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參加了一場高規格的“數字碳中和”論壇,我升華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1 19:20:14

每經記者 張文瑜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2月24日,拎著20分鐘收拾好的沉甸甸的行李箱,坐了4個小時的高鐵去成都參加一場以“數字碳中和”為主題的論壇。

這也是粉巷財經第二次來到成都,與上次的陰雨連綿不同,最近成都天氣回溫,已然春和景明。坐在出租車去往會場的路上,大概距離舉辦地約2公里開始,沿路就有宣傳引導此次“數字碳中和”論壇的標識牌。

從會場布置和邀約嘉賓來看,均能體現這場論壇的“重磅”和與眾不同。

粉巷財經注意到,此次活動共設置了主論壇以及4個分論壇會場,在穿梭不同會場走廊時,亦有大量的企業園區、數字碳中和成果展示區域等。

與會嘉賓除了在“數字碳中和”領域有相當影響力的政府、學界人士以外,亦有阿里巴巴、騰訊等優先推進“雙碳”的頭部企業,極具看點。

01?

工作性質的原因,粉巷財經參加過很多類似的主題論壇及研討會,但正兒八經以記者的身份參加“國字頭”重磅活動,當屬頭一回。

這場高規格論壇,正匯聚起各行各業對于數字化綠色化發展的最深切探索。

從主辦方來看,本次論壇是由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華環保聯合會,四川省委網信辦、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

從嘉賓來看,本次論壇有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相關部門負責人,各地網信部門負責人參加,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歐盟科學院、國際歐亞科學院等四大院士專家坐鎮。

此外,還有能源、電力、金融、電子等相關行業企業負責人,以及各大互聯網企業、機構等。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文瑜 攝

成果發布環節,數字碳中和認知中心公益平臺籌備啟動,《中國碳普惠發展與實踐案例研究報告》重磅發布,“2022數字碳中和案例征集活動”成果和“碳減排數字賬本”,現場還舉行了2023數字空間綠色低碳行動輪值單位授牌儀式。

此外,主論壇結束后,舉辦了“數字科技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綠色低碳 數字生活”“數字碳中和投融資與高質量發展”“數字碳中和區域發展”四場平行分論壇,各大行業大咖聚焦“數碳”之路。

坦白講,最初知道要參加此次論壇時,既興奮又忐忑。畢竟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很少有機會能與業內這么多大佬當面交流,所以有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還是躍躍欲試的;忐忑在于,“數字碳中和”這個詞雖然近幾年頻繁出現在新聞中,卻對它具體的概念、方式、行業現狀等一知半解。

因而,從接到這個任務開始一直到去成都的高鐵上,都在找相關的參考資料進行“充電”。

02? 

這是一場有關數字技術引領碳中和的思維碰撞的交流。

粉巷財經主要參與了下午展開的分論壇,分別從產業轉型、生產生活、區域協同發展等多個角度,展示數字引領綠色發展的過程及成果。

最為直觀的感受是,數字技術正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更高站位上,由于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預留的時間短,必須依靠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來支撐碳中和。

尤其是在高排放領域,數字技術需要與能源電力、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碳排放領域深度融合,中國在市場、基建和人口方面有著明顯的先發優勢。

通過數字技術賦能“雙碳”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和新業態發展,幫助各行各業去解決本身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碳排放的降低,有效地去助力整個區域發展,從而加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

欲達成雙碳目標,我國不但需要有大量低碳企業,更需要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合作,建立低碳產業鏈,使產業雙碳化。

在“雙碳產業化”及“產業雙碳化”的一些可行性建議上,有專家建議,應當推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融合發展;鼓勵綠色金融產品和工具創新,拓寬綠色低碳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完善綠色金融政策和評價機制,建立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

也能理解為,綠色貸款或在十年后成為第一大信貸投向。未來綠色產業在銀行貸款審批層面或將更便捷,綠色化也將成為銀行貸款審批的一大重要因素,資本也將更多投向綠色產業。

03?

茶歇期間,粉巷財經與在座的嘉賓進行了短暫的溝通交流,而后抽離片刻在周邊走了一下,注意到整個酒店擺放的東西均緊扣此次活動主題,周邊綠道成為市民騎行熱點,也帶動了當地市民的綠低碳出行熱。

在明媚的湖光春色中,對整個城市以及真正推動“碳中和”有一些直觀的看法。

實現“雙碳”目標,政府、企業是主體,每個個體也應該是參與者。

從個人層面來講,雖然每個人的減排行為不大,但是個人的減排量匯集在一起,14億人所產生的消費就會產生巨大的減排量。如果每個人都能可視化自己的貢獻,亦能可以推動消費端的減污降碳。

