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0 12:46:24
黃寶榮認為,工業是實體經濟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破解甘肅發展不平衡問題的內核支撐。
每經記者 淡忠奎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工信廳副廳長黃寶榮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分析形勢清醒客觀,目標舉措務實有力,傳遞出‘穩增長、促改革’的關鍵信號。”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工信廳副廳長黃寶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尤其是“推進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促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等要求,也給新型工業化乃至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路徑點明了方向。
對于甘肅來說,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產業發展不平衡,也是現代化建設道路上的“絆腳石”,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就要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工業是實體經濟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破解我省發展不平衡問題的內核支撐。”黃寶榮表示,經過多年發展,甘肅已經形成石油化工、有色冶金、鋼鐵、煤炭、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等為主的產業體系。近兩年來全省工業增加值已經從2020年2265.4億元躍升至2022年3297.2億元,工業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左右,“壓艙石”作用日益凸顯。
不過,總體規模較小、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依然較為突出。黃寶榮表示,接下來要嚴格按照“樹立大抓工業大干工業大興工業”導向,聚焦“拓存創增”,以招商引資大突破助推發展動能大提升,“舉全省之力加速鍛造新型工業化優勢,走好中國式現代化的甘肅實踐”。
“作為國家老工業基地推進新型工業化,我們要堅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雙輪驅動’。”黃寶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就甘肅而言,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仍是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推動其整體向中高端邁進,是擴大工業經濟“存量”的重要方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時尤其強調,要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在此過程中,擴大原材料工業在全球產業鏈中高端的影響力十分重要。
以鎳、鈷材料為例,黃寶榮發現,甘肅金昌的鎳、銅、鈷等有色金屬資源得天獨厚,其中鎳儲量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鈷儲量居全國第二。經過多年建設,已經成為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鎳鈷生產基地和鉑族金屬提煉中心,并逐漸培育出鎳鈷銅等一批具有特色的新材料產業集群。
不過,在他看來,鎳鈷銅等材料產業仍然面臨產業結構單一、創新力不足的問題,整體處于產業鏈低端,大多數產品屬于初級原料,面臨精深加工產品較少,市場競爭力不強等困境。
黃寶榮建議,支持甘肅金昌打造鎳鈷新材料國家創新中心,建立鎳基材料期貨交割庫,利用技術優勢保持和擴大對資源的掌控能力。與此同時,以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為契機,促進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化廢為寶,提高資源節約綜合利用能力和水平,再造有色金屬基地新優勢。
在原料工業之外,工業母機也是工業發展的底層支撐。“工業母機是整個工業現代化的基石,處于制造業產業鏈和價值鏈核心環節。”黃寶榮表示,甘肅已經形成天水星火機床、天水鍛壓機床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潛力優勢較為明顯。比如,甘肅以西再無工業母機生產企業,面向中亞、歐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潛在的廣闊市場。
與此同時,短板也較為明顯。“受全球產業技術變革影響,加之產業鏈配套不完備、產品品牌影響力不足等制約性因素突出。”黃寶榮認為,亟需在政策、資金以及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其產業創新制造能力。
他認為,要支持打造工業母機產業制造基地以及工業母機行業“一帶一路”示范基地。將甘肅工業母機產業納入國家發展規劃,支持高檔數控機床關鍵功能部件生產企業落戶甘肅,形成工業母機產業集群。
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是開拓存量,而新興產業布局則是創造增量。今年甘肅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業,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等。
