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對話參加“室溫超導”現場報告會物理學家:迪亞斯15分鐘演講反復詳述新發現,但缺乏獨立復現的關鍵環節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0 14:09:54

◎現場參與報告會的范德馬雷爾教授認為,鑒于迪亞斯團隊此前有論文曾被《自然》撤稿,由一個獨立小組對新發現進行復現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高涵    

日前,轟動全球物理界的“爆炸性”新聞在拉斯維加斯的美國物理學會(以下簡稱APS)上誕生——羅切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家蘭加·迪亞斯(Ranga Dias)及其團隊在上述會議上宣布,他們已經創造出一種可以在室溫(room temperature)條件下實現超導的全新材料。消息發布后,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

不過,該團隊在2020年10月發表的一篇同題論文受到質疑,最終導致《自然》在去年十分罕見地不顧該論文合著者的反對,毅然進行了撤稿。而此次成果發布的現場,也不乏對迪亞斯研究結果持懷疑態度的科學家。

在近15分鐘演講中,迪亞斯反復對室溫超導進行詳述,對此,在現場參加了此次學術成果發布的德克·范德馬雷爾(Dirk van der Marel)教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迪亞斯團隊的新論文是可信度的問題——“鑒于他們團隊此前論文有被《自然》撤稿的情況,由一個獨立的小組對LuH2(氫化镥)的新發現進行復現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德克·范德馬雷爾是瑞士日內瓦大學凝聚態物理學家,也是迪亞斯團隊去年被撤稿論文的主要質疑者之一。

針對被撤過稿的作者新提交的論文,《自然》評審是否會更加嚴格這一問題,《自然》相關人士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論文被撤回并不會自動取消該作者提交新論文的資格。所有提交的論文都將根據其質量和時效性進行獨立的審議。”

報告會現場學者稱:迪亞斯未對團隊研究進行復現

迪亞斯博士(左)和他的同事在實驗中(圖片來源:羅徹斯特大學)

在美西時間3月7日于拉斯維加斯舉行的APS會議上,迪亞斯博士所在的小小報告廳擠滿了全球物理界的大咖,其中就包括了多次質疑“室溫超導”概念的日內瓦大學凝聚態物理學家德克·范德馬雷爾。

在近15分鐘演講中,迪亞斯反復對室溫超導進行詳細講述。不過,3月9日《自然》雜志刊登的論文中也坦言,盡管這一研究結果超乎想象,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和模擬來了解材料的超導狀態。

范德馬雷爾教授是對迪亞斯團隊2020年論文數據提出質疑的主要專家之一。盡管這一次范德馬雷爾博士認為這項新研究似乎恰當地證明了新材料的影響,但他說他“對整件事感到非常不舒服(uncomfortable)”。范德馬雷爾教授認為,迪亞斯團隊的新論文中可能隱藏著與去年被撤稿的論文類似的問題。

范德馬雷爾教授提到,鑒于迪亞斯團隊有被《自然》撤稿的情況,由一個獨立的小組對LuH2(氫化镥)的新發現進行復現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迪亞斯團隊新論文中的協議(protocol)與之前被撤稿論文的協議不同——新協議不再允許評審專家引用導致撤回他們之前論文的理由。換句話說,評審專家將無法看出迪亞斯團隊的新論文是否有什么‘嚴重錯誤’,至少與去年被撤稿的論文相同的方面不可能。即使可能,這樣的分析也需要很多時間,并且現在做出這樣的評估(如果有可能的話)還為時過早。”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范德馬雷爾教授表示,在學術報告的現場,迪亞斯博士及其合作者回答了一些在場人士的問題,大部分答案都是令人滿意的。“不過,我提出的一個問題沒有被他的合作者很好地理解,我并未得到有用的答案。”

據北京時間3月9日凌晨刊登在《自然》雜志的一篇論文,迪亞斯博士和他的團隊發現了一種由氫、氮和镥組成的新材料,這種材料在約69華氏度(約15.5攝氏度)和10千巴(每平方英寸14.5萬磅)的壓力下表現出了超導性能。“有了這種新材料,室溫超導和應用技術的曙光已經到來。”迪亞斯博士在論文中寫道。

迪亞斯博士北京時間3月9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這種新的室溫超導材料將改變整個超導行業,這將使得一系列技術成為可能,這些技術將改變我們使用、存儲和傳輸能源的方式,更不用說在計算、交通和醫療設備中的更多種應用了。我們認為這將是一項重塑21世紀的革命性技術。

不過,另外一位主要質疑者、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理論物理學家喬治·赫希(Jorge E. Hirsch)教授向每經記者指出,如果迪亞斯博士團隊此次提出的這種由氫、氮和镥組成的材料在其所述的溫度和壓強下真的是一種超導體,那么肯定是一個重大的科學突破了。“但考慮到我此前對這些作者的經驗以及我對超導概念本身的理解,我不認為他們此次提出的觀點是可信的,我也不認為他們的論文會通過學術審查。

赫希教授向記者指出,迪亞斯博士本人并沒有在拉斯維加斯的APS會議上對他們團隊的研究進行復現。赫希教授表示,“迪亞斯團隊的主張需要獨立地進行復現才能得到驗證”,但他坦言不相信這會實現。

