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8 11:39:24
◎齊向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數字化越深入,安全問題就越引發各界擔憂,隨著我國數字化建設不斷加快,網絡安全的底板作用也會進一步凸顯。
◎談及風頭正盛的人工智能技術,齊向東坦言,人工智能技術能極大提高生產力,但也會提高黑客的生產力,帶來新的安全隱患。齊向東認為,解決問題的核心是人,再先進的科技,都需要人來使用、人來控制、人來確保安全。
每經記者 楊煜 每經編輯 董興生
3月7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肖捷受國務院委托向大會作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組建國家數據局”是13項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之一。隨著數字化的深度推進,數據資源、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等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數據安全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底板工程。”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SH688561,股價76.44元,市值521.39億元)科技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隨著數字化越深入,安全問題就越引發各界擔憂,隨著我國數字化建設不斷加快,網絡安全的底板作用也會進一步凸顯。
齊向東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齊向東也注意到產業正在發生的新變化。談及風頭正盛的人工智能技術,他坦言,人工智能技術能極大提高生產力,但也會提高黑客的生產力,帶來新的安全隱患。齊向東認為,解決問題的核心是人,再先進的科技,都需要人來使用、人來控制、人來確保安全。
此外,作為互聯網行業老兵,齊向東也在關注民營企業進行科技創新的難點,對于企業研發投入與盈利之間的沖突,齊向東深有體會。他建議對現行會計制度進行改革,提升對研發投資的包容度,加強企業投資重大技術工程的積極性。
NBD:今年你擔任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又成為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這些職務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齊向東:意味著更大的責任。這份責任,要求我們聚焦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為國家治理、地方發展、人民幸福積極建言獻策。
NBD:這次兩會你帶來了哪些提案?請介紹下提案的背景與主要內容。
齊向東:今年兩會,我聚焦民營企業發展和國家網絡安全能力提升兩大方面,提了五份提案。
之所以關注民企發展,是因為民營企業不僅是市場中最活躍的主體,而且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但科技創新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就是投資在眼下,收益在未來,體現在會計制度上,是在研發期間即時扣減利潤,還是在成功之后有了收入再減本。
我們知道,研發創新產品是成本費用,第一種情況,當年就減少利潤,企業會受到股東和股民的反對,企業就沒有創新積極性;第二種情況,不減少當年利潤,而是在項目成功上市取得收入以后,按收入進度比例分攤成本費用,保證分攤之后增加毛利潤,這樣做到了在研發期不減利潤,在投產期增加利潤。企業就愿意為技術創新投資了。
目前的會計準則支持第一種情況,不利于創新。所以我帶來了三份提案,分別是《關于科技自立自強,扶持“專精特新”要出新招的建議》《關于提高會計準則對研發投資包容度的建議》和《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提振骨干民營科創企業發展信心的建議》。
另外,我還帶來了兩份提案,分別是《關于網絡安全要遵循“零事故”目標的建議》和《關于數據安全任重道遠,需要有決心、恒心和信心的建議》。
去年,奇安信作為北京冬奧會網絡安全官方服務商,創造了奧運“零事故”。這場大型實戰啟發我們,網絡安全“零事故”是可以實現的目標。因此,我建議以“零事故”為目標筑牢我國的網絡安全防線。
同時,在數據安全保護方面,需要政府主管部門堅定決心,加快推進網絡安全合規落地;網絡安全廠商堅定恒心,提升數據安全保障技術創新水平;政企機構堅定信心,建立縱深防御的內生安全系統。
NBD:作為一名優秀的民營企業家,你認為民營企業正面臨哪些發展難關?如何化解?
齊向東:過去幾年,反復的疫情形勢,給企業的業務開展帶來了一定困難。我認為,民營企業目前的發展主要有兩大難關:
一是融資難。民營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信息了解不對稱,在金融市場中相對弱勢。尤其是初創企業創新投資大、風險高、周期長,面臨的風控監管較為嚴格,容易導致資金流斷裂。
二是準入難。在重大科技創新任務上,民營企業仍然處在“看得見、進不去”的階段,很多好政策難以真正落地。
對于這兩大難關,應該“對癥下藥”。一方面,放寬科創企業融資監管限制。目前根據我國監管要求,科創板企業再融資募資金額只有30%能用于研發人員的人力成本支出,建議合理放寬融資限制,打破企業創新發展瓶頸;另一方面,優化市場準入門檻。進一步清除隱形壁壘,落實“揭榜掛帥”和“賽馬制”,讓更多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登上科技創新的舞臺。
NBD:就提案而言,你強調“扶持專精特新要出新招”。請談談“新招”是什么,能解決什么問題?
齊向東:我國“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多、成果多、基礎好,具備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先天優勢。但目前,這些企業的發展還面臨三大困境:起步難、持續難、做強難。從研發到產品投入市場,周期長、原始資金需求量大,融資起步難;產品站穩腳跟后,需要擴大市場,市場和研發費用再次加大,如果沒有再融資渠道則持續難;一些產業鏈涉及的關鍵技術點多,“卡脖子”難題多,持續研發投入可能長期虧損,如果資本市場包容度不夠,則做強難。
所以,我建議扶持“專精特新”要出新招,都是針對融資方面的,目的是對“專精特新”三難解困。一是延長貸款還本時間,比如推出5年期或更長期貸款,銀行每年評估償還能力;二是推動保險公司和銀行合作定制開發“專精特新”專屬信貸產品,由保險公司提供貸款保證保險,化解銀行貸款壞賬風險,提高銀行推廣專屬信貸產品的積極性;三是設立專項投資基金,由國有資本和優質的社會資本共同組成,投資輪次集中在B輪和C輪,讓“專精特新”真正成為科技自立自強的生力軍。
NBD:近年來,網絡安全行業在政策端不斷收獲利好消息。在你看來,我國對網絡安全行業的投資和重視程度正在發生哪些變化?
