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企赴美IPO正逐漸升溫 業內:樂觀,也要準備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1 22:18:15

◎2023年至今,已有將近20家公司遞表,其中包括:新瑞鵬寵物醫療、小i機器人等公開遞交了IPO上市申請;路特斯科技、車車科技、依生生物制藥等公司公開遞交了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借殼上市的申請。

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陳俊杰    

2月21日下午,由啟霖資本主辦的2023年中概股投資論壇在廣州召開。納斯達克中國區首席代表郝毓盛出席論壇表示,美股在經歷去年大熊市后,今年年初開始,三大指數均恢復上揚。預計今年下半年,美國二級市場可得到明顯恢復。他認為,“今年會是中企赴美IPO恢復的一年,明年預計可以恢復到以往的正常狀態。”

記者了解到,自2020年12月美國眾議院全票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以來,中概股陷入低迷。進入2022年,疊加美股熊市的背景,全年實現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數量銳減至只有12家。去年12月,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發布報告,宣稱歷史首次完成對中概股底稿審查,中概股最大隱患得以暫時消除。

據悉,2023年至今,已有將近20家公司遞表申請美股IPO,一小波中企赴美上市潮悄然開啟。啟霖資本合伙人岑賽銦稱,2023年至2024年是中企赴美上市比較好的窗口期。老虎國際合伙人方磊出席論壇時則提到,現在美聯儲利息尚處高位,國際形勢尚且復雜,2023年美股IPO既要積極樂觀,也要做最壞打算。

美股IPO窗口期或將至

郝毓盛帶來一組數據稱,2021年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有40家,IPO融資額是140.4億美元。但到了2022年,上市的中概股數量銳減至12家,IPO融資額也只有4.1億美元。

這里的背景是,2020年底美國眾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該法案要求在美國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外國公司,必須遵守美國的審計標準,否則將面臨退市。2021年12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最終確定《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實施規則,如果外國上市公司連續三年未能提交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所要求的報告,允許SEC將其從交易所摘牌。

進入2022年,美股又迎大幅度調整,這進一步阻止了中企赴美IPO的腳步。去年下半年,隨著中美兩國監管機構積極磋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對中概股的障礙在去年12月得到“風險解除”。

岑賽銦表示,去年年底以來,國內各部委也陸續發聲支持各類企業赴境外上市。諸多因素加持下,2023年,中企赴美上市新的窗口期已開啟。

記者留意到,2023年至今,已有將近20家公司遞表,其中包括:新瑞鵬寵物醫療、小i機器人等公開遞交了IPO上市申請;路特斯科技、車車科技、依生生物制藥等公司公開遞交了SPAC(SpecialPurposeAcquisition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借殼上市的申請。

2023年至今,已有4家中概股IPO在美國市場發行,包括禾賽科技、量子之歌、理臣中國等。“我覺得今年是赴美IPO上市恢復的一年,明年預計可恢復到以往正常狀態。”郝毓盛說。

億航智能CFO劉劍表示,日前上市的禾賽科技是美股IPO風向標項目,標志著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市場將被打開。荔枝集團財務副總裁兼代理CFO魯成方也稱,從海內外政策來看,靴子已經落地,對企業而言,不確定性因素下降。“從我們的角度,2023年也能感覺到資本市場在回暖,市場對中概股的關注度較去年有明顯提升,我們對2023年美股的市場表現很有信心。”

樂觀的同時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在啟霖資本合伙人杜坤看來,美聯儲今年停止加息幾乎是板上釘釘,如此一來,二級市場和IPO市場的資金量會上來,資本踴躍程度會提升。另一方面,從企業自身來看,過去三年大部分企業或多或少受到疫情影響,業績表現欠佳。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這些公司今年業績表現相信會明顯改善,從這個角度,今年將會是中企赴美上市最好時機。

方磊則提到,今年的美股IPO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美聯儲的利息還在高位,這對很多資金來說,還是會有吸籠和聚集效應。“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有一筆錢,是去投二級市場,還是放在銀行或者買國債,穩穩當當一年拿5個點的收益呢?”

他還提到,當前國際形勢尚復雜,總的來看,2023年既要保持積極樂觀,也要做最壞的打算,做好充分準備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當我們的準備足夠充分了,接下來都是好的期待和驚喜了。”

郝毓盛也在講話中提到,PCAOB對中概股的底稿審查是暫時告一段落,風險目前是消除了,但不代表未來沒有風險。“因為美國監管機構未來會長期持續視察這些做中概股IPO的審計事務所的底稿工作情況。這在未來會成為常規工作。”

魯成方認為,PCAOB檢查中概股審計底稿,對上市公司的內控提出更高要求。企業后續自身的合規性和資本市場應對能力都需要提升。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