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0 18:16:46
◎劉元春表示,激發消費潛力,要幫助中低收入群體提高收入,修復他們的資產負債狀況。
◎劉元春認為,地方不宜在刺激單一產品消費上過度發力,可對家裝等綜合類消費適度補貼。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李玉雯 每經編輯 陳旭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首要動力,今年國內消費的表現被市場寄予厚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預期目標是5%左右。并強調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但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會議強調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
2023年,中國經濟能否實現GDP同比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如何有效激發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面對總需求不足的挑戰,如何通過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緩解需求不足的矛盾?房地產市場在經濟增長中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帶著這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對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進行了專訪。
激發消費潛力需要不斷創造新消費場景
NBD:從消費的角度來看,您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有何判斷?
劉元春:數據顯示,今年1~2月國內消費迎來了開門紅,春節效應體現得比較明顯。旅游、餐飲、電影等消費都出現快速反彈,從而使整個市場的預期和信心得到扭轉。
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明確提出要全力拼經濟。全國各地圍繞拼經濟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和政策,這對于提振市場需求、修復市場主體信心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我們相信,今年全國兩會之后,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系列目標,會有更加詳細的方案出臺。這些方案將主要圍繞擴大內需這一主線來展開。
根據目前的高頻數據和政策定位,2023年中國經濟持續復蘇是可以預期的。按照去年產生的基數效應,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有望快速回升,并在二季度達到同比增長的高點,三四季度逐步常態化,邁入穩定復蘇的狀態。
NBD:您認為今年我國經濟增長可能會面臨哪些挑戰?
劉元春:盡管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多種有利因素,但依然也面臨一系列不確定性和負面沖擊。
第一個負面沖擊是全球經濟的疲軟,尤其是2023年全球通脹問題還沒有解決,這也導致全球貿易出現大幅萎縮。從目前的運價指數、集裝箱指數及出口訂單指數來看,今年外貿將會承受一波壓力。
第二個因素,中國國內房地產市場盡管在1~2月份出現了觸底反彈的跡象,但房地產投資和土地拍賣仍然處于底部狀態,全年房地產銷售能不能全面轉正還有待觀察。
去年全年房地產固定投資同比下降近10%,今年的房地產投資增速能否比這一降幅明顯收窄,我認為對今年的經濟至關重要。房地產的復蘇是可以預期的,但復蘇過程中會不會出現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實際上這當中依然存在著不確定性。
第三個因素涉及疫情防控,從國外經驗來看,疫情防控放開后可能會經歷反復幾輪疫情沖擊。當前我國采用“乙類乙管”的政策措施,但仍然需要防范疫情出現反復的可能,要減少它對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的影響。
回到消費這個話題,我們注意到,盡管各地采取了一系列促消費舉措,但也有不少人對于下一步經濟前景和消費前景還存在一些疑慮。
我認為消費的復蘇是一個慢變量,當前各地可以把打造一些消費場景作為促進消費的抓手。
比如,現在很多地方都將促消費的重點放在汽車領域。由于今年1~2月狹義的乘用車銷售同比下降明顯,所以多地都延續了汽車的消費刺激政策。近期很多品牌也推出降價等手段,希望大力提升銷量。但能不能獲得像去年汽車消費市場那樣的反彈效果還有待觀察。
我個人認為,我們必須要不斷地創造新的消費場景,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提升消費。
今年1月我國汽車銷量較去年同期明顯下滑,2月同比略有回升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要采取措施幫助中低收入群體修復資產負債狀況
NBD: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您認為我們能否實現這一目標?
劉元春:根據我們的測算,今年經濟增長的支撐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這對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的恢復會產生良好的修復效應,這個修復效應估計在兩個百分點左右。
其次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目前復蘇的狀況比預期好,特別是部分一線、二線城市,房地產銷售和房地產價格已經出現了正增長。我們預計,今年房地產對宏觀經濟的拖累會大幅度收窄,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可能達到一個百分點。
更重要的是,黨的二十大以后,今年將迎來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在全力拼經濟。
我們發現,目前各個地方政府所設定的GDP增長預期目標,平均增速是5.9%,投資增速大約在8.4%,消費增速目標達到7.9%左右。加速推動經濟發展,這一姿態是明顯的,不過我們也要防止一些地方用力過猛,為了實現經濟增長目標而不重視經濟發展的質量。
目前有不少人比較擔心外貿的問題,認為1~2月份的數據不太好看。實際上,從歐美前兩個月的情況來看,比市場預期還要好一些。今年,外需下滑是共識,是一個趨勢,但下滑的幅度可能也不像早期預測的那么大。總的來說,我國的外貿增長依然具備了比較堅實的基礎。
NBD: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除了改善收入、擴增消費場景,還有哪些好的舉措?