齊向東:有數據顯示,我國網絡安全產業每年增速在15%~25%,在高速增長。政企單位對網絡安全體系建設的投資和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不論是硬件、軟件還是網絡安全服務的市場都是在穩步擴大。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初期成長階段。
首先,政企客戶網絡安全建設預算過低,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比如,根據美國白宮公布的2023財年預算提案,非國防聯邦機構的網絡安全預算占IT預算比例達到了16.57%,而我國政企機構的網絡安全投資占比僅在3%左右,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其次,政企客戶的需求處在從買產品向買體系化服務的過渡期。網絡安全是攻防對抗行業,只有以“零事故”為目標的體系化服務,才能不斷發現網絡數據系統的薄弱環節,進而擴大市場需求。
NBD:你對2023年的網絡安全產業趨勢有何預測?
齊向東:我判斷,2023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將出現爆發趨勢。數字化越深入,(對)安全越擔憂。未來,大數據、5G、云計算等技術的深入應用,會給千行百業帶來各種安全威脅。尤其隨著信創、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數字企業等重要布局的全面展開,網絡安全防護將變得越來越復雜。一旦出現紕漏,風險就會迅速擴散,給人民生活、企業經營、國家安全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隨著我國數字化不斷加快,網絡安全的底板作用也會進一步凸顯,將在今年迎來大爆發。
NBD:近期,ChatGPT及人工智能技術引起行業熱議。你認為人工智能技術是否會構成新的網絡安全威脅?
齊向東:人工智能技術能極大提高生產力,但它也會提高黑客的生產力,帶來新的安全隱患。現在,高水平的黑客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攻擊者都是“小打小鬧”。但人工智能技術能讓黑客的水平躍升,因為它懂得更多的漏洞知識,它懂得更多攻擊方法,它甚至會寫攻擊代碼,能讓不懂代碼、不懂技術的普通人,也能成為黑客。人工智能降低了攻擊的門檻,會讓攻擊的數量激增,給網絡安全帶來了巨大挑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91871809
一種觀點認為,要用人工智能打敗人工智能。但我認為,解決問題的核心是人。網絡安全的本質是攻防兩端人與人的較量,再先進的科技,都需要人來使用、人來控制、人來確保安全。無論是實戰還是演習,每場較量中人都發揮了引領驅動的作用。比如,在北京冬奧網絡安保中,我們對幾乎所有可能做了預判,建立了三級態勢感知系統,研判、攔截了3.8億次網絡攻擊,創造了冬奧網絡安全的“零事故”紀錄。
NBD:數據安全與數字經濟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對于我國數據安全的整體發展,你有何觀點和建議?
齊向東:數據安全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底板工程。數據是生產要素,但它還有安全屬性,數據一旦泄露,將造成難以承受的后果。有的是個人隱私,泄露后會影響個人的生活幸福甚至生命財產安危,網絡詐騙讓很多百姓家破人亡的案例時有發生;有的是國家秘密,泄露后會造成巨大損失,危及國家安全;有的是企業商業秘密,比如技術資料、經營數據、用戶數據等,泄露后可能會讓企業的研發投資付之東流。
所以,如果沒有數據安全保護系統,事故頻發,勢必會導致企業被處罰,甚至停產或半停產,損失不可挽回。這種情況多了,也會讓數字經濟發展放緩,影響國家戰略。
因此,我建議政府主管部門加快推進數據安全合規落地。一是加大安全投入,財政部明確要求在新增IT預算中10%用于網絡數據安全建設;二是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細則,強化網絡安全工作一把手責任,對瞞報、漏報網絡安全事故依法追究責任,倒逼企業機構加大網絡安全投入。
NBD:你認為目前國內政企機構在數據保護上做得怎么樣?最大的短板在哪里?
齊向東:從整體來看,國內的政企機構在數據保護措施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他們雖然已經意識到數據保護的必要性,但是具體要怎么做,還處于探索階段。
目前,最大的短板是數據安全體系化建設不到位。大部分政企機構的安全投資少、技術落后,缺乏針對性的防護手段,甚至不清楚自己有多少數據、數據都存在哪兒、都在被誰使用,造成大量數據防護盲點。同時,“紅線意識”不強,數據安全防護措施多數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缺乏長期的安全運營與維護。
NBD:目前政企機構共享數據的意愿比較薄弱,如何進一步發揮數據紅利?
齊向東:對于進一步發揮數據紅利,我的建議是把數據安全方面的法律要求,轉化為可實施可操作可檢測的技術要求。數字經濟要發展,數據必須流通起來。但數據安全和數據挖掘之間一直存在矛盾。一方面,數字產業亟需數據去搞發展、搞創新;另一方面,企業機構不敢、不愿、不能共享數據。所以,建議充分借助技術手段,對原始數據進行脫敏處理,確保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