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解讀|俄烏沖突一周年,拜登為何突訪烏克蘭,“作秀”背后還在盤算什么?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0 21:19:06

◎俄烏沖突爆發即將一周年,在此之際,美國總統拜登突訪烏克蘭。他在盤算什么?

每經記者 鄭雨航  李孟林    每經編輯 蘭素英    

圖片來源:央視軍事微博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0日,美國總統拜登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并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

路透社報道稱,拜登會見澤連斯基時表示,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約5億美元的援助,并將于21日正式向外界公布。援助包括提供“海馬斯”火箭彈、反坦克系統和雷達等軍事裝備。此外,澤連斯基還與拜登探討了向烏提供遠程武器和以前從未提供過的武器的供應問題。

拜登的此次行程并未提前公布。此前,媒體僅報道拜登將于2月20日至22日訪問波蘭,白宮上周也反復否認了拜登訪問烏克蘭的意向。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出于安全考慮,拜登于美國時間19日凌晨趁著夜色的掩護搭乘空軍一號出發,隨行記者不得攜帶電子設備。

針對拜登的突然造訪,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亞所所長助理陳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則表示,他對拜登此行并不意外,并表示這是拜登很重要的一個政治性決策,展現了美國的政治意志。

俄烏沖突爆發后,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英國現首相蘇納克和前首相約翰遜都曾高調訪問過烏克蘭,展示他們的支持。與歐洲列國的支持相比,拜登此行是否有自身的考量?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向每經記者表示,與歐洲不同,美國的戰略目的是徹底“擊垮”俄羅斯,拜登此次出訪,有他的“私利”,即為他明年大選作秀、撈分,但同時也在為美國的利益集團、美國的大戰略、歐亞大棋局服務。

圖片來源:央視軍事微博

突訪基輔 

據環球時報報道,這是自俄烏沖突近一年來拜登首次訪問烏克蘭。報道稱,此次訪問令人意料之外,因為拜登的公開行程表明他原本要訪問的是波蘭。

對于波蘭的行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所助理研究員楊博文表示,拜登意在利用以波蘭為首的中東歐國家的積極立場,推動歐盟繼續對俄羅斯強硬與對烏克蘭的援助。另外在軍事部署方面,此次在波蘭還將召開北約東翼的“布加勒斯特九國”(B9)峰會,有可能應中東歐國家請求進一步加大北約在東翼國家的部署和整體歐洲的軍力。

據白宮網站顯示,拜登在聲明開頭稱,“在全世界準備紀念俄羅斯‘野蠻入侵’烏克蘭一周年之際,我今天在基輔會見了澤連斯基總統,重申了我們對烏克蘭民主、主權和領土完整堅定不移的承諾。”

他還稱,美國將宣布再次向烏克蘭運送一系列關鍵裝備,包括火炮彈藥、反裝甲系統和空中監視雷達等,并將對與俄羅斯有關的實體和個人實施更多制裁。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亞所所長助理陳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則表示,他對拜登此行并不意外:“大家也都在猜測,拜登在一周年之際會不會去烏克蘭,一月份的時候也是有過相關的消息。但當時普遍認為,一個是有可能拜登和澤連斯基在波蘭會晤,或者說拜登去相對安全點兒的利沃夫。而現在拜登去了基輔,這應該是拜登很重要的政治性決策,展現了美國的一種政治意志。”

“拜登在俄烏沖突一周年之際去基輔,首先是展現對烏克蘭的支持,這是政治上很重要的一種宣示。另一方面,他也是希望借此向俄羅斯表明,美國以及西方會繼續支持烏克蘭,也是向俄羅斯展現威懾力。” 陳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稱。

另外,陳宇認為,拜登此行也是為了團結整個西方世界和烏克蘭,未來不管是美國,還是歐洲國家,都能繼續給烏克蘭提供軍事裝備,更長時間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作戰,持續消耗俄羅斯。

據POLITICO報道稱,拜登此行復雜、危險,并且具有不確定性。那為何拜登會選擇在俄烏沖突一周年這一重要時間節點前4天前往基輔?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 大明認為,在這個時間節點出訪,正是體現了美國在俄烏沖突上的“兩面性”。

他強調,一方面美國希望沖突繼續下去,這就是拱火、遞刀。而另一方面,過去一年他沒去烏克蘭,而這次所謂的一周年,其實也不是正式的一周年日期,他其實也是有意避諱,不希望美國更多地直接卷入。如果直接卷入的話,也不符合他自身美國國內的一些要求。“所以這體現出來美國又想維持霸權,又不能投入過多、不能被動卷入的兩面性。”表示。

據悉,俄烏沖突爆發后,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英國現首相蘇納克和前首相約翰遜都曾高調訪問過烏克蘭,展示他們的支持。

圖片來源:央視軍事微博

作秀,符合美國的戰略目的

據外媒報道稱,根據多名官員的說法,白宮方面還告訴澤連斯基的團隊,烏克蘭現在就要為進攻做準備,因為其擔心歐洲等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可能是有限的。

而拜登此行,除了給烏克蘭“打氣”的象征意義以外,是否有實質性的政策目標?

王義桅認為,拜登此行雖然有“作秀”的成分,但是他的實質內容還是很清晰的,就是在俄羅斯籌備要發動春季攻勢的時候,力挺整個西方,對于烏克蘭的支持身先士卒。此行拜登的根本目的并不是簡單的拱火,而是要去擴大戰爭,徹底削弱俄羅斯。因為目前來看,整個歐洲現在呈現出戰爭疲勞,或者說是支持烏克蘭的“疲勞癥”,所以拜登堅決去基輔,挑動澤連斯基,獲取西方的支持,達到他的戰略目的。

每經記者注意到,當地時間2月18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發表年度國情咨文時指出,歐盟對俄烏沖突的延長負有部分責任。北約成員國身份并不意味著需要承擔共同防御之外的其他責任。他表示,應該作出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承諾,但目前西方國家“恰恰反其道而行”,匈方認為停火與和談是解決俄烏沖突、拯救生命的唯一方法。

王義桅認為,歐洲國家在對待俄烏沖突上的考量和美國是不同的,這也是拜登要“親自下場”的原因之一。

“美國的戰略目的很清楚,通過這個俄烏沖突升級,徹底削弱俄羅斯,甚至把普京趕下臺”,王義桅分析認為,歐洲則是想改變普京的思維,從所謂“帝國的思維”轉向“現代國家的思維”。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都曾公開喊話未來的歐洲安全架構還是要包容俄羅斯、要適可而止,就是俄羅斯只要收手就行了,這與美國的國家戰略相左。

美國的戰略目的就是徹底“擊垮”俄羅斯,這點在美國國內對于援烏的態度上也有所證實。

據POLITICO報道稱,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Jeanne Shaheen表示,絕大多數國會議員,包括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在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必要性上步調一致。王義桅認為,這正是服務于美國國內利益集團,以及最近一年美國推進自身“再工業化”的要求。

王義桅分析認為,最近一年來,美國的“再工業化”已經加速,把歐洲的產業、資本轉移到美國,吸歐洲的血,才能降低國內政策的其他危機和風險。

“拜登這次出訪,當然有其私利。首先,為他明年大選作秀撈分是毫無疑問的。同時,也有為美國的利益集團、美國的大戰略、歐亞大棋局服務等,為未來的合法擴張制造空間。所以拜登這次親自下場,而不光是隔空喊話和提供武器彈藥,在美國戰略設計里面,俄烏沖突是要長期化的。”王義桅總結稱。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軍事微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俄烏局勢 美國 烏克蘭 環球時政要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