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五男一女,使用假護照,租游艇運爆炸物…“北溪”爆炸事件兇手找到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0 00:44:59

每經編輯 段煉    

CFF20LXzkOyicMHguViboC1KicZs06p01UQYvUDiarnalXBJAYw9hC0DAc7YnJcCtHKLB12exxjkmEp9aUKUtyOY5g.png

據新華社,圍繞美國等國媒體報道一個親烏克蘭團體可能是“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元兇,多國8日予以回應。

德國方面稱曾搜查一艘被懷疑運輸相關爆炸裝置的船只,烏克蘭方面否認卷入事件,俄羅斯方面批評相關報道是為“轉移視線”,呼吁徹查。

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法爾漢·哈克8日表示,對于這一指控,聯合國方面沒有一手信息,因此無法發表評論。他表示,“北溪”管道爆炸事件應當由多個相關權威部門進行調查。

azXQmS1HA7nzROsgia3MDy8eANLqmkRJAuiaItDR0oOeoWsgc4H2R92ZmKFk8mAcl97XcR2wUB40KYS1XWqbGnMw.jpg

這張丹麥國防部2022年9月27日發布的航拍照片顯示的是一處“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點。

新華社發(丹麥國防部供圖)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德國查到一艘

涉嫌參與“北溪”爆炸案的船只

美國《紐約時報》7日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政府官員的話報道稱,美方認為一個親烏克蘭團體制造了“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但拒絕披露所謂“最新情報”的性質、獲取手段或者提供可以用于證實情報可信度的詳細內容,同時否認有美國、英國公民牽涉其中

另外,多家德國媒體6日報道稱,德方目前的線索指向由五男一女組成的一個團體,他們使用假護照租借了一艘游艇,以運送爆炸物

德國檢察官辦公室3月8日表示,當局已于1月搜查了一艘被認為可能運輸了與“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有關的爆炸物的船只。該公告是在媒體報道“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是由某個親烏克蘭的團體所為之后發布的。

據了解,今年1月,德國當局搜查了一艘涉嫌參與“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船只,調查人員在船艙內的桌子上發現了炸藥痕跡。該船只從一家波蘭公司租賃。具體由五男一女組成的行動小組執行了該秘密行動,包括一名船長、兩名潛水員、兩名潛水助理和一名醫生。由于護照涉嫌偽造,這些人的真實身份尚不清楚。

該船只于2022年9月6日從德國羅斯托克出發,次日在德國維克和丹麥博恩霍爾姆東北部的克里斯蒂安島再次出現。

德國檢方在通報中說,調查人員仍在嘗試確定嫌疑人的身份和動機,目前仍未得出確切結論,特別是爆炸事件是否由某個國家下令實施的論斷

德國媒體3月7日披露,一個西方特工部門在“北溪”管道被破壞后不久向歐洲合作伙伴發送了一條消息,稱烏克蘭突擊隊負責破壞行動,也有情報表明親烏克蘭的組織可能對此負責

CFF20LXzkOyicMHguViboC1KicZs06p01UQNt68bDuegSwXY1ia3rib8AkFicRkSKkx8WnbuSBC8jET5wMANTMleyNFA.png

德國政府發言人8日表示,已注意到最新關于“北溪”管道爆炸的報道,“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仍在調查中,目前還沒有結果。同一天,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留斯也表示,德方反對在尚無明確證據的情況下倉促地發布所謂“調查結論”。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表示,必須先等待有關部門完成調查。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西方媒體:烏克蘭人干的

烏方:我不是,我沒有

2022年9月,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管道發生爆炸,各方普遍認為這一事件系“蓄意破壞”,丹麥、瑞典和德國分別開始獨立調查。俄羅斯曾多次呼吁共同調查,但遭西方國家拒絕。今年2月8日,美國知名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發文爆料說,“北溪”管道系美國情報部門和美軍秘密破壞。美國政府對此予以否認。

《紐約時報》報道稱,美方沒有掌握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卷入“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證據,但一些美方官員認為,烏方有對“北溪”發動襲擊的“潛在動機”

8日,圍繞相關事件的報道越來越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西方情報機構圈里已經流傳了數月相關情報,即一家位于烏克蘭的私人企業參與了爆炸事件,但該企業的名字至今“保密”,以避免烏克蘭和德國之間可能出現“公開爭吵”。

據報道,“北溪”管道爆炸后一周,北歐方面情報機構即被告知,爆炸不是由美國、俄羅斯或波蘭制造,而是由這家來自烏克蘭的私人企業制造。同時,北歐方面被要求“回避”關于事件調查及調查進度為何“如此緩慢”的問題。

CFF20LXzkOyicMHguViboC1KicZs06p01UQiaNgn2DiaYibfjDPiaFib6R9A2j1qPu8ZGEpz0kY6AZ8JsXDBFh1iaSa64GA.png

烏克蘭國防部長阿列克西·列茲尼科夫8日否認烏方與爆炸事件有關。他在歐盟防長會議期間告訴媒體記者:“這不是我們所為。”

CFF20LXzkOyicMHguViboC1KicZs06p01UQdHpegUbafj8FrpvibDh7CxmB1cnic3yBffGRw0eQqicAJY1VSZG5mj3bQ.png

烏總統辦公室顧問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7日在社交媒體上回應說,烏方與爆炸事件無關,也沒有關于“親烏克蘭的破壞組織”的相關信息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8日說,美德媒體的報道是在“協同釋放假消息”,企圖把公眾視線從真正的襲擊元兇身上轉移

