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訪商務部原部長助理黃海:促消費政策顯效帶出節日市場“開門紅”,推動消費長期穩定增長仍需在提高居民收入上下功夫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09 16:21:28

◎黃海認為,一些地方開始嘗試恢復夜經濟,允許商家擺攤等,對小微企業給予更多政策扶持,這對活躍市場經濟、營造良好的消費預期將起到顯著作用。

◎黃海強調,當前制約消費最主要的“短板”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還比較緩慢,要通過改革分配制度、全面復工復產、努力擴大就業、加強社會保障等一攬子綜合措施,長短結合、標本兼治,讓老百姓的錢包鼓起來,才能為擴大消費奠定物質基礎。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作為防疫政策調整后的首個農歷春節,2023年春節假期,國內的消費迎來了“開門紅”。

據商務部統計,春節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與2022年春節相比增長6.8%,實現“開門紅”。其中餐飲消費表現搶眼,有關平臺數據顯示,春節假期餐飲堂食消費同比增長15.4%,店均消費增長10.8%。

著力擴大內需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3年經濟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而消費是擴大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期,全國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明確指出,2023年要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其中恢復和擴大消費被擺在了優先位置。

從地方層面來看,為推動消費復蘇,地方政府也是做足“功課”,出臺了多種多樣的政策。例如,江西各級地方政府在春節前后累計發放消費券3.1億元;天津春節前夕安排了汽車消費補貼6000萬元等。

有哪些因素促成了今年春節消費加速回暖?春節消費“開門紅”是否是政策初見成效的體現?除了發放消費券、消費補貼等舉措外,挖掘消費增長潛力還有哪些好的辦法?

圍繞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對商務部原部長助理黃海進行了專訪。

黃海 圖片來源:受訪者

餐飲等接觸性消費對春節“開門紅”起到重要支撐

NBD:今年春節期間,國內消費出現了“開門紅”。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2%。支撐今年春節消費加速回暖的因素有哪些?

黃海:首先,最主要的因素是國家防疫政策得到優化調整,各地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被抑制、被限制的消費需求和欲望在春節期間得以釋放。

我們可以看到,由于防疫政策的調整,今年春節出現了返鄉潮,餐飲、酒店、線下旅游等接觸性消費出現了大幅增長,這對春節假期期間消費回暖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其次,各地方政府和商業服務業企業,為鼓勵和促進消費,采取了一系列綜合措施,如鼓勵“外擺經濟”和“夜間經濟”、發放消費券、打折促銷等,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居民的消費欲望,夜經濟的回暖也營造了更多的消費場景。

第三個方面,國家控制疫情措施得力,全國和各省區市節日期間,基本都沒有出現疫情暴發或反復,這也提供了良好的消費環境。

NBD:有觀點認為,今年春節消費迅速反彈主要在于“返鄉潮”帶來的旅游、餐飲消費爆發,總體上消費仍處于“溫而不暖”的狀態,對此您如何評價?

黃海:我認為不可一概而論。從今年春節假期的消費情況來看,根據商務部、文旅部的數據,春節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與去年春節相比增長6.8%,其中餐飲堂食增長15.6%。

文旅部的數據則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

據不完全統計,春節期間國內免費開放的A級旅游景區1281家,占全國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9%,其中62家5A級旅游景區實行免票。春節假期全國營業性演出共9400余場次,較2022年同比增長40.92%,比2019年增長22.5%。此外,票房收入3.78億元,觀演人數約323.8萬人次。各地開展非遺傳承實踐活動10522場。

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發現,消費加速回暖的趨勢是十分顯著的。但我們也發現,春節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與去年春節相比增長6.8%,其中,餐飲堂食增長15.6%,證明商品銷售增長不算高。

從歷年的消費結構分析,商品銷售是居民消費的大頭,如果這一塊上不去,就有可能出現“溫而不暖”的局面。因此,下一步,中央和地方仍然有必要出臺更大力度的促消費舉措,把商品銷售拉上來。

消費券的重點是在居民消費欲望偏低時激發消費潛力

NBD: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多地出現“拼經濟”現象,出臺各類舉措促消費。春節消費“開門紅”是否是政策見效的體現?政策層面的刺激對消費的促進作用有多大?

黃海:去年4月份以來,受疫情影響,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受到較大沖擊,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現了兩位數的下滑。此后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國家一攬子穩消費政策的出臺,5月份之后消費出現逐步回暖的態勢,盡管11月因疫情反復再次回落,但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很快大幅收窄,這充分說明國家出臺的一攬子穩消費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較前月大幅收窄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為了促進消費復蘇,全國多地也密集出臺多項促消費政策,比如旅游景區的重新開放、發放汽車消費補貼等。這些舉措短期內對消費的刺激和提升是比較明顯的。

我們看到,一些地方開始嘗試恢復夜經濟,允許商家擺攤等,對小微企業給予更多政策扶持,這對活躍市場經濟、營造良好的消費預期將起到顯著作用。

NBD:您如何評價消費券對拉動消費的作用?除了發放消費券,還有哪些好的促消費辦法?

