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汽車產業鏈等成分股表現低迷,每經品牌100指數高位壓力初顯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2 13:37:21

◎本周,每經品牌100指數周跌幅達到6.31%,以899.76點報收,指數顯示出短線高位壓力。成分股方面,中概股和汽車產業鏈表現低迷。不過,醫藥板塊本周反彈明顯,成分股華潤醫藥、上海醫藥均逆勢上漲。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肖芮冬    

熱門中概股股價本周集體回落,每經品牌100指數未能延續前一周漲勢,高位調整壓力在2023年首次出現。不過,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國內基建等各類經濟活動有序復蘇,出入境客流快速恢復,居民收入也有望進一步增加,同時醫療新基建趨勢明確,估值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

指數高位壓力顯現

本周指數震蕩走弱,滬指突破3300點,其他指數亦表現疲弱,個股板塊跌多漲少。從周K線來看,上證指數下跌2.95%,深證成指下跌3.45%,創業板指下跌2.15%,每經品牌100指數跌幅則相對較大,周跌幅達到6.31%,以899.76點報收,指數回落至900點以下,顯示出短線高位壓力。個股方面,也是漲少跌多,中概股和汽車產業鏈表現低迷。

目前,對于國內而言,當前決策層的定力和自信可能強于市場預期,因此要調低對于總量政策的預期,同時近期公布的2月物價、金融數據等皆表明,盡管當前經濟復蘇的趨勢確認,但復蘇的速度仍有待觀察。

據了解,3月10日最新社融數據顯示,社融存量、人民幣貸款同比均拐頭向上。從結構上看,2月社融主要由新增人民幣貸款和政府債券貢獻,企業和居民長期貸款仍呈現背離,居民中長貸季節性視角下依舊偏弱。企業投資意愿較歷年同期好轉,若寬信用能夠持續,則貸款流向哪個板塊,哪個板塊擴表意愿和盈利現實有望走強,一定程度上能轉化為結構性機會。

中泰證券分析指出,疫情對于社會的長期復雜性影響,居民看病需求的提升及國家后續對于醫療資源的投入加速,包括中藥、醫療器械、OTC、藥店等在內的醫藥板塊景氣度將貫穿明年全年,甚至更長的周期,中藥、OTC等醫藥品種逢調整可逐步布局。

醫藥創新再引熱議

全國兩會醫藥界代表聚焦鼓勵創新、支持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及完善生育保障三大領域。在鼓勵創新領域,主要議案圍繞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創新的國際化、支持罕見病用藥研發、進一步改善創新藥定價和支付機制及支持創新企業融資等方面展開;在支持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領域,主要議案圍繞鼓勵中醫藥人才建設、加強上游資源體系建設、鼓勵中藥創新和成果轉化等方面展開;在完善生育保障領域,主要圍繞輔助生殖納入醫保、降低養育成本,提高育兒補貼范圍及力度等方面展開。

醫藥央企中,華潤、國藥及通用布局醫藥產業鏈多個環節。目前,華潤集團共實際控股9家醫藥上市公司,覆蓋醫藥商業、醫療服務、中藥、化學制劑、醫療器械及血液制品等多個板塊,其中中藥子公司數量最多為4家,醫藥商業板塊子公司市值則位列第二。國藥集團共實際控股7家上市公司,覆蓋醫藥商業、中藥、化學制劑等多個板塊,形成了醫藥健康產品分銷配送、零售診療、化學試劑、醫療器械、中藥、醫療服務等多元業態協同發展的一體化產業鏈。而通用集團擁有環球醫療及中國醫藥兩家醫藥上市公司,主要聚焦醫療服務、國際貿易、醫藥流通,亦布局制造領域業務,業務范圍已覆蓋海內外多個國家地區。

不難看出,醫藥行業未來競爭格局仍然是核心,在供需博弈中,有一定臨床不可替代性的創新產品或在采購中仍將享有更高的議價權,醫保控費為創新企業提供了放量窗口期。另外,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醫院數量的增長與下沉醫院的醫療水平提升以及老齡化帶來偏零售端需求的提升仍然是必然趨勢。

天風證券分析指出,醫藥行業中國有企業數量較多,近幾年部分國有企業通過多種形式的改革,實現經營業績的提升和拓展,隨著疫情影響的減少和生產經營的恢復,預計更多國有企業將積極作為。

國企醫藥優勢明顯

從本周每經品牌100指數表現來看,醫藥板塊反彈明顯,華潤醫藥和上海醫藥均逆勢上漲,國藥控股則微跌0.46%,跑贏指數。

上海醫藥是中國領先的藥品、疫苗劑醫療器械進口平臺,也是處方藥新零售創新先行者。公司已有3款自研新藥,53項在研,其中6項已處臨床三期。高血壓等管線將有3款創新藥提交上市。長期看,公司是國內擁有罕見病批文量頭部藥企,未來將以上藥睿爾為平臺加快罕見病藥品開發與引入。

另一方面,上海醫藥還是國內第二大全國性醫藥流通企業和最大的進口藥平臺,覆蓋超過31個省市的超過3.2萬家醫療機構。基于傳統分銷業務,依托“互聯網+”商業平臺,公司融合線上解決方案和線下零售業務,為患者提供藥品購買、健康管理、藥品支付等服務;此外,公司還為新特藥提供零售、臨床、供應鏈等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創新模式下,“上藥云健康”平臺將會作為流量中樞,整合藥企、醫院、藥房、患者資源,未來有望帶來可觀收入增量。

華潤醫藥則以互聯網創新推動醫療業務轉型,布局“互聯網+”業務新賽道,搭建了專病/罕見病精準醫療垂直運營服務體系“潤小醫”服務平臺,為專病/罕見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患者關愛解決方案;商保項目“美潤關懷”、“普潤關懷”實現盈利模式向服務收費轉型的突破,已服務1.2萬名患者,產生超7500萬元服務費。

截至2月底,華潤醫藥2023年預測動態市盈率約為8倍,處于歷史市盈率區間底部,估值仍具吸引力。同時公司將繼續充分發揮其國企背景優勢,尋求更多的并購和BD機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25451257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概股 醫藥 中藥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