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極端暖事件將會增加,極端冷事件將會減少!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熱島效應”使城市容易引發暴雨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9 11:10:26

◎目前50年一遇的極端高溫事件在21世紀末將變為1-2年一遇,意味著現在發生的破紀錄的極端高溫事件會變成經常發生的事件。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全球和大多數地區極端高溫增多、增強的主要驅動因子。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 周逸斐    每經編輯 陳星    

強風暴“尤尼斯”席卷西歐,英格蘭陣風破紀錄;南非東部遭遇近60年來最強降水;夏季極端高溫“炙烤”北半球……

2022年,全球范圍內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曾被認為是罕見的高溫、干旱、暴雨等極端、異常天氣越來越日常化。氣候變化引起的氣候風險,已經成為重大全球性挑戰。 

目前全球達成共識的是,極端天氣緣于全球氣候變暖,而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人類一方面在應對氣候變化,另一方面也在適應氣候變化。 

當前全球氣候變暖正在加速演進,氣候變化對我國的影響非常深遠,氣候系統受氣候變化影響,變得更加不穩定。近年來,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也呈現出發生頻率高、影響范圍廣、致災性強的特點。

未來極端天氣是否仍會頻繁出現?如何提高天氣預報精準度?如何更好地應對極端天氣?這一系列問題都引起了社會關注。 

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接受《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回答了以上問題。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未來中國極端暖事件將增加,極端冷事件將減少

NBD:近幾年,極端、異常天氣多發頻發,您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張興贏:極端事件的發生與當時特定的大氣、海洋等動力—熱力異常狀態有直接關系,氣候變化在一些極端事件的變化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發布的氣候變化科學評估報告指明,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全球和大多數地區極端高溫增多、增強的主要驅動因子。

如果沒有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的影響,全球多個區域遭受的極端熱事件甚至突破歷史記錄的高溫事件幾乎不可能發生。這背后的邏輯大致可以理解為氣候平均狀態的持續變化,有利于某些極端事件增多變強,如平均溫度的上升為極端高溫的發生提供了更有利的基本條件。而隨著變暖,大氣持水能力會增加,有利于極端降水強度的增強。

NBD:未來一段時期內,極端天氣仍會頻繁出現嗎? 

張興贏: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未來中國區域年平均氣溫的增加幅度明顯高于全球,區域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趨勢。其中在高排放情景下,至21世紀末升溫幅度可能達到6.5℃(3.2℃-8.7℃),區域平均年降水量將增加18%(8%-43%)。

與平均氣候相比,極端氣候事件對全球增溫的響應更加敏感,極端氣候事件頻率和強度的變化對區域環境和經濟社會的影響更大。

未來中國地區極端暖事件將會增加,極端冷事件將會減少。目前50年一遇的極端高溫事件在21世紀末將變為1-2年一遇,意味著現在發生的破紀錄的極端高溫事件會變成經常發生的事件。

1901~2021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距平(相對1981~2010年平均值) 圖片來源:國家氣候中心

NBD:極端天氣以后會頻繁出現,未來會以什么樣的趨勢呈現出來?

張興贏:氣候變化模擬預估顯示,至少到本世紀中期,未來全球地表溫度將繼續上升;極端高溫、海洋熱浪、強降水和部分區域農業與生態干旱的頻率和強度、強熱帶氣旋比例將增加,北極海冰、積雪和多年凍土將減少。 

另外,持續的全球變暖還會進一步加強全球水循環以及潮濕/干旱事件的嚴重程度。

青藏公路沿線多年凍土區活動層厚度和活動層底部溫度變化 圖片來源:國家氣候中心

精準預報暴雨等災害性天氣難度很大,暴雨預報的技巧評分為0.2左右 

NBD:精準的天氣預報對于應對極端天氣會起到非常大的幫助。您認為精準預報、預警的難點有哪些?

張興贏:大氣是高度混沌的體系,哪怕是極其微小的變化都可能對大氣運動本身造成不可預知的擾動性,加上氣候系統多圈層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反饋,再疊加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總體增暖效應和熱量變化,使得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難度變得非常高。

多年研究顯示,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可以更快、更劇烈、更頻繁、更集中地發生。其中,極端暴雨、極端高溫是近年來全球共同面臨的難題和預報挑戰,因為這種極端天氣的科學機制,在今天看來,與以往的典型天氣形勢和傳統認知相比,變得更加復雜。

NBD:應該如何提升極端天氣的預報準確性? 

張興贏:目前我國24h晴雨預報的技巧評分為0.85以上,暴雨是國際上公認的預報難點問題之一,近15年,美國24h暴雨評分為 0.15-0.28,我國暴雨24h評分為0.15-0.23(1為滿分,意味著預報完全準確)。精準預報暴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特別是極端強降水、強對流天氣預報難度還是非常大的,這也是世界性的難題。

未來,首先要進一步提高氣象觀測的精密程度,從而提升對大氣運動規律的認識水平;其次,要不斷提升數值模式預報能力,提高模式對大氣運動規律及天氣的預報能力,特別是災害性、極端性以及高影響天氣的精細化與精準化預報能力;最后,要充分挖掘多源觀測、數值模式預報的有效信息,發展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挖掘等技術的客觀預報技術,進一步提升預報準確率。

