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īng)濟新聞 2023-02-20 17:36:27
◎細數(shù)吳剛的角色經(jīng)歷,配角多,主角少;鋒芒畢露少,靜水深流多。在不同人物中穿梭的吳剛,也在嘗試體會不一樣的人生經(jīng)歷。無論是李達康或是徐忠,演員對于他不僅僅是一份職業(yè)也是一段人生。
每經(jīng)記者 畢媛媛 丁舟洋 每經(jīng)實習記者 宋美璐 每經(jīng)編輯 楊夏
因《人民的名義》中的達康書記被人熟知,《慶余年》中飾演陳萍萍再次突破觀眾的認知……演什么像什么,是網(wǎng)友們對吳剛的評價。
和深入人心的達康書記相比,《狂飆》里吳剛飾演的徐忠似乎算不上出彩,沒有太多的戲份,甚至很多觀眾在最后都沒記住徐忠的名字。而在《狂飆》之后,接檔開播的連續(xù)劇《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中,吳剛則出演了一名反派。
吳剛在《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中飾演反派“范淵”。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細數(shù)吳剛的角色經(jīng)歷,配角多,主角少;鋒芒畢露少,靜水深流多。穿梭于形形色色的人物中,吳剛也在經(jīng)歷不一樣的人生。
“我覺得演員之所以受大家的關注,受大家的喜歡,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他塑造了人物。這也是演員這個職業(yè)最吸引我的地方,他會有無數(shù)次的生命,因為你塑造了一個人物,讓觀眾記在心里面,這個生命就存活了。”2月,在接受《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吳剛說。
“你一生當中從事這個職業(yè),如果塑造了三個讓觀眾記住的人物形象,那么你就活了三遍,那么我覺得這是最大的魅力所在。”
在《狂飆》三個年代中,吳剛扮演的角色出現(xiàn)在最后一個年代——2021年,掃黑工作正轉(zhuǎn)向刀刃向內(nèi)的教育整頓工作,徐忠作為掃黑督導組專員出現(xiàn),是高啟強等人被繩之以法、走下坡路的起點。
《狂飆》的故事由徐忠開始也由徐忠結(jié)束,演員陣容發(fā)布后,觀眾也期待“達康書記”的精彩演繹。未料,第一集之后,圍繞吳剛的卻是“臉怎么腫了”“是不是整容后遺癥”的流言蜚語。
吳剛在《狂飆》中飾演徐忠。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對于網(wǎng)上的爭議,吳剛沒有回應,直到《狂飆》導演徐紀周在一次采訪中提到,吳剛的浮腫是因為腎結(jié)石導致腎積水,為了拍戲還推遲了手術(shù),觀眾才了解到其中的真相。
每經(jīng)記者詢問吳剛這個過程時,吳剛擺擺手表示不值一提。“作為演員,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這就是應該做的事,不能因為你一個人,耽誤整個進程。一個攝制組四五百人,停擺一天,劇組得承擔多大的損失。”
“我這是老毛病了,很早之前我在劇院演話劇《合同婚姻》時,當時我還不知道是腎積水,只覺腰疼,休息間隙還讓劇院的針灸大夫幫我扎針止疼。大夫說你是腰扭了嗎?我說不是腰扭了,說不出的難受,咬著牙把那場戲演完,演完后我想自己上醫(yī)院,結(jié)果一開車,我連踩剎車的勁兒都沒有,劇院的兄弟姐們趕緊把我送去醫(yī)院。”
就像所有急性病癥發(fā)作的“勁兒”過了以后,吳剛也覺得自己“好了傷疤忘了疼,把這件事拋在腦后了。”
到拍攝《狂飆》時,老毛病又犯了。“我想這個戲本來也不多,先服了藥把工作完成。給觀眾看的戲,不可能屏幕底下打一行字說‘這段時間吳剛身體不好所以不出鏡’吧,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想,別跟劇組提我身體這個事兒了,拍完就完了。好多職業(yè)比我們演員更危險更嚴峻,人家說什么了嗎。”
2009年,演了許許多多配角的吳剛憑借在《鐵人》中飾演的王進喜,在46歲時,終于捧起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杯。那時候,大多數(shù)觀眾都還不知道演員吳剛是誰。
頒獎的那一天,妻子岳秀清忍不住落淚。“我一直跟吳剛講,你就是一塊好金子,你一定會發(fā)光。”
拍王進喜跳泥漿的那場戲時,零下四十度的大慶,膠片被凍斷,汽車水箱被凍穿,劇組為演員們準備了潛水服、保鮮膜以期保暖。吳剛說,“都去掉吧,直接跳。鋼琴家用鋼琴來表達藝術(shù),演員的載體就是自己的身體。”
從泥漿里爬上來不到一分鐘,全身結(jié)冰。導演尹力說出“再來一次”時自己已淚流滿面,卻渾然不知。“就在那一刻,沒有人記得你付出多少苦,出來的就是角色,是藝術(shù)形象。演員不是選擇一個職業(yè),是選擇了一個信仰,選擇了一種人生。”尹力曾分享道。
“拍完那場戲后,所有的寒冷,所有的痛苦,都是小菜一碟了。”吳剛說。
2017年,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以收視破8%,刷新10年衛(wèi)視收視紀錄的成績,燃爆熒屏。
飾演“達康書記”的吳剛一躍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演員之一,經(jīng)他塑造的“李達康”,面冷心熱,性格耿直,一個犀利的眼神變讓觀眾感受到無形的緊張。
吳剛飾演的“李達康”讓其迅速進入了大眾視野。 圖片來源:豆瓣
《狂飆》中,吳剛飾演指導組組長徐忠,一個在安欣追尋真相路上的最大助力之一,同樣是剛正不阿的正派形象,徐忠的演技雖然再次穩(wěn)定發(fā)揮,人物熱度卻沒有再次像達康書記那樣,火遍大江南北。
反而有聲音冒出:吳剛開始重復自己?