“最近刊登在《自然》雜志上的論文中展示了一些室溫超導的數據,但這篇論文大約一年前就提交給了《自然》,只不過《自然》是在3月8日才將這篇論文公開。我認為迪亞斯博士如今應該有關于他們研究的更多數據,不過他并沒有向公眾展示。”赫希教授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郵件回復中寫道。

《自然》:論文被撤不會自動取消作者提交新論文的資格

超導體是一種比常規導體更為優越的無損耗導電材料。現有的超導材料大都需要在極低溫下才能工作,這大大限制了它們的大規模應用。因此,找到一種室溫超導材料,是全世界物理學家長久以來的夢想。

至于迪亞斯團隊此次提出的室溫超導材料能夠引發如此廣泛的質疑,與其去年同題論文被《自然》撤稿密不可分。

2020年10月15日,迪亞斯博士的團隊曾在《自然》雜志刊文,稱他們在260萬個大氣壓下,成功創造出了臨界溫度約為15℃的室溫超導材料,這也是人類首次實現“室溫超導”。該文章還成為當月《自然》封面文章,引起軒然大波,因為通常來說,超導現象離不開極低的溫度。

然而,2022年9月26日,《自然》雜志引用其他科學家在之前兩年提出的質疑,將其論文進行了撤稿處理。在眾多的批評者中,以記者采訪的范德馬雷爾教授和赫希教授最為著名。其中,后者直截了當地稱,他認為《自然》的撤稿掩蓋了他所說的科學學術不端的證據。

迪亞斯團隊的論文于2022年9月26日被《自然》撤稿(圖片來源:《自然》雜志)

就去年迪亞斯團隊被撤稿一事,《自然》雜志在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置評請求中指出,“一般來說,當(外界)對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任何論文提出質疑時,我們都會按照既定的流程仔細調查。這一過程包括與作者協商,并在適當的情況下尋求同行評審員和其他外部專家的建議。一旦我們獲得了足夠的信息來做出決定,我們就會做出最合適的回應,并讓讀者清楚地了解結果。”

而對于那些被撤過稿的作者新提交的論文,《自然》的評審是否會更加嚴格的問題,《自然》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論文被撤回并不會自動取消該作者提交新論文的資格。所有提交的論文都將根據其質量和時效性進行獨立的審議。我們會將同樣的編輯原則應用于我們收到的每一篇論文中。”

事實上,《自然》雜志在去年9月份的撤稿行為極其罕見,因為雜志不顧這篇論文所有9位合著者集體反對,毅然進行了撤稿。

事后,迪亞斯博士稱,“我們堅持我們的工作,這已經得到了實驗和理論的驗證。”此外,該論文的另一名主要合著者、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物理學家阿什坎·薩拉瑪特(Ashkan Salamat)則指出,《自然》的撤稿行為并沒有對論文中所稱的電阻下降提出質疑,而這恰恰是任何超導材料最重要的核心部分。薩拉瑪特補充稱,“我們對《自然》編委會的撤稿行為感到困惑和失望。”

知情科學家揭秘《自然》撤稿原因

范德馬雷爾教授(圖片來源:DQMP)

對于迪亞斯團隊此前論文被撤稿的原因,范德馬雷爾教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在迪亞斯教授2020年的論文中,他們提出了一種對測量超導材料的磁化率信號進行大背景信號校正的方法。為了確定這個背景信號,他們聲稱使用了額外的單獨測量。在論文刊登的一年多后,他們公開承認,他們并沒有進行這項額外的測量,而是從測量的超導樣品材料的磁化率信號中提取了背景信號。”

范德馬雷爾教授進一步解釋道,他們對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描述引發了更多的問題,而這就是《自然》雜志編輯去年9月份撤回迪亞斯團隊論文的主要原因。“對撤回的論文的實驗靈敏度數據的分析表明,他們所聲稱的原始數據實際上是由兩個信號相加得到的。換句話說,這些并不是論文作者所陳述的原始測量數據。此外,論文作者并沒有說明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以及什么時候做的。

作為對一些批評的回應,迪亞斯博士和薩拉瑪特于2021年在arxiv物理預印本服務器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包含了其實驗的原始敏感度數據,并稱解釋了背景信號是如何被減去的。不過在業內看來,迪亞斯博士的這種解釋反倒是弄巧成拙——康奈爾大學量子材料物理學家布拉德·拉姆肖(Brad Ramshaw)認為,“他們提出的問題比答案多得多,從原始數據到公布出來的數據的過程極其不透明。”

曾批評過其他氫化物超導指控的赫希教授當時則提出了更強烈的指控,“我認為這些數據是捏造的。”赫希教授還指出,迪亞斯博士和薩拉瑪特當時提出的結論與2009年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中關于高壓下銪(Eu)超導性論文中的疑點有相似之處。需要指出的是,2009年的這篇關于銪超導的論文于2021年被撤稿,它與去年迪亞斯團隊被《自然》撤稿的論文有一位共同作者。

雖然對迪亞斯團隊的主張仍持質疑態度,但范德馬雷爾教授對室溫超導技術的應用前景持樂觀的看法。

只要能夠以合理的成本獲得足夠數量的所需材料,室溫超導當然可以大規模應用即使室溫超導材料沒有被直接應用,其象征性意義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大規模的應用,仍然需要規模化的材料工程來使其達到環境壓力。”范德馬雷爾教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補充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超導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