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8 12:43:49
每經編輯 黃勝
3月7日晚間,TVB在淘寶平臺持續6小時直播帶貨首秀,截至3月8日零點的TVB與淘寶官方數據,全場直播銷售額突破2350萬元。目前,累計觀看人次超過485萬,最高在線人數超過3萬。
8日,TVB母公司電視廣播(0511,HK)盤中大幅拉升,一度漲近100%。截至港股今日午間收盤,該股大漲56.91%,報11.36港元/股,自3月3日以來,該股已累計大漲近200%。
今日,香港本地傳媒股同步拉抬,電視廣播關聯方邵氏兄弟控股(00953)一度升1.6倍。截至港股午間收盤,邵氏兄弟控股(00953)漲150%,報0.305港元;英皇文化產業(00491)漲86.36%,報0.082港元;橙天嘉禾(01132)漲16.28%,報0.1港元;鳳凰衛視(02008)漲10.14%,報0.38港元。
消息面上,近日,TVB宣布,透過旗下上海翡翠東方傳播,與淘寶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將于年內共同發展超過48場電子商貿直播,此合作預計將為TVB帶來千萬級別港元的收益。
3月7日晚間,TVB在淘寶平臺持續6小時直播帶貨首秀,截至3月8日零點的TVB與淘寶官方數據,全場直播銷售額突破2350萬元,累計觀看人數超320萬,累計觀看人次超過485萬,最高在線人數超過3萬。
這場“港式”直播從晚上6點開始,以“TVB識貨”新賬號為依托。
晚上9點,陳豪準時來到直播間,場景瞬間轉化為“海味店”。很多粉絲評論一秒鐘夢回港劇《溏心風暴》。而陳豪介紹的第一個產品就是《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聯名款鮑魚罐頭。陳豪的直播持續了1個小時,
當晚直播的產品除了香港本土美食、保健品、旅游產品以外,還有各種在其他直播間常見的美妝、生活類品牌。
曾經依靠多部港劇風光過的TVB早已虧損累累。界面新聞曾報道稱,長期以來,TVB以“摳門”出名。在人員培訓、內容創作、管理系統上能省則省。缺乏資金資源不但沒能節省成本,反而進一步陷入虧損。TVB盈利的歷史已經停留在2017年。2018年起,公司陷入虧損,虧損額逐年增大。
TVB已經連續四年虧損 圖片來源:公司財報
盈利能力逐漸下滑,公司股價也不斷下跌,去年一度跌破3港元/股。
2022年半年報顯示,TVB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8.2億港元,同比增加45.82%;歸母凈利潤虧損2.24億港元,同比減少20.89%。2022年上半年,公司電商收入達4.61億元,同比增長約26倍,環比增長93.69%。也就是說,電商已成為重要的增長引擎。
圖片來源:TVB官網
其實,早在2016年12月初,TVB就發出了近三十年來的第一次盈利警告。TVB當時警告稱,料2016年度盈利較上年下跌55%至65%。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0年起,TVB的盈利增速就開始趨緩,其中2012年和2013年分別實現17.32億港元和17.36億港元的凈利潤,到了2014年,其凈利潤為14.1億港元,同比下降18.9%,這也是TVB五年以來首次凈利潤下滑。
2022年底,華人文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TVB董事局非執行董事黎瑞剛回應目前TVB的弊端時表示,“在一兩年時間內盡最大努力調整到位,不進則退,無功則過,不改則死,TVB沒有時間了。”
TVB助理總經理、邵氏電影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樂易玲1月中旬接受羊城晚報專訪時透露,TVB的新規則是,旗下藝人三分之一的時間不必留在公司,可以前往內地發展。
香港藝人“北上”帶貨,與其說是為了撈錢,不如說是為了自救。
說起TVB,很多人會想起《金枝欲孽》《溏心風暴》等經典港劇,誕生了“做人呢,最重要的是開心”“一家人最重要是齊齊整整”等經典臺詞,成為一代人集體的童年回憶。
這里先后誕生“五虎將”劉德華、梁朝偉、黃日華、苗僑偉、湯鎮業,以及邵美琪、鄧萃雯、藍潔瑛、黎美嫻、曾華倩等經典花旦,還有后來的楊怡、胡杏兒、鐘嘉欣、陳法拉、徐子珊等五小花。
2004年播出的《金枝欲孽》堪稱宮斗劇的鼻祖,《尋秦記》則被稱為穿越劇的開山之作,此外還有不亞于原著的翻拍武俠劇《鹿鼎記》,“童年陰影”刑偵劇《刑事偵緝檔案》等經典港劇。
如今的TVB風光早己不再,很多藝人出走或“北上”掘金。面對市場的改變,TVB也想跟上直播帶貨大潮,開辟新的營收渠道。
此次并非TVB首次試水直播帶貨行業。2022年4月,TVB入駐抖音直播,在官方賬號以外,開通了3個直播帶貨賬號,分別為TVB識貨(港式甄選)、TVB識貨(美味甄選)和TVB識貨(香港嚴選),由上海真識貨貿易有限公司和廣州齊齊整整傳媒有限公司運營,不過三個賬號粉絲累計還不到一百萬。
據蟬媽媽平臺數據,近30天內,TVB識貨(港式甄選)累計直播59場,場均銷售額10萬元至25萬元;TVB識貨(香港嚴選)累計直播27場,場均銷售額為5萬元至7.5萬元。TVB識貨(美味甄選)累計直播51場,場均銷售額為1萬元至2.5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公開資料、界面新聞、澎湃新聞、都市快報、新京報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