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6 19:11:43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楊建 每經編輯 趙云
3300點這道坎,還是沒跨過去。
今日(2月16日)午后,A股市場出現了一輪急跌,創業板指一度跌約2%,兩市下跌股票數量超過4500只,成交量亦有所放大。前期一直未能越過的3300點,今日依然對大盤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壓制,最終滬指以3249點報收。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全天北向資金逆勢凈流入約90億元,2月以來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超百億,流入速度較1月有所放緩。
春節過后,市場總體轉為震蕩,不過近期各大機構對后市的展望仍然較為樂觀。中信證券策略團隊日前發布研報稱,階段性降溫提供調倉增強彈性的機會,一季度仍然是非常理想的做多窗口。此外,作為市場上活躍資金的代表,今日市場調整之后,多家私募機構仍然向記者表達看多后市。
自從去年7月20日上證指數收盤在3300點以上之后,在之后半年多的時間內上證指數居然再也未站上3300點。今年1月底以來大盤已多次試圖攻下3300點,但均無功而返。今日早盤,滬市曾一度突破3300點,但似乎又碰到了無形的“天花板”。
午后,尤其是2點過后,A股市場出現一輪急跌,滬指一度跌超1%、創業板指跌約2%。兩市成交額較前期有所放大,全日成交近1.2萬億,下跌股票數量超過4500只,其中有將近3000只個股的跌幅不低于2%。前期領漲的有色板塊今天領跌市場。
在黑崎資本創始合伙人陳興文看來,今天市場尾盤的小幅震蕩調整與近期上行量能的疲態與左側獲利資金的籌碼博弈有關,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源于主力大洗籌,這是一種慣用的,通過打壓盤面來獲取不堅定的籌碼的主要方式。
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在盤后對今日市場午后的震蕩作出了點評,“今天市場在面臨前期整數關口之后再次出現強勢調整,下午2點后恐慌籌碼不斷流出,相關市場調整的原因我們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是隨著美國政府對中國科技公司的進一步打壓,嚴重損害了企業與投資者的利益,不利于中美兩國經濟的全面復蘇,部分相關板塊如充電樁、ChatGPT概念、半導體芯片、國產軟件、精密制造等前期漲幅較好的個股均出現籌碼出逃現象;
二是從盤中看前期A股向上修復時間近3個月,部分資金受到利空的影響有獲利回吐需求,疊加內外部事件對風險偏好的影響 ,部分高位個股盤整好出現獲利了結現象,觸發了利空共振;
三是從技術面來看3300點的整數關口一直是市場資本關注的重要壓力位,近期也出現過2次對3300點的上攻無功而返的現象。”
進入2月后,北向資金對于A股買買買的節奏有所放緩,但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資金今日逆勢凈流入約90億元。
今年1月,北向資金凈流入額高達1412.9億元,創出有史以來北向資金單月凈流入的最高記錄。
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2月以來市場陷入震蕩與外資也不無關系。排排網財富產品研究員隋東向記者表示,一是北向資金在連續三個月尤其是1月份的大額買入之后有收益實現的需求,2月份的外資增量資金不像1月份那么多,很多賺到錢的外資會考慮降低部分倉位。二是外資過去三個月的大量買入,但是兩市的整體成交量并不高,證明國內公募資金這一段時期比外資更加謹慎,還是存量資金的博弈階段,可能是因為去年年底提出的擴大內需的預期還缺乏一些高頻宏觀數據以及上市公司財報的兌現,以及缺少高成長、大體量行業在A股的引領作用。
春節過后,市場總體轉為震蕩,今日市場的異動也是震蕩的一種表現。對此,一些大型券商已提前有所研判。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日前發布研報稱,階段性降溫提供調倉增強彈性的機會,一季度仍然是非常理想的做多窗口。
展望后市,中信證券策略團隊認為,國內疫情進入平靜期,政策平穩沒有大的變化,海外暫時沒有通脹反彈的風險,同時投資者在疫后恢復正常的研究調研有助于促進價值發現的過程,預計這些都不會因為市場階段性調整而發生改變,調整反而提供了一個加倉或者調倉增強組合進攻彈性的機會。