劉元春:消費的主體是人,擴大消費的關鍵是要讓居民有能力消費,而支撐消費能力的就是收入。
經歷疫情的三年,許多中低收入群體的資產負債表受到比較嚴重的沖擊,負債率達到較高水平,肯定對擴大消費造成阻礙。所以,國家要采取措施來幫助這部分群體,修復他們的資產負債表。
另一方面,要著力改善消費預期。要讓居民看到收入預期有明顯改善的可能性,這樣才會讓他們有進一步消費的預期。
消費的預期、收入的預期來源于對未來經濟形勢和收入趨勢的判斷。因此,我們需要一個政策的“閥門效應”,要有一個啟動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要讓經濟整體好轉。
比如今年一季度的消費開門紅就是很好的例子,其中就體現出政策對消費預期、收入預期起到了正向引導作用,從而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費的意愿,這一點很重要。
當然,我們還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高質量的供給來創造新的消費需求。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消費場景和消費載體,緩解消費意愿與供給需求不匹配的問題。
還有一點,就是要找到居民消費的著力點和抓手。比如,當前居民裝修就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面。
從上世紀90年代末商品房改革以來,基于裝修的周期一般在10年到12年,目前正好處于新一輪裝修的時間節點。基于此,建議地方不宜把過多精力放在補貼汽車消費上,也可以考慮對城市低收入群體、包括中等收入群體改善型住房裝修,地方政府可以給予一定的補貼。因為家裝整個產業鏈維系著建材、家具、家電等大量的行業,又跟房地產密切關聯,可以帶動多個行業的復蘇。
我們要解決2.9億多農民工的住房問題,解決他們負債率過高的問題。通過大量廉租房、公租房保障性住房的供給,一方面能帶動擴大投資,另一方面使這一人群購房成本下降,讓農民成功轉為市民。只要解決了住房和就業問題,他們的消費水平有望平均增長一倍以上。
因此,我們擴大消費要掌握好抓手,不能還是簡單沿用發放購物券等老路來刺激消費,這些是我個人的思考。
今年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有望往正向轉變
NBD:談到房地產投資,產業何時回暖成為大家關心的話題,您認為今年房地產是否能出現往年“金九銀十”那樣的場景?
2022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金額較上年同期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劉元春:從國家統計局及一些中介機構公布的報告來看,中國房地產當前出現了觸底反彈的跡象,尤其一線城市的新房價格和二手房價格有所上升,房地產銷售額也有所反彈。這樣的反彈會逐步傳導至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
如果按照目前各地出臺的政策力度,我們預計房地產銷售數據可能會在今年三季度左右轉正。當然,投資數據的復蘇會更緩慢一些。因為去年房地產投資下降實際上是疊加了趨勢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所致,尤其受到人口和城鎮化率等因素的影響。
所以,當前房地產企業經營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過去高杠桿、高債務、高流轉的模式向新模式轉變。這個轉變要比我們想象中更慢,因為大量房地產企業的債務問題還未能徹底解決。因此,房地產企業資產負債表的修復要比銷售端慢一些,而銷售端是改善企業現金流和資產負債表的前提。
如果銷售指標、土地指標、投資指標能夠在今年三季度到四季度出現轉正,今年房地產擺脫深度低迷的任務就完成了。所以,不能簡單認為這一輪房地產調整跟以往房地產調整中周期變化的長度和時點是一致的,更大的可能是不會一致。
我們判斷,房地產觸底反彈并向常態化調整的進程已經開啟,但房地產整體復蘇、再現輝煌的狀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NBD:您認為房地產未來在拉動經濟增長方面會扮演怎樣的角色?
劉元春:整體來看,今年房地產對整個宏觀經濟的拖累依然是存在的。這個拖累,我們估計會在0.2%~0.5%之間。但是去年房地產對于中國經濟的拖累達到1.5個百分點左右,所以相較于去年而言,今年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有望往正向轉變。
當前,房地產存在著供需矛盾的問題,從全國范圍來看就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是購買者、投資者對于房地產未來的調整還不樂觀。比如消費者的預期與相應的政策之間還有差距,還存在對開發商資金斷鏈的疑慮,這些都制約了2023年中國房地產的快速復蘇。
同時我們也發現,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矛盾是不一樣的。一線城市經濟復蘇過程中,房價尤其是二手房價格已經出現明顯的上漲。基于此,在房地產復蘇過程中,依然要堅持因城施策,在供需方面采取不同的調控策略。
記者|張懷水 李玉雯
編輯|陳旭
統籌編輯|易啟江
視覺|鄒利
視頻|叢森
排版|陳旭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