態勢之下,北交所要想吸引優質企業登陸上市挑戰不小,畢竟從現有上市企業來源看,多數是為新三板精選層過渡而來,且交投活躍度遲遲未見提升。 Wind統計顯示,兔年開市以來,北交所單日成交量大增,但統計數據顯示,也僅有20億元左右規模(2023年1月31日和2月1日分別錄得23.85億元、21.64億元),相較此前5億以內規模有所增加,但較滬深主板、創業板乃至科創板來看,相形見絀。 為什么北交所交投也不活躍、更沒有變現退出機會,還不去轉板,反而留在北交所?前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原因在于北交所的地位,以及這種地位給市場造成的預期,導致大量機構資金紛紛流向北交所,北交所市場一時出現僧多粥少,資金追著企業跑,既然留下來能募集更多錢,就不急于去滬深。所以,如果不得以矯正,全面注冊制也不會推動轉板。 未來注冊制下上市主體還是IPO 當然,伴隨著注冊制的推行,轉板便利性也將提高。董登新告訴每經記者,全面注冊制改革之后,意味著轉板的環境更寬松。“對企業來說,上市通道除了IPO就是轉板,但未來注冊制下企業上市還將以IPO為主。” 而對于北交所企業的轉板預期及前景,業界雖然表示看好,但走好第一步是關鍵,即前述上市公司的規模和數量問題。可喜的是,兔年開市以來,北交所仿佛已開啟獨立行情,北證50指數曾在1月31日大漲5.79%,一掃此前幾個月北交所萎靡不振的市場氛圍。 具體到個股,樂創技術、天宏鋰電、凱華材料等新能源、材料次新股等,前幾日均有放量大漲的勢頭,部分個股單日漲幅達到30%。受此帶動,北交所概念下的科技、創投等滬深交易所個股也在近期表現強勁,如中迪投資、創業黑馬等。 前述人士均表示,對接專精特新企業,北交所應該在上市企業篩選、準入方面有所差異,才有機會維護和發展現有上市公司梯隊建設,走出一批有實力的龍頭企業。 眼下,北交所的投資者門檻依然有50萬的最低要求,也是較為鮮明的機構市場,因此對于未來在交易規則的優化方面,業界也給予期望。一方面,倘放開最低投資門檻的限制,北交所的交投活躍度或將大幅提升。前述業內人士表示,限制價格波動的幅度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市場的發展。 董登新也建議,北交所一定要超前改革,可以通過實行T+0交易制度,取消漲跌幅限制,作為滬深交易所未來改革的先行者,作為一個試驗田,提升北交所人氣和活躍度,才有可能在全面注冊制推行的背景下,進一步吸引和留住優秀企業和成熟的投資人。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table id="vuvui"><legend id="vuvui"><ins id="vuvui"></ins></legend></table>
    1. <strong id="vuvui"><sup id="vuvui"></sup></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