譬如螞蟻集團從2016年開始上線了螞蟻森林,到現在為止大概6年多的時間里,螞蟻森林已經積累了6.5億用戶,探索了60多種低碳的行為,積累了2600多萬噸的綠色能量,從西北到西南造林超過4億棵。

騰訊作為互聯網頭部企業,“碳碳島”這樣一個科普的,模擬經營的游戲,將一些“減碳”意識通過游戲化或者生動的方式讓用戶參與,潛移默化中進行了“低碳”的科普。

快手組織了“我為北極加塊冰”“帶著快手去趕海”“綠色出行低碳環保”等系列活動;吉利控股的吉碳云幫助吉利體系100多款車型、上千個零部件核算碳足跡,管理年碳排放一億多噸。

阿里巴巴上線了餓了么碳賬戶,帶動消費者端的減塑、商家端的減少食物浪費以及物流端的綠色配送,養成“減碳飲食”的習慣,讓低碳的個人習慣逐漸形成低碳的社會。

不難看出,互聯網大廠、知名汽車集團等均通過數字化助力公眾養成綠色低碳的生活習慣,因此,只有讓每一個人成為減碳目標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局外人,才能形成全社會減碳的良好氛圍。

04?

無論是迎來巨大的市場機遇,還是呼吁個體推動碳中和的發展,這場觀點精彩的論壇極具信號意義,釋放出碳中和與數字經濟加快引發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眾多領域的結構性改變,區域發展也將迎來艱巨的挑戰與變革。

當前,“雙碳”目標下的城市更新已取得一些成效,譬如此前剛剛問鼎“新能源汽車第一城”的西安。

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占全國份額14.1%,位居全國第一。也就是說,全國每生產7輛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輛是“西安造”。西安借新能源汽車的“低碳”轉型開了一個好頭。

全國光伏龍頭隆基綠能連續多次打破多種光伏電池轉化效率的世界紀錄,用技術推動光伏“平價用電”,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最優選擇之一。能源龍頭陜西煤業在應用中加速技術迭代升級,布局智能采煤,極大地推動了煤礦行業智能化綠色開采。