“我覺得達康和徐忠不是同一類的人物。”吳剛回應道,“《人民的名義》里,達康更有人味,優(yōu)點缺點共在,觀眾們會比較喜歡。徐忠些許單薄,觀眾或者是看不過癮。”同時他笑稱,如果未來再出一部《徐忠傳》,讓人物形象更豐滿,可能觀眾會更加喜歡。
演完《刑警之海外行動》后,吳剛與出品方留白影視成為莫逆之交。在《狂飆》開始前,留白影視制片人找到吳剛,說“來幫個忙吧。”
“拍前一部戲的時候,疫情剛剛開始,我們一同經(jīng)歷了很多,在國內(nèi)拍,也在國外拍,結(jié)下很深的友情,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私底下都是好友。家里有事兒,難道家人不出面,難道讓隔壁老王出面?那不行。”吳剛對每經(jīng)記者表示。
正在熱映的《顯微鏡下的大明》,是留白影視與吳剛的三度牽手。《顯微鏡下的大明》中,吳剛飾演反派“范淵”。而無論重要角色還是配角,正派還是反派,吳剛認為都要在做好充分準備后才能開展:“任何一部好的戲,一部爆款的戲,光靠一兩個人是完不成的,這是集體作戰(zhàn)的大事,各環(huán)節(jié)都應優(yōu)秀、不掉鏈子。”
2月,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簡稱“北京人藝”)的《茶館》成了“網(wǎng)紅”,由人藝一代代藝術(shù)家們詮釋的這出經(jīng)典話劇,六十多年來魅力不減,演出票每每開售即搶空。
吳剛到現(xiàn)在都記得當初宣布《茶館》演員名單的情景,“大家都站在門口緊張地望著導演,聽他念每一個名字,《茶館》里哪個角色我都想演,最后讓我演的唐鐵嘴的戲份雖然不算多,但當時只要能進這個劇組就很高興了。”
做人藝的演員,意味著表演藝術(shù)的殿堂,也意味著要為這個相對小眾的話劇舞臺,舍棄很多,包括更能為演員帶來在大眾層面上功成名就的影視劇機會。
“話劇是我的本行,是我的飯碗,我入行就學的是話劇。北京人藝的演出我每年都參加,或多或少看劇院的安排,劇院安排你今天來演戲,那你就得來。”吳剛說。
如今影視作品呈現(xiàn)形式愈發(fā)多元,有人認為沖擊了舞臺,舞臺劇現(xiàn)在處于一種低谷。吳剛不這樣認為,“舞臺是鍛煉演員,培養(yǎng)演員的,偉大的演員總是能在話劇舞臺上有所展現(xiàn)、有所收獲。”
演員吳剛。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過去影視行業(yè)沒那么熱時,很多人藝的老藝術(shù)家根本沒拍過影視劇。耐得住寂寞,人藝先生們的教誨,吳剛謹記于心。也因為對話劇舞臺的虔誠和篤定,其他人奔赴影視劇一夜走紅時,堅守舞臺的吳剛與成名擦身而過,但在舞臺上摸爬滾打幾十年給予一個演員的底氣與從容卻是任何流量都無可取代的。
1988年,人藝第一次排演話劇《嘩變》。吳剛雖是小配角,主角的臺詞他能一字不落背下來。2006年吳剛終于在人藝舞臺上將埋在心底熟記了十多年的臺詞講了出來,因為主演話劇《嘩變》,他拿下了中國話劇最高獎“金獅獎”。
“我知道我們的很多前輩,像最近剛走的90多歲的藍天野老師,一直活躍在舞臺上,他也在影視作品當中有所收獲,但依然在舞臺上光芒萬丈,這是我所追求的。”
北京人藝85班的學員吳剛,把前輩們叫做先生。由于北京人藝是團帶班,比戲劇學院科班的教育有區(qū)別。住在后臺,吃在劇院,天天守著這么多的藝術(shù)家,在生活中磨戲,在日常里熏陶。
“一入學時,先生的第一句話就是說,演戲要先做人。先生說,你是什么樣的人,我在臺下八九不離十會看得出來。演員站在舞臺上應該是透明的、干凈的,你的路才會長。”吳剛曾在此前的采訪中表示,“所以他是在告訴我們演戲和做人的道理,人要正,心要熱。”
“作為一個演員來說,用心去演戲,踏踏實實做人,這是我的標準。”在采訪的最后,吳剛對每經(jīng)記者說。
如需轉(zhuǎn)載請與《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jīng)《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