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交個稅的人占勞動力總數不到10%,擴大內需要靠農民市民化!”每經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科院院長劉尚希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1 21:17:19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星 何小桃 易啟江    

CFF20LXzkOymsS40Lny5WTdm1niaLCWwZWqdcTbpzRs8FzsZ9elFkvOKqibW8MFXKjhVZZzdicjcJf6qHjNiayCg9A.jpg

2eic4iblTAWEXoPQbnaq2aibLS6r1KibiaKDMp3KAabAtZ4u2SwCPOGzOgJV6R3G4S2n8F764wibYmzgaKXQTvDksPOg.jpg

    精彩

觀點

No.

01

宏觀調控的“加力”要體現在合力上,而不一定只是在各個政策上加力。

No.

02

擴大內需戰略重點是農民,怎樣增加農民的收入。

No.

03

政策效果存在邊際遞減,只有不斷調整“處方”,才能有更好的療效。

開局之年,宏觀政策備受矚目。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我國的宏觀政策調控空間有多大?今年減稅降費重點在哪里?目前的個稅起征點還有沒有提高的空間?圍繞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近日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劉尚希是宏觀經濟領域的知名學者,在他看來,現在宏觀調控更多的表現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上,但并不是有多少子彈就有多大的空間,而是取決于政策效果。

劉尚希打了個比方,經濟治理就像給人治病,盡管要考慮有沒有藥、能不能開出處方,但最重要的是開出來的處方是否對控制病情有效,療效才是關鍵。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的效果都存在邊際遞減。因此,相關的宏觀政策要進一步創新。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宏觀調控要評估“療效”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NBD: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您如何看待今年我國的經濟增長趨勢?

劉尚希:今年的經濟跟去年相比將會有明顯好轉。

我們要看到,一方面,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依然很大,通脹、衰退等風險都還存在,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已經深度嵌入全球化中,會不可避免地受外部環境影響。

但中國有一個超大規模市場,特別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確定性大大增強,經濟也在不斷復蘇。從年初的一些先行指標來看,PMI指數等都明顯好轉。所以我認為今年的經濟形勢要遠遠好于去年,對這一點應當有信心。

2eic4iblTAWEXoPQbnaq2aibLS6r1KibiaKDMnpH4CpznKbLl2gWQ7SCosvkFyDqA4BNwTlib1gFzLpTBJBPeWSzicwPQ.png

制造業景氣水平繼續上升

NBD: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您認為我們的宏觀政策調控空間還有多大?

劉尚希:現在宏觀調控更多的表現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上,但并不是有多少子彈就有多大的空間,而是取決于政策效果。

經濟治理就像給人治病,盡管要考慮有沒有藥、能不能開出處方,但最重要的是開出來的處方是否對控制病情有效,療效才是關鍵。所以宏觀調控要從“療效”去評估,療效好就可以進一步加力,如果療效不佳,就要找出問題、總結經驗,可能要換藥。

相關的宏觀政策要進一步創新,產業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都有創新的空間。政策效果是存在邊際遞減的,我想只有不斷結合實際調整“處方”,才可能達到更好的療效。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宏觀政策加強協同至關重要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NBD: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您認為應該怎樣“加力提效”和“精準有力”?

劉尚希:正如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的,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這里面就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社會政策等各方面,這對于提升宏觀調控的效果非常重要。

我們當前討論一些宏觀政策時,分別討論單一政策比較多,如果不從整體去看它們相互之間的協同關系,宏觀調控的效果可能就會大打折扣。

我認為還是要堅持中央一直倡導的系統觀念,從整體出發,把各個方面的政策有機協同起來,實現1+1>2的效果,這樣宏觀調控的“加力”才會充分體現出來。

“加力”要體現在合力上,而不一定只是在各個政策上加力。如果各個政策不協同,有可能形成合成謬誤,甚至可能造成相互抵消,從各自來看可能是在加力,但整體效果不佳。所以宏觀政策的協同至關重要。

當然,除了宏觀政策以外,各項改革也要與宏觀調控有機結合起來。深化改革是宏觀調控效果提升的一個前置條件,因為宏觀調控一般是基于短期的經濟運行狀態而實施的政策措施,深化改革往往是形成長期的制度性安排。

從引導預期的角度來說,這種長期的制度性安排更有利于穩定預期、改善預期。而宏觀調控短期政策主要是熨平經濟波動,做一些逆風險調整。所以兩者應當結合起來,把短期的政策措施和有利于長遠的改革舉措有機協同起來,相互支撐。這樣既能提高宏觀調控的效果,也能通過宏觀調控為各項改革舉措的推進創造條件,提供更大的空間。

具體到財政政策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要注意,加力的前提是提效,如果效果沒提起來甚至還在下降,加力的意義就不大。

所以我認為首先要對財政政策的效果進行評估,要看這些年財政政策的效果到底怎么樣,不能泛泛而談,要以一種科學的、專業的精神進行評判。所以從邏輯上講,應當說提效加力,把提效放在前面,在提效的基礎上再去加力。這樣積極的財政政策就可能在宏觀政策中發揮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2eic4iblTAWEXoPQbnaq2aibLS6r1KibiaKDM6PCncl2vONeFjTgicLrzliac9iagSEfQvDbMFYicW6bDS7KZDDTgUnLLkQ.png

我國經濟實力再上新臺階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擴大內需戰略重點是農民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NBD:政府工作報告把“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放在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位置,并提到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從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角度看,您認為目前的個稅起征點還有沒有提高的空間?