黃海:這幾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居民收入增長有所放緩,消費預期減弱,不敢消費、不便消費、存錢避險等傾向有所上升。因此,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采取強有力措施,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增加消費場景,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

地方政府和企業發放消費券已有十年以上的歷史,總的來說是有一定作用的,尤其在短期內對消費的刺激和拉動作用較為明顯。

但消費券一定程度上會加大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因此較難成為一項長期政策。另一方面,商業服務業企業本來就利潤微薄,讓利幅度比較有限,這些都會影響發放消費券的數量和范圍。

因此,我認為消費券是在群眾的消費欲望、消費能力都處于低位時,在特殊時期內最大限度激發消費欲望的一種經濟手段。但地方政府還是要將更多精力放到如何優化營商環境、增加和改造服務上來。

實踐證明,營商環境優化有助于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內部不同層級和部門間的關系以及市場主體之間的關系,可以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主體更能感受到公共服務和政府監管的溫度。

比如去年以來,全國范圍內實施的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各地對小微經營主體的金融扶持,允許外擺發展夜經濟等,都是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量的體現。

推動消費長期恢復性增長關鍵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NBD:從政策層面看,除了一些短期的刺激舉措以外,想要擴大內需、拉動消費,還需要補齊哪些“短板”?

黃海:在國家防疫政策不斷優化調整的新形勢下,制約消費最主要的“短板”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還比較緩慢。

近年來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

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2.9%

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只有2.9%,略低于經濟增長速度。我們要通過改革分配制度、全面復工復產、努力擴大就業、加強社會保障等一攬子綜合措施,長短結合、標本兼治,讓老百姓的錢包鼓起來,才能為擴大消費奠定物質基礎。

此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要求,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強化收入分配領域政策統籌協調。該綱要明確,到2035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再邁上新的大臺階,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這實際上為我們如何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提供了指引和方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0590元,增長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5.8%。工資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過半,意味著現階段工資性收入增長仍然是穩定老百姓消費至關重要的因素,也是促進消費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NBD:2022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2%。對于2023年的消費趨勢,您如何預判?消費報復性反彈的時代是否到來?

