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1 22:03:47
每經記者 李 星 每經編輯 裴健如
進入2023年,隨著新能源車“國補”完全退出,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是否繼續執行也受到業內廣泛關注。
據央視網消息,3月1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在會上提到,對于購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征車輛購置稅。
視覺中國圖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延續,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高增長具有較大推動作用。“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的逐步提高,我國針對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政策或面臨調整。預計從明年開始,我國將對新能源汽車采取漸進式的購置稅征收政策,直至完全退出。”崔東樹認為。
對新能源車市形成支撐
據悉,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促進汽車消費,財政部、工信部、稅務總局于2022年9月聯合發布《關于延續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對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內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根據《公告》顯示,列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屬于符合免稅條件的新能源汽車。
事實上,這已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第三次延期。早在2014年8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公告宣布,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在政策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在2014年~2017年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其中在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并在此后一直保持領先。
在此背景下,相關主管部門于2017年12月27日宣布,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這也是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首次延期。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三年突破百萬輛。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國內車市承壓,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第二次延期至2022年底。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認為,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延續,有利于穩定企業和消費者預期,為市場提供緩沖,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穩定增長。
“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延續,將對今年整體的新能源車市增長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也表示,新能源汽車“國補”正式退出后,終端產品的成本壓力和市場發展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支撐作用也顯得尤為重要。
預計新增免稅1000億元
得益于政策的激勵,我國新能源車發展迅速。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市場占有率達到25.6%,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公安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31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4.1%。其中,新注冊登記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從2018年的107萬輛增至2022年的535萬輛。
伴隨新能源車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免征的金額也在增加。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我國累計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879億元,同比增長92.6%。
陳士華表示,此次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延期,預計會新增免稅1000億元,這符合汽車產業發展態勢,也體現出政策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保駕護航。
不過,在崔東樹看來,此次或是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最后一次延期。“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日益成熟,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正在快速提升,預計2023年將達36%,到2025年將突破50%。”崔東樹認為,如此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要實施車輛購置稅免征,將對我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帶來負擔。
崔東樹認為,未來,相關主管部門很可能會對新能源汽車采取比例逐步遞增的方式征收購置稅,用兩三年時間過渡,直至完全退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成熟,其對政策的依賴性也會逐步減小。未來,政策完全退出不一定會是負面影響,反而可能會成為刺激消費的手段。”崔東樹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