劉尚希:個稅起征點的問題要從整體來考慮,現在交個稅的人是少數,在勞動力群體中的占比估算不到10%,僅僅圍繞這少數人去做文章,我認為有點以偏概全了。如果只是基于少數人去擴大他們的消費,以此來擴大整個內需,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還是要從整體考慮,從大多數人來考慮,尤其是農民。從戶籍角度上統計,農民在我國人口中占比超過50%。無論是在農村的農民,還是在城市工作生活的農民工,收入水平都是偏低的,而收入水平偏低意味著消費水平就會偏低,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擴大內需。

從中長期來看,中央已經明確提出擴大內需戰略,那就不僅僅是從短期考慮,而要從戰略上去考慮怎么擴大內需,這個戰略重點就是農民,怎樣增加農民的收入。

一方面,增加農民的收入,與農民能力提升、人力資本積累緊密關聯。我們既要著眼于提升這一代農民的技能,還要注重讓他們的下一代受到良好教育,進而提升他們的人力資本積累,防止貧困的代際傳遞,這才是應有的戰略內涵。

另一方面,增加農民的收入還要持續推進城鎮化、農民市民化,只有這樣才能創造新的消費場景。農村的消費場景跟城市相比有很大局限性。有數據表明,農民到城市里變成農民工,消費可以擴大30%,從農民工變為真正的市民,消費又可以擴大30%。因此,農民市民化的過程,其實就是消費不斷擴大的過程,也是內需不斷擴大的過程。從擴大內需角度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路徑。

當前,我們依然要積極想辦法,使一些微觀政策和短期政策措施達到應有的效果。但是更應當積極推動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讓更多農民成為真正的市民,這既是人的現代化過程,是農民的現代化過程,其實也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實現供給需求良性循環的過程。

因此,當前想要擴大消費,不能只關注短期措施,而且從短期來看,也很難大幅提高農民的消費水平。所以我認為把短期的問題納入到戰略當中也許更加重要,這樣既兼顧了短期,也有助于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落地。

2eic4iblTAWEXoPQbnaq2aibLS6r1KibiaKDMu6Dal7JUCCicic9PWhwjP9Zv3flaDTetN1UywbmtZIwicrQJHD16WEfyw.png

我國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減稅降費重在進一步完善已有政策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NBD: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您認為這有何深意?

劉尚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是中央一貫的方針,在當前經濟復蘇還不穩固的條件下,怎樣調動民營企業、民間投資的積極性很重要。民營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特別是在就業創新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強調“兩個毫不動搖”,也就是要穩定民營企業的信心,讓他們敢投、敢干、敢闖,讓他們有一個長期的打算,不斷推動我國經濟向前發展。

NBD:民營企業中大多是中小微企業,去年實施的留抵退稅政策極大緩解了中小微企業遇到的困難。今年提出要完善稅費優惠政策,您認為今年減稅降費政策的重點在哪里?

劉尚希:減稅降費重在進一步完善已有的政策,比如去年出臺的退稅、減稅、降費、緩稅等各種各樣的措施,應當說出臺的措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減稅降費規模也達到歷史新高。

完善已有政策具體來說,一是階段性的政策安排,快到期的要盡快明確是否延續,這對穩定預期很重要。二是對去年出臺的政策進行梳理,臨時性的政策安排,條件成熟的要轉化成制度性安排,有利于改善長期預期。

所以我們不要忙著出臺新政策,應當回頭梳理一下已有政策,總結政策效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和創新政策。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不是對立概念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NBD: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您主要關注什么議題?帶來了哪方面的提案?

劉尚希:我主要關注的是就業和數字經濟方面的問題。數字經濟是未來的主體經濟形態,事關中國的國際競爭力,中國未來能否在世界上占有戰略主動,很大程度上要看數字經濟的發展以及整個數字化進程。

2eic4iblTAWEXoPQbnaq2aibLS6r1KibiaKDMn0qCysCTSZAUxricicChP95fRWSRXMuibGBJL5XvG5RAez7nSlB2fP8RQ.png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

數字化不僅僅是數字經濟,還包括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也就是數字中國,如果數字中國取得很大進展,那就意味著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會大幅度提升。

工業革命的成果所形成的產業,我們稱之為實體經濟。現在通過數字技術、數字革命所帶來的數字經濟,是一種新型的實體經濟形態,潛力很大,是未來增長點。而工業化所形成的實體經濟則是發展的基礎,需要進行數字化改造,所以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關系實際上就是發展的基礎和發展的未來的關系,也可以說,是傳統實體經濟與新型實體經濟的關系。

實體經濟代表的是現有的發展基礎,我們要夯實基礎,但是未來這些產業都要數字化,只有全面數字化、深度數字化,我國經濟的競爭力才能真正提升。因此,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不是對立的概念,放在一起說,強調的是用數字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水平,要促進所有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這就是數實融合的真正含義。

所以我提出,要發揮數字經濟帶動就業的杠桿效應。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其創造的新就業崗位占比近三成,產生的新職業中多數與數字化密切相關,在第三產業中,數字經濟帶來的崗位占到六成。數字化在顛覆經濟的組織方式,也在衍生新的就業形態,甚至改變了就業的定義。面對數字革命帶來的就業革命,亟需突破傳統的就業認知框架,加快就業促進政策的創新。

具體來說有三點: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來吸納青年就業;借助數字經濟的包容性提升勞動參與率;提升數字素養,提高數字能力。

另外一個提議是大力培育SaaS(“軟件即服務”)市場,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一是將SaaS服務定位為新型產業,完善營商環境。二是引導企業積極上云,提升SaaS應用的滲透率。三是鼓勵各類頭部企業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助力SaaS市場生態加快形成。

 

記者|張蕊

編輯|陳星 何小桃 易啟江

校對|劉小英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