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5 18:22:47
溫彬:下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繼續用好總量和結構性手段,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力度,進一步提振總需求,增強市場主體信心。具體表現來看,一是繼續發揮總量工具作用,保持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降準仍有空間。二是更好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有進有退,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質效。三是以我為主,根據經濟發展情況適時適度調整貨幣政策工具,降息必要性下降。
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廖丹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對比去年,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貨幣政策表述由“靈活適度”轉變為“精準有力”。具體看來,報告提到,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貨幣政策的提法釋放了何種信號?對后續金融市場的發展將帶來哪些影響?對于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對于上述轉變,溫彬對每經記者表示,2022年,為應對疫情沖擊、地產下行、主要經濟體加息和地緣政治沖突等內外因素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積極作為,并強化與財政政策的協同,在保障流動性充裕的基礎上持續助力寬信用、穩增長。
溫彬指出,2022年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不斷豐富和完善,完成兩項普惠小微直達工具接續轉換,增加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額度,創設科技創新、普惠養老、交通物流、設備更新改造以及保交樓等專項再貸款,重啟PSL新增融資,達到“穩總量、調結構、降成本”等多重目標。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雙管齊下”,基礎貨幣供給充足且成本下降,對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促進經濟回穩向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對于2023年,溫彬表示,我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但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促消費、穩投資仍是重要任務,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展望下階段,溫彬表示,下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繼續用好總量和結構性手段,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力度,進一步提振總需求,增強市場主體信心。
溫彬認為,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繼續發揮總量工具作用,保持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降準仍有空間。央行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平穩增長,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使得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助力穩就業、穩物價、保民生。考慮到降準對于提供長期流動性、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和支持實體經濟比較有效,今年仍有一定降準空間,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二是更好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有進有退,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質效。經過多年探索、創設和發力,當前我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余額有6.4萬億元,占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的15%左右,在水平和比例上保持適度。下一階段,為更好地體現“精準”要求,有效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投放貸款,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制造業、綠色金融、小微企業、鄉村振興、能源保供、基礎設施、保交樓等領域的支持,并根據評估結果和實體需求“有進有退”,強化與其他政策工具的銜接,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三是以我為主,根據經濟發展情況適時適度調整貨幣政策工具,降息必要性下降。經過持續的降成本努力,當前實際利率水平較為合適,伴隨我國經濟運行企穩回升,經濟循環更為順暢,在“堅持以我為主”“統籌短期和長期”以及“統籌國際與國內”的原則下,今年進一步降息的必要性降低。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