上周末,國泰君安策略團隊發布研報指出,“全局性上漲已經轉入結構性上漲,行情降速進入震蕩。對中期的行情,我們仍然看好,當前向下的社融增速與較差的社融結構(尤其是居民)意味著經濟政策仍將在后期發力,因此震蕩行情下建議逢低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各機構赴上市公司調研的頻次明顯增加。中信證券研報顯示,根據Wind統計的數據,春節后首周,針對上市公司的調研次數達到6730次,較1月前三周增長44%;公開已披露調研紀要的上市公司數量為243家,較1月前三周增長46%。春節后機構大范圍調研在結構上呈現三個特征。第一,對于小盤股的調研占比有所增加,根據Wind統計的數據,44.9%的機構調研對象為市值不足100億元的個股,相較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1月分別增加了5.7和7.0個百分點。第二,對于持倉比例較高的行業調研熱情明顯回落,對于部分低持倉行業的調研有所增加,例如,食品飲料、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和機械的調研占比相較去年四季度分別減少了1.3、1.9和7.1個百分點,計算機、建筑、家電和商貿零售的調研占比相較去年四季度分別增加了3.5、1.3、1.0和1.0個百分點。第三,對于低成交個股的調研占比有所增加,對日均成交額低于3000萬的個股調研占比由1月的10.8%增加至春節后的15.3%。最近一周(2月6日至10日),日均成交金額低于3000萬元和5000萬元的個股占比分別為17.5%和32.3%,相較春節前最后一周的31. 6%、47.2%有明顯降低,已回歸常態水平。
私募歷來代表一大部分的國內活躍資金。上述中信證券研報顯示,根據對中信證券渠道進行調研獲悉,活躍私募倉位已經上升至79%左右,回到去年倉位高點附近。
對于今日市場出現的大幅震蕩,各家私募機構的觀點又是怎么樣的呢?
廣東小禹投資黎仕禹在微信中告訴記者,“今天市場下午出現了‘風云突變’跳水,很多投資者都感到莫名其妙。果不其然,盤后相關的傳聞消息出現了,如果真是利空消息出來,應該是外資大幅度搶跑才對,然而看了一下今天外資還是流入得挺“猛”。所以這里的大跌有可能是市場借助傳聞消息進行洗盤,同時也不排除一些游資在大幅度減倉前期熱炒的題材概念股,如ChatGPT等。”
“技術面上看,市場仍然還沒有出現較大級別的趨勢破位,指數今天市場短線跌破了10日均線,短期走勢需要繼續調整一下,但是市場的中期趨勢仍然良好,所以后市繼續看多做多。當然,如果后續3天內市場仍然繼續破位下跌,那可就要修正當下的觀點了,一切靜觀其變,邊走邊看吧。”黎仕禹表示。
深圳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在微信中告訴記者,上證綜指在早盤沖擊3310前高未果后,午后一波狂泄,雖然尾盤跌幅收窄,但全天幅跌幅依然接近1%。今天大盤劇幅波動的主要原因是自去年11月份以來,市場積累了不少獲利盤,短期資金有獲利落袋的沖動。疊加當下新的經濟復蘇數據沒有證實前,市場資金短期有明顯的“恐高”心理,這使得市場波動加大。
“綜合來看,對于后期市場表現,我們依然是堅決看好的。主要邏輯有三:一是當前A股整體市盈率不高,處于歷史低位,有明顯的估值優勢;二是我國防疫全面放開,貨幣政策相對寬松,經濟復蘇預期強勁;三是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美元中長期走低,人民幣依然有較強升值預期,北向資金會繼續大幅流入。”
陳興文認為,目前大盤板塊底部支撐構造良好,并不存在系統性下行風險,長期大盤上漲的動力將配合場外資金的持續注入,順應經濟強復蘇背景下與政策利好的持續出臺而釋放,下跌風險敞口會很快被結構性上行行情修復。盡管左側獲利多頭與右側戰略多頭之間存在的籌碼博弈將小幅度延長各個大權重板塊的震蕩期,但長期而持續的上行震蕩結構行情并不改變,投資者應穩住心力,保持長久的戰略眼光與定力面對接下來的長期復蘇行情。
對于后市,龍灝坦言,市場中長預期仍偏積極,當前市場的修復更會出現低估值投資機會,從中期來看市場機遇大于風險,疊加中國經濟活動修復情況,對兩會前后政策預期看好,海外的科技技術的壓力更有利國產替代企業的發展,我們更看好受益產業政策支持下的細分成長領域的板塊。成長風格與中小市值在新產業趨勢與積極政策環境下,未來發展的邏輯不變。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766576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