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胡亞東:我國鐵水聯運發展成就可喜,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短板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8 16:55:36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文多    

作為我國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和現代化交通運輸的標志性運輸方式,鐵水聯運在近年來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成就。

據交通運輸部的統計數據,2022年全年,我國水路貨物周轉量同比增速達到4.7%,鐵路貨運周轉量同比增長8.1%,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4.7%,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長16%。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與鐵水聯運相關的數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而以前我們較為依賴的公路貨運量則在近幾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2月28日上午,在青島舉行的“第二屆鐵水聯運發展論壇”致辭環節,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胡亞東表示,這固然有疫情影響的因素,但更多的是運輸結構的調整、運輸模式的轉變。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作為多式聯運發展的標志性工程,集裝箱鐵水聯運近年來得到了各方的密切關注,也取得了不俗的發展成就。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主要港口實現集裝箱鐵水聯運量87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6%,其中,沿海實現約834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4.3%,內河實現約41萬標準箱,同比增幅高達66%。

在胡亞東看來,鐵水聯運運輸規模的擴大,不僅有力支撐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深度服務于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的構建,加快國家低碳戰略的順利實施。還通過參與“長江黃金水道”“陸海新通道”等運輸大通道的打造,在服務“一帶一路”倡議、RCEP協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我國的鐵水聯運就不存在短板。胡亞東同時表示,在看到我國鐵水聯運事業發展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鐵水聯運發展起步晚,還存在一些困難和短板的現狀。尤其在標準化制定、適箱貨源開發、信息互轉交流、鐵水場站建設、班期穩定可靠等方面,還需要各方攜手,突破“孤島”“圍城”,加大合作力度,補齊短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交通運輸 航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