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財報里的真相丨華特達因2022年度盈利5.27億元 為求兒藥發展欲甩教育“副業”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1 21:34:34

◎在藥品集采常態化推進的背景下,華特達因明顯感知到了依賴單一產品的風險,并在年報中提醒稱“公司主要產品‘伊可新’維生素AD有可能被納入集采范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2年,公司教育業務的收入尚不足醫藥產品收入的1/10,但在公司總成本中占比高達36.96%,而同期醫藥業務的成本占比也不過55.26%。因此,下一個將被砍掉的是教育業務。

每經記者 林姿辰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業務涉及醫藥產品、電子信息產品、科技園區管理、教育、晶體材料......華特達因(SZ000915,股價39.93元,市值93.57億元)或許是A股市場中“副業”最多的醫藥企業,而它想盡快結束這一狀態。

3月10日盤后,華特達因發布2022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3.41億元,同比增長15.49%;實現歸母凈利潤5.27億元,同比增長38.55%,其中來自子公司達因藥業的凈利潤貢獻高達96.19%。

在此前的投資者交流活動中,達因藥業總裁楊杰曾表示,2022年,維生素AD滴劑“伊可新”在達因藥業的收入占比約為86%。值得注意的是,這款拉動公司業績增長的主力產品,未來可能面臨集采風險,為了集中力量做大兒科藥品,華特達因正加速從各項“副業”中抽身。

維生素AD產品拉動業績,醫院端占比繼續下降

2022年,華特達因的醫藥產品業務載體——達因藥業經營業績再創新高,實現收入20.41億元、凈利潤9.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8.58%、46.55%。

反觀公司其他業務板塊,教育業務實現收入2.32億元,同比增長4.42%,是除醫藥產品外唯一收入過億的業務,在公司總營收中占比9.91%;電子信息產品、科技園區管理、晶體材料在總收入中合計占比不超過3%,其中電子信息產品收入同比下降19.48%。

因此,醫藥產品是華特達因名副其實的主營業務。年報顯示,目前,達因藥業兒童藥品已形成以伊可新維生素AD滴劑為龍頭,包括維生素D滴劑、右旋糖酐鐵顆粒、復方碳酸鈣泡騰顆粒、甘草鋅顆粒、口服補液鹽散、利福昔明干混懸劑、小兒布洛芬栓及地氯雷他定口服液等兒童藥品。

對于該部分業務的增長,華特達因稱主要系主打產品伊可新維生素AD滴劑的市場推廣成效顯著,市場滲透率、市場占有率提升;同時公司加大維生素D滴劑、右旋糖酐鐵顆粒、復方碳酸鈣泡騰顆粒等新品的營銷力度,銷售增速明顯。

在1月29日召開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楊杰還特別提到了伊可新鐵和伊可新鈣增長明顯,“這兩個品種2022年大概都是大幾千萬的數值,增長勢頭非常好。”

但是,在藥品集采常態化推進的背景下,華特達因明顯感知到了依賴單一產品的風險,并在年報中提醒稱“公司主要產品‘伊可新’維生素AD有可能被納入集采范圍”。

楊杰在上述活動中表示,2022年伊可新整體增長,醫院端占比在繼續下降。“第一,院外市場利潤貢獻更大些。第二,這個結構也會規避或者減小未來出現區域性集采時的風險。”

楊杰還表示,2023年,公司鈣劑和鐵劑的核心營銷策略包括專家權威推薦、渠道方便購買和專業品類教育。“鈣制劑在民眾中認知率非常高,重點還是在終端購買和終端推廣上,2022年推出試飲,包括鈣、鐵和維生素D,讓消費者來體驗口感,但由于疫情原因,很多線下體驗、進社區體驗沒有如期完成,2023年會加大力度去做。”

聚焦醫藥主業,計劃2023年割舍教育“副業”

目前,國內兒童用藥面臨專用品種少、適宜劑型少、規格缺乏、用藥不規范等問題,對于已有明星產品問世的華特達因來說,是一個乘勝追擊的好機會。

從產品拓展看,2022年1月,達因藥業獲得“注射用鹽酸石蒜堿硫酯”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該產品注冊分類為化學藥品注冊分類1.1類,可用于兒童手足口病的治療;2022年9月,公司獲得鹽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的藥品注冊證書,可用于治療6歲及6歲以上兒童和青少年的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根據循證醫學證據,公司將“伊可新”維生素AD的推廣年齡拓展至6歲。

年報顯示,華特達因的主要研發項目還包括水合氯醛栓、鹽酸可樂定緩釋片、他克莫司軟膏等共10項,其中共有6個項目正在審評審批中。從項目目的看,這些藥品既包括多動癥、監護條件下抗驚厥等兒童適應證,也包括口腔念珠菌病的局部治療、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等不局限于兒童使用的適應證。

 

華特達因主要研發項目 圖片來源:公司2022年年報

為了保證醫藥業務拓展順暢進行,華特達因正在清理非主營業務。2022年上半年,華特達因已經賣出了收入占比13.04%、規模僅次于醫藥產品的環保設備及工程業務——在2021年,該業務成本占比高達35.09%,明顯拖累了整體業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2年,公司教育業務的收入尚不足醫藥產品收入的1/10,但在公司總成本中占比高達36.96%,而同期醫藥業務的成本占比也不過55.26%。因此,下一個將被砍掉的是教育業務。

在年報中,華特達因明確表示“加強非主業業務管理,努力提升其經營業績,根據發展實際,擇機做好發展式退出工作”。在臥龍學校投資退出的過程中,加強方案的論證,保持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和協作,力爭在2023年順利完成。

同時,公司指出教育等業務資產規模大,投資退出存在進度不及預期,退出過渡期業績波動大從而影響公司整體業績等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華特達因 維生素 醫藥 醫藥生物 業績披露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