根據《中國凈零碳城市報告(2022)》,在被選取的30個城市樣本中,西安的凈零碳城市指數排名第六。

長期來看,雙碳將會一直是城市發展的大背景和大前提,彼時的我們只知道概念并不知其確切含義,本次大會之后,對數字化推動“碳中和”的見解才剛剛有萌動,并從此處發散與展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月24日,拎著20分鐘收拾好的沉甸甸的行李箱,坐了4個小時的高鐵去成都參加一場以“數字碳中和”為主題的論壇。 這也是粉巷財經第二次來到成都,與上次的陰雨連綿不同,最近成都天氣回溫,已然春和景明。坐在出租車去往會場的路上,大概距離舉辦地約2公里開始,沿路就有宣傳引導此次“數字碳中和”論壇的標識牌。 從會場布置和邀約嘉賓來看,均能體現這場論壇的“重磅”和與眾不同。 粉巷財經注意到,此次活動共設置了主論壇以及4個分論壇會場,在穿梭不同會場走廊時,亦有大量的企業園區、數字碳中和成果展示區域等。 與會嘉賓除了在“數字碳中和”領域有相當影響力的政府、學界人士以外,亦有阿里巴巴、騰訊等優先推進“雙碳”的頭部企業,極具看點。 01? 工作性質的原因,粉巷財經參加過很多類似的主題論壇及研討會,但正兒八經以記者的身份參加“國字頭”重磅活動,當屬頭一回。 這場高規格論壇,正匯聚起各行各業對于數字化綠色化發展的最深切探索。 從主辦方來看,本次論壇是由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華環保聯合會,四川省委網信辦、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 從嘉賓來看,本次論壇有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相關部門負責人,各地網信部門負責人參加,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歐盟科學院、國際歐亞科學院等四大院士專家坐鎮。 此外,還有能源、電力、金融、電子等相關行業企業負責人,以及各大互聯網企業、機構等。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文瑜攝 成果發布環節,數字碳中和認知中心公益平臺籌備啟動,《中國碳普惠發展與實踐案例研究報告》重磅發布,“2022數字碳中和案例征集活動”成果和“碳減排數字賬本”,現場還舉行了2023數字空間綠色低碳行動輪值單位授牌儀式。 此外,主論壇結束后,舉辦了“數字科技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綠色低碳數字生活”“數字碳中和投融資與高質量發展”“數字碳中和區域發展”四場平行分論壇,各大行業大咖聚焦“數碳”之路。 坦白講,最初知道要參加此次論壇時,既興奮又忐忑。畢竟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很少有機會能與業內這么多大佬當面交流,所以有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還是躍躍欲試的;忐忑在于,“數字碳中和”這個詞雖然近幾年頻繁出現在新聞中,卻對它具體的概念、方式、行業現狀等一知半解。 因而,從接到這個任務開始一直到去成都的高鐵上,都在找相關的參考資料進行“充電”。 02? 這是一場有關數字技術引領碳中和的思維碰撞的交流。 粉巷財經主要參與了下午展開的分論壇,分別從產業轉型、生產生活、區域協同發展等多個角度,展示數字引領綠色發展的過程及成果。 最為直觀的感受是,數字技術正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更高站位上,由于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預留的時間短,必須依靠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來支撐碳中和。 尤其是在高排放領域,數字技術需要與能源電力、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碳排放領域深度融合,中國在市場、基建和人口方面有著明顯的先發優勢。 通過數字技術賦能“雙碳”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和新業態發展,幫助各行各業去解決本身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碳排放的降低,有效地去助力整個區域發展,從而加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 欲達成雙碳目標,我國不但需要有大量低碳企業,更需要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合作,建立低碳產業鏈,使產業雙碳化。 在“雙碳產業化”及“產業雙碳化”的一些可行性建議上,有專家建議,應當推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融合發展;鼓勵綠色金融產品和工具創新,拓寬綠色低碳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完善綠色金融政策和評價機制,建立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 也能理解為,綠色貸款或在十年后成為第一大信貸投向。未來綠色產業在銀行貸款審批層面或將更便捷,綠色化也將成為銀行貸款審批的一大重要因素,資本也將更多投向綠色產業。 03? 茶歇期間,粉巷財經與在座的嘉賓進行了短暫的溝通交流,而后抽離片刻在周邊走了一下,注意到整個酒店擺放的東西均緊扣此次活動主題,周邊綠道成為市民騎行熱點,也帶動了當地市民的綠低碳出行熱。 在明媚的湖光春色中,對整個城市以及真正推動“碳中和”有一些直觀的看法。 實現“雙碳”目標,政府、企業是主體,每個個體也應該是參與者。 從個人層面來講,雖然每個人的減排行為不大,但是個人的減排量匯集在一起,14億人所產生的消費就會產生巨大的減排量。如果每個人都能可視化自己的貢獻,亦能可以推動消費端的減污降碳。 譬如螞蟻集團從2016年開始上線了螞蟻森林,到現在為止大概6年多的時間里,螞蟻森林已經積累了6.5億用戶,探索了60多種低碳的行為,積累了2600多萬噸的綠色能量,從西北到西南造林超過4億棵。 騰訊作為互聯網頭部企業,“碳碳島”這樣一個科普的,模擬經營的游戲,將一些“減碳”意識通過游戲化或者生動的方式讓用戶參與,潛移默化中進行了“低碳”的科普。 快手組織了“我為北極加塊冰”“帶著快手去趕海”“綠色出行低碳環保”等系列活動;吉利控股的吉碳云幫助吉利體系100多款車型、上千個零部件核算碳足跡,管理年碳排放一億多噸。 阿里巴巴上線了餓了么碳賬戶,帶動消費者端的減塑、商家端的減少食物浪費以及物流端的綠色配送,養成“減碳飲食”的習慣,讓低碳的個人習慣逐漸形成低碳的社會。 不難看出,互聯網大廠、知名汽車集團等均通過數字化助力公眾養成綠色低碳的生活習慣,因此,只有讓每一個人成為減碳目標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局外人,才能形成全社會減碳的良好氛圍。 04? 無論是迎來巨大的市場機遇,還是呼吁個體推動碳中和的發展,這場觀點精彩的論壇極具信號意義,釋放出碳中和與數字經濟加快引發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眾多領域的結構性改變,區域發展也將迎來艱巨的挑戰與變革。 當前,“雙碳”目標下的城市更新已取得一些成效,譬如此前剛剛問鼎“新能源汽車第一城”的西安。 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占全國份額14.1%,位居全國第一。也就是說,全國每生產7輛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輛是“西安造”。西安借新能源汽車的“低碳”轉型開了一個好頭。 全國光伏龍頭隆基綠能連續多次打破多種光伏電池轉化效率的世界紀錄,用技術推動光伏“平價用電”,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最優選擇之一。能源龍頭陜西煤業在應用中加速技術迭代升級,布局智能采煤,極大地推動了煤礦行業智能化綠色開采。 根據《中國凈零碳城市報告(2022)》,在被選取的30個城市樣本中,西安的凈零碳城市指數排名第六。 長期來看,雙碳將會一直是城市發展的大背景和大前提,彼時的我們只知道概念并不知其確切含義,本次大會之后,對數字化推動“碳中和”的見解才剛剛有萌動,并從此處發散與展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