黃海:進入2023年,我國經濟全面復蘇提速,春節消費市場出現“開門紅”,這是一個好兆頭。我認為,今年的消費增長將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大概率會高于GDP增幅,將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考慮到疫情前的2019年,國內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023年消費市場有望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今年與其說是“報復性反彈”,不如說是“恢復性反彈”,雖只是一字之差,但性質有所不同。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作為防疫政策調整后的首個農歷春節,2023年春節假期,國內的消費迎來了“開門紅”。 據商務部統計,春節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與2022年春節相比增長6.8%,實現“開門紅”。其中餐飲消費表現搶眼,有關平臺數據顯示,春節假期餐飲堂食消費同比增長15.4%,店均消費增長10.8%。 著力擴大內需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3年經濟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而消費是擴大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期,全國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明確指出,2023年要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其中恢復和擴大消費被擺在了優先位置。 從地方層面來看,為推動消費復蘇,地方政府也是做足“功課”,出臺了多種多樣的政策。例如,江西各級地方政府在春節前后累計發放消費券3.1億元;天津春節前夕安排了汽車消費補貼6000萬元等。 有哪些因素促成了今年春節消費加速回暖?春節消費“開門紅”是否是政策初見成效的體現?除了發放消費券、消費補貼等舉措外,挖掘消費增長潛力還有哪些好的辦法? 圍繞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對商務部原部長助理黃海進行了專訪。 黃海圖片來源:受訪者 餐飲等接觸性消費對春節“開門紅”起到重要支撐 NBD:今年春節期間,國內消費出現了“開門紅”。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2%。支撐今年春節消費加速回暖的因素有哪些? 黃海:首先,最主要的因素是國家防疫政策得到優化調整,各地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被抑制、被限制的消費需求和欲望在春節期間得以釋放。 我們可以看到,由于防疫政策的調整,今年春節出現了返鄉潮,餐飲、酒店、線下旅游等接觸性消費出現了大幅增長,這對春節假期期間消費回暖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其次,各地方政府和商業服務業企業,為鼓勵和促進消費,采取了一系列綜合措施,如鼓勵“外擺經濟”和“夜間經濟”、發放消費券、打折促銷等,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居民的消費欲望,夜經濟的回暖也營造了更多的消費場景。 第三個方面,國家控制疫情措施得力,全國和各省區市節日期間,基本都沒有出現疫情暴發或反復,這也提供了良好的消費環境。 NBD:有觀點認為,今年春節消費迅速反彈主要在于“返鄉潮”帶來的旅游、餐飲消費爆發,總體上消費仍處于“溫而不暖”的狀態,對此您如何評價? 黃海:我認為不可一概而論。從今年春節假期的消費情況來看,根據商務部、文旅部的數據,春節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與去年春節相比增長6.8%,其中餐飲堂食增長15.6%。 文旅部的數據則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 據不完全統計,春節期間國內免費開放的A級旅游景區1281家,占全國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9%,其中62家5A級旅游景區實行免票。春節假期全國營業性演出共9400余場次,較2022年同比增長40.92%,比2019年增長22.5%。此外,票房收入3.78億元,觀演人數約323.8萬人次。各地開展非遺傳承實踐活動10522場。 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發現,消費加速回暖的趨勢是十分顯著的。但我們也發現,春節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與去年春節相比增長6.8%,其中,餐飲堂食增長15.6%,證明商品銷售增長不算高。 從歷年的消費結構分析,商品銷售是居民消費的大頭,如果這一塊上不去,就有可能出現“溫而不暖”的局面。因此,下一步,中央和地方仍然有必要出臺更大力度的促消費舉措,把商品銷售拉上來。 消費券的重點是在居民消費欲望偏低時激發消費潛力 NBD: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多地出現“拼經濟”現象,出臺各類舉措促消費。春節消費“開門紅”是否是政策見效的體現?政策層面的刺激對消費的促進作用有多大? 黃海:去年4月份以來,受疫情影響,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受到較大沖擊,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現了兩位數的下滑。此后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國家一攬子穩消費政策的出臺,5月份之后消費出現逐步回暖的態勢,盡管11月因疫情反復再次回落,但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很快大幅收窄,這充分說明國家出臺的一攬子穩消費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較前月大幅收窄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為了促進消費復蘇,全國多地也密集出臺多項促消費政策,比如旅游景區的重新開放、發放汽車消費補貼等。這些舉措短期內對消費的刺激和提升是比較明顯的。 我們看到,一些地方開始嘗試恢復夜經濟,允許商家擺攤等,對小微企業給予更多政策扶持,這對活躍市場經濟、營造良好的消費預期將起到顯著作用。 NBD:您如何評價消費券對拉動消費的作用?除了發放消費券,還有哪些好的促消費辦法? 黃海:這幾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居民收入增長有所放緩,消費預期減弱,不敢消費、不便消費、存錢避險等傾向有所上升。因此,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采取強有力措施,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增加消費場景,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 地方政府和企業發放消費券已有十年以上的歷史,總的來說是有一定作用的,尤其在短期內對消費的刺激和拉動作用較為明顯。 但消費券一定程度上會加大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因此較難成為一項長期政策。另一方面,商業服務業企業本來就利潤微薄,讓利幅度比較有限,這些都會影響發放消費券的數量和范圍。 因此,我認為消費券是在群眾的消費欲望、消費能力都處于低位時,在特殊時期內最大限度激發消費欲望的一種經濟手段。但地方政府還是要將更多精力放到如何優化營商環境、增加和改造服務上來。 實踐證明,營商環境優化有助于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內部不同層級和部門間的關系以及市場主體之間的關系,可以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主體更能感受到公共服務和政府監管的溫度。 比如去年以來,全國范圍內實施的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各地對小微經營主體的金融扶持,允許外擺發展夜經濟等,都是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量的體現。 推動消費長期恢復性增長關鍵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NBD:從政策層面看,除了一些短期的刺激舉措以外,想要擴大內需、拉動消費,還需要補齊哪些“短板”? 黃海:在國家防疫政策不斷優化調整的新形勢下,制約消費最主要的“短板”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還比較緩慢。 近年來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 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2.9% 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只有2.9%,略低于經濟增長速度。我們要通過改革分配制度、全面復工復產、努力擴大就業、加強社會保障等一攬子綜合措施,長短結合、標本兼治,讓老百姓的錢包鼓起來,才能為擴大消費奠定物質基礎。 此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要求,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強化收入分配領域政策統籌協調。該綱要明確,到2035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再邁上新的大臺階,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這實際上為我們如何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提供了指引和方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0590元,增長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5.8%。工資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過半,意味著現階段工資性收入增長仍然是穩定老百姓消費至關重要的因素,也是促進消費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NBD:2022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2%。對于2023年的消費趨勢,您如何預判?消費報復性反彈的時代是否到來? 黃海:進入2023年,我國經濟全面復蘇提速,春節消費市場出現“開門紅”,這是一個好兆頭。我認為,今年的消費增長將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大概率會高于GDP增幅,將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考慮到疫情前的2019年,國內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023年消費市場有望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今年與其說是“報復性反彈”,不如說是“恢復性反彈”,雖只是一字之差,但性質有所不同。
商務部 大消費 居民收入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