“熱島效應”使得城市容易引發暴雨 

NBD:為什么相比于村鎮,城市更容易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

張興贏:相較于其他地區,城市對氣候災害具有“放大鏡”作用。 

隨著城鎮化不斷加快和人口經濟體量的增加,城市暴露度和脆弱性提升。城市大量混凝土表面能夠吸收和儲存太陽能,夜間釋放,城市中的生產生活、交通設施等排放熱量等因素易造成通常講的“熱島效應”。城市中心集中分布著高層建筑物,植被較少,與郊區共同形成的城市熱島環流使得城市上空熱對流不斷發展,容易引發暴雨。

與此同時,伴隨著現代化發展,汽車尾氣等污染物不斷排放,更有利于城市上空凝結核的形成,致使城區相比郊區具有更好的降水條件。

此外,城市擴張會導致土地利用的變化,最突出的是城市的“不透水面”大量增加。降水到達地面后下滲大量減少,積聚于地表產生城市內澇,同時引發各類風險問題。

NBD:您覺得目前我國城市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如何?

張興贏:當前,我國已經在全國范圍內確定28個城市開展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在基礎設施、生態系統、氣候災害風險管理、公眾健康、宣傳教育等領域廣泛開展適應行動,積極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但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城市適應氣候變化仍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城市適應氣候變化相關理論研究、技術研發相對薄弱,知識和經驗供給仍不充分,先進適應理論、適應技術儲備不足。二是城市適應氣候變化的機制體制尚不完善。三是城市適應氣候變化的基礎薄弱,行動力度不足。城市適應氣候變化的市政基礎設施不足,行動尚未全面開展,能力有待提升,全社會自覺參與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的氛圍尚未完全形成。

NBD:我國城市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與國外相比有多大差距?能借鑒哪些經驗?

張興贏: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雖然我國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起步較晚,但進步較快,第一批適應氣候變化試點城市建設取得預期成效。 

暴雨內澇和高溫熱浪是我國城市面臨的重要氣象災害。國際上,鹿特丹的“多級蓄水開放空間設計理念”、哥本哈根的“基于多用途空間設計的暴雨管理體系”、《倫敦氣候變化適應戰略》《紐約適應計劃》《新加坡氣候行動計劃》等成功案例,對我國實施城市適應氣候變化戰略具有借鑒意義。

提高城市交通設施標準等應對極端氣候事件 

NBD:我們一方面在應對氣候變化,另一方面也要適應氣候變化。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我國做了哪些工作?

張興贏:我國一貫堅持減緩和適應并重,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一是適應氣候變化政策覆蓋范圍和政策體系構建不斷深化。2013年我國首次發布《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明確了2014年至2020年適應氣候變化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區域格局和保障措施。2014年出臺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堅持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同步推動,進一步推動強化重點領域和地區適應氣候變化行動。2016年相繼發布城市、林業等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

二是提升氣候監測預警水平,開展重點領域和敏感行業的影響和風險評估。建成由地面自動氣象站、雷達、自主氣象衛星等組成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完成多種氣象災害的災情、風險普查、區劃。氣候變化敏感領域的監測網絡布局不斷完善,氣象地質、森林火險等預報預警工作不斷推進。隨著氣候變化影響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的領域和范圍不斷拓展,評估方法和技術不斷發展,定量化程度提高。

三是重點領域適應能力顯著提升、試點示范穩步推進。在水資源領域,通過山區水土保持、集雨節水、跨流域區域水資源調蓄和配置等工程,極大提高了我國城鄉應對水資源短缺的能力;在農業領域,通過推進農田基本建設、綠色農業和氣候智慧型農業,農田防災抗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在生態領域,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生態惡化趨勢基本得到遏制,自然生態系統總體穩定向好。

在試點示范方面,在全國范圍內遴選28個城市(區、縣)開展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在30個城市開展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以60個內澇災害較為嚴重的城市為重點,在1116個易澇積水區段實施城市易澇積水區段整治工程。

四是適應氣候變化的國內意識增強和國際參與度加深。國內方面,適應氣候變化工作的推進,提升了行業適應氣候變化意識。多渠道適應氣候變化相關培訓和宣傳,提升了行業和公眾意識,形成了全社會廣泛參與的良好局面。

國際方面,積極參與國際談判與IPCC評估報告編制,參與和發起氣候變化國際重大科學計劃,與有關國家共同發起全球適應委員會,積極宣傳我國經驗和案例,推動適應氣候變化的南南合作。

NBD:今年全國兩會,您提交了《關于加強城市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建設的提案》,對這方面工作,您有哪些考慮?

張興贏:近些年,中國城市適應氣候變化面臨的壓力也在增大,主要來自人口帶來的壓力、資源消耗增長的壓力和工業企業環境污染的壓力。這些給城市的生態環境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特別是改變了城市微氣候,影響居民健康和工作,從而威脅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加強城市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可以有以下舉措: 

一是改善城市環境基礎設施。通過加大城市維護建設資金支出,有效改善城市環境基礎設施,以應對暴雨、霧霾、高溫、臺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二是提高城市交通設施標準。目前,我國城市交通標準有較大差異:經濟發達地區道路交通設施、排水管網設施相對較好,大城市的道路面積也明顯高于中小城市。 

三是加強城市生態綠化系統。提高城市綠地面積具有多重作用,不僅有助于城市空氣凈化,降低城市高溫、緩解“熱島”效應,而且方便居民出行、提升環境宜居度,并有助于改善城市的基礎設施。

四是持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增加“海綿面積”占比,保障海綿設施有效運行,建立先進的監測預警系統,強化應急保障水平,以提高城市韌性。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全國政協委員動態 自然災害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