佩斯科夫強調,俄方至今仍未獲準參與調查,“僅在數天前從丹麥和瑞典方面獲知相關信息”。他呼吁,“北溪”項目參與國及聯合國應該要求展開“緊急、透明”調查,“讓所有能提供線索的人都參與其中”。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副主席科薩切夫也表示,“北溪”管道爆炸事件需要獨立的國際調查,必須要有實際證據。西方國家類似言論的目的是逃避其責任、避免盟友爭吵以及掩蓋破壞行動的執行者等。科薩切夫強調,破壞“北溪”管道的始作俑者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全身而退。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美前議員:

美國是唯一可能炸毀“北溪”的國家

對此,上月初發文稱美國策劃炸毀了“北溪”天然氣管道的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8日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一說法沒有根據,也無法說通。

赫什表示,美國及德國媒體的說法不僅來源不明,在事實上也難以說通。完成這一任務所需要的炸藥和技術,并不是幾個人的團體能做到的。

CFF20LXzkOyicMHguViboC1KicZs06p01UQVHpxytcibZpJSzoVbzyCjLeU2DJOeGBTaff04yW0zsVIlZyjW3aWURQ.png

美國資深調查記者 西摩·赫什:我的文章發布后,被指控沒有信源。但我看了《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他們的說法也都來源不明。7日發布的文章再次體現了他們的愚蠢,里面的話根本說不通。沒有人會相信,幾個人用游艇就可以完成任務。炸毀“北溪”管道的C4炸藥,其威力足以炸毀華盛頓或紐約的主要建筑。拜登因為怕烏克蘭問題陷入僵局,想要獲得歐洲,尤其是德國的支持,所以下令炸毀“北溪”管道。從歷史上來說,歷屆美國總統都忌憚俄羅斯,因為俄羅斯能向歐洲提供大量的天然氣和石油。美國一直想阻止這件事,這些事情并不新鮮。

美國弗吉尼亞州前議員理查德·布萊克當天在接受俄羅斯衛星網采訪時重申,美國才是唯一有可能炸毀“北溪”管道的國家

布萊克表示,爆炸發生后的第二天他就曾公開評論說,美國是唯一有可能炸毀“北溪”管道的國家,他現在仍然堅持這個觀點。他指出,沒有任何北約國家敢在沒有美國批準的情況下采取行動,因為美國領導并主導著北約

布萊克還認為,此前西摩·赫什發表的關于美國策劃炸毀“北溪”管道的文章是準確的,赫什是受尊敬的調查記者,其調查報告是全面客觀的。

伊夫·恩格勒是加拿大外交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員,主要研究加拿大及相關國家的外交和軍事政策。他近日在接受總臺記者采訪時表示,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符合美國利益。而事件發生后歐洲政府和媒體的沉默,暗示背后的肇事者很可能是美國。

CFF20LXzkOyicMHguViboC1KicZs06p01UQiaqWS49LbT2ar3RXFxot40T5ibP1dmt6qADHic6ibfG1fFJqvlBny9GRuA.png

加拿大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員 伊夫·恩格勒:即使有一點點可能是俄羅斯所為,(西方國家)也會展開國際調查。我們也會每天在新聞中聽到對國際調查必要性的解釋,(而目前)這類政治動員的缺乏,告訴我們實際上美國可能是肇事者。但就目前來看,美國似乎將逃脫懲罰。歐洲國家并沒準備好對抗華盛頓,要求其給出解釋,并追究美國政府對這一經濟破壞行為的責任。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科學家:“北溪”爆炸嚴重破壞海洋生態

暫無合適補救措施

自2022年9月“北溪”天然氣管道發生爆炸后,丹麥科學家聯合多國研究人員對事發海域進行了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爆炸事件對波羅的海海域以及海洋生物造成的破壞性影響難以估量

漢斯·桑德森是丹麥奧胡斯大學環境科學系高級研究員。他向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展示了“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對于環境危害的調查研究結果,并表示目前沒有合適的補救措施

CFF20LXzkOyicMHguViboC1KicZs06p01UQEibeRs18ubptLxy4EiauR6xjOfns73NFnVBh9M8R6Uypk3k8BQgDlblQ.png

奧胡斯大學環境科學系高級研究員 漢斯·桑德森:我們知道總共發生了四次爆炸,每次爆炸都產生了約500千克TNT炸藥的直接沖擊波。任何爆炸都可能對生物造成傷害,距離爆炸半徑約4公里范圍內的魚類和哺乳動物將被殺死;距離40或50公里范圍內的哺乳動物會出現聽力損失。

桑德森教授表示,爆炸發生在以前傾倒過化學廢物的地區附近。因此,爆炸將數十年積累的污染釋放回海洋環境。研究人員估計有250000噸受污染的沉積物。爆炸釋放出含有有毒物質的沉積物,這些物質可能會殺死一些海洋種群。同時,在爆炸發生的六天時間里,“北溪”管道釋放了大量甲烷氣體,排放量相當于約1500萬噸二氧化碳。

桑德森教授說,破壞“北溪”管道是危害人類的行為。

CFF20LXzkOyicMHguViboC1KicZs06p01UQMFdkXib4icicr1RdeAhlvsnAATXUM0SxIwH0UsvNRRIPdUTcgx84pudHw.png

奧胡斯大學環境科學系高級研究員 漢斯·桑德森:從環境的角度來看是很重要的,要意識到武裝沖突會對環境和自然生物造成影響,首先要考慮到這點是很重要的。因為武裝沖突的代價是人道主義災難,這也涉及基礎設施和經濟問題,但實際上這也是一個環境問題。

編輯|段煉 杜恒峰 杜波

校對|程鵬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