黃寶榮認為,甘肅是我國新能源開發的重要基地,在構建新型能源體系上具有能源資源、區位網架和產業基礎等優勢。截至2022年底,新能源并網裝機占電源總裝機52%,排名全國第三;新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27%,排名全國第二,基本形成“新能源+煤電+特高壓”發展模式。
與此同時,他認為,甘肅新能源產業培育力度相對不足,綠色技術創新能力較弱,未能形成完備的產業體系。清潔能源消納體系尚不完備,新能源儲能調峰能力不足,送出與消納矛盾較比較突出。比如,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95%以上的零部件采購均來自省外。
黃寶榮建議,設立黃河流域河西走廊碳中和綜合創新試驗示范區,將西北省區資源統籌建設規劃,圍繞騰格里、巴丹吉林和庫木塔格沙漠,建設河西走廊億千瓦級超大規模新能源基地。比如,分地區、分類別確定開發規模和利用率目標,構建多元消納機制和綠色消費體系。
此外,還要通過靈活的新能源上網電價等支持政策,開展新能源電力專線供電試點,推動現有高載能產業向集群化、高端化轉型,推動甘肅乃至西北地區新能源“發得出、送得走、用得了”。
西北省區均為“風光”大省,通盤考慮也將對“雙碳”戰略實現有力支撐。至今,“東數西算”八大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建設啟動已經一年,不僅使數據要素跨域流動,更促使算力賦能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產業的高速發展。
不過,黃寶榮表示,西北地區經濟基礎較為薄弱,數字經濟發展相對遲緩,與發達省份相比,甘肅慶陽節點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諸多發展問題。首先,缺需求,缺乏與東部算力旺盛省份溝通渠道,亟需頭部企業入駐以及京津冀、長三角等地算力需求落地;其次,缺通道,基礎電信企業、大型互聯網企業以及云服務企業等互聯通道尚未打通,制約數據中心集群化發展。
他建議,國家部委、中央企業將各類數據處理落地西部節點數據中心,提升西部節點的利用率。協調建立與東部省份的溝通交流機制,力促達成“結對子”協議,鼓勵東數西存、東數西訓、東數西算等場景落地。此外,建議從政策、資金等方面支持在慶陽布局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疏通各類型網絡流量,提升出甘通道承載能力和安全可靠性,促進數據跨網、跨區域流動。
“既需要技術發展的剛性推動,也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撐。”在黃寶榮看來,隨著新型工業化的深入推進,我國制造業正處于從生產型向服務型、從價值鏈低端向中高端的關鍵時期,需要工業文化作為支撐。
從洋務運動時期蘭州制造局開啟中國近代工業先河,再到后來玉門油田誕生新中國第一口油井,乃至被稱作共和國煉油工業和石化工業“搖籃”的蘭州石化……在黃寶榮看來,這些都是歷史留給甘肅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如天水工業博物館等正在成為我國工業文化傳播的新生力量。
他表示:“近年來甘肅在文化建設上取得顯著進步,但是在工業設計、品牌文化和工業文化傳播等領域較為滯后,存在文化創意產業與制造業融合程度還不夠,工業文化挖掘傳承和宣傳推廣還不夠深入等問題。”
這種工業軟實力,也是支撐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的重要催化劑。黃寶榮認為,應該從歷史文化與工業文化融合、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等維度來提升。首先,要推動歷史文化和工業文化融合,加強歷史文化與工業文化有效銜接,講好黃河故事、講好工業故事,給企業開展創新研發、品牌運營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其次,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方面給予西北地區政策資金傾斜,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更好發揮先進制造業的全鏈條支撐作用。
在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中,生產性服務業正是甘肅亟待補上的短板。《甘肅省“十四五”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規劃》中提出“1273”工程,其中“1”是指促進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2”是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發展、促進生產性服務和制造業深度融合。
此外,黃寶榮建議,加快打造由工業遺址博物館、工業體驗館、工業旅游等設施組成的多層次工業文化體驗網絡,構建面向“一帶一路”的具有傳統工業特色、全球視野的工業體驗基地,推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
在他看來,挖掘傳承中國特色工業文化對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而西北地區的工業文化獨具特色和優勢。
“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不僅要提升工業發展規模、技術水平、資源結構等硬實力,也要在品牌、質量、知識產權、創新能力、服務水平等工業軟實力方面下功夫,加快形成具有凝聚力、創新力、影響力、吸引力的工業文化。”黃寶榮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