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2 00:04:07
每經記者 李玉雯 每經編輯 何小桃 馬子卿 易啟江
近日,美國第16大銀行硅谷銀行的流動性危機持續發酵。
北京時間3月11日,美國加州監管機構宣布,硅谷銀行因“流動性不足與資不抵債”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并開始安排后續存款償付計劃。這也是美國十多年來最大銀行破產事件。與此同時,該行和浦發銀行合資成立的合資銀行機構浦發硅谷銀行也受到了國內市場關注。
3月11日,浦發硅谷銀行發布公告稱,“浦發硅谷銀行成立于2012年8月,是一家在中國境內注冊的法人銀行。浦發硅谷銀行擁有規范的公司治理架構,有獨立經營的資產負債表。作為中國首家科技銀行,浦發硅谷致力于服務中國科創企業,始終按照中國法律法規規范穩健經營。”
美國硅谷銀行破產對浦發硅谷銀行的股權結構及經營運作是否有影響?每經記者就此聯系了浦發硅谷銀行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以官網和官微公告為準。”
注冊資本20億元,
浦發銀行、硅谷銀行各持股50%
2012年7月,浦發硅谷銀行獲得監管批準開業,注冊地為上海,注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浦發銀行與硅谷銀行各持有該行50%的股權。
彼時,監管批復信息顯示,浦發硅谷銀行根據相關規定,在下列范圍內經營對各類客戶的外匯業務: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買賣股票以外的其他外幣有價證券;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辦理國內外結算;買賣、代理買賣外匯;代理保險;從事同業拆借;從事銀行卡業務;提供保管箱服務;提供資信調查和咨詢服務,及經監管批準的其他業務。
同時,浦發銀行與硅谷銀行承諾,將長期持有浦發硅谷銀行股權;浦發硅谷銀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經營業務,但將不從事對中國境內公民的人民幣業務;浦發硅谷銀行有限公司開業后一定期限內將不增設分支機構。
而經過后續多年發展,浦發硅谷銀行的注冊資本、經營范圍及分支機構也隨之發生變化。
據浦發硅谷銀行2021年報披露,2021年9月硅谷銀行與浦發銀行完成同比例增資,增資后該行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0億元。增資后,雙方股東的持股比例保持不變,仍均為50%。
不僅如此,在2015年3月監管批準該行經營對除中國境內以外客戶的人民幣業務,故該行在按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完成法定手續后,業務范圍擴大到相關范圍內對各類客戶的全部外匯業務和除中國公民以外的客戶的人民幣業務。
而在分支機構方面,除總行外,該行北京分行、深圳分行、蘇州分行分別于2016年12月、2018年8月、2021年12月獲批開業。
據該行官網披露,鄭楊為該行董事長,他同時也是浦發銀行董事長;陸玨為該行行長,她同時也是硅谷銀行亞洲總裁,主要負責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的亞洲業務。
資料顯示,陸玨擁有20多年銀行從業經驗,2017年加入浦發硅谷銀行以來,先后出任銀行首席風險控制官、企業金融部總經理及副行長等職務。2001年至加入浦發硅谷銀行之前,其先后在渣打銀行及花旗銀行等機構的不同地區擔任多項管理職務,對促進外資銀行在集團總部、中國區以及分行等不同層面的戰略管理、業務發展和公司治理方面擁有獨特的資深經驗。
該行官網介紹,其是中國首家擁有獨立法人地位、致力于服務科技創新型企業的銀行,也是第一家中美合資銀行。在2021年報中,該行介紹稱,依托股東雙方的優勢,該行將專注于為中國的科技和創新企業提供商業銀行服務。其戰略目標是成為中國銀行業面向中國快速發展的科技創新企業提供貸款和進行風險管理的模范,成為中國創新生態系統建設的積極推動力。
去年三季度末資本充足率達15.2%
高于最低監管資本要求
記者注意到,浦發硅谷銀行成立11余年來,其經營業績并不穩定。該行曾在2012年、2015年、2017年、2019年出現虧損。其中2017年營業收入同比下滑30%,這一年同樣虧損最大,達4476萬元。此外,該行2013年、2014年、2020年凈利潤均低于千萬。
2021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4.87億元、5125萬元。截至2021年末,該行總資產為238.52億元,貸款凈額為91.38億元。
從財報來看,2021年末,該行貸款主要投向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以及金融業,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占比最高,達26.02%。
負債方面,該行以存款為主,2021年末存款余額為214億元,占全部負債98%。官網顯示,該行吸收的本外幣存款依照《存款保險條例》受到保護。
另據浦發硅谷銀行2022年第三季度資本充足率信息披露顯示,截至2022年9月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63%、14.63%、15.20%。
記者|李玉雯
編輯|何小桃?馬子卿?易啟江
校對|劉小英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