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5 21:21:02
◎隨著“315”國際消費權益日的到來,各領域的維權事宜成為社會關注焦點。今天,有兩位基金經理因為管理的基金,近兩年業績虧損超30%而被投資者投訴。此外,個人養老金開戶推廣也成為新的投訴點。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又是一年“3.15”。
每經記者從部分投訴平臺注意到,今天又有基金經理因為業績差被投訴,而有的基金經理被累計投訴的數量已經達到了數十條。
除了因為虧損投訴基金經理,記者還發現,個人養老金開戶的各種宣傳、獎勵和引流,也出現了上百條的投訴記錄。
猶記得不久前,深圳證監局發布的《關于2022年四季度證券基金期貨糾紛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收到針對基金經營機構的投訴件共443件,涉及30家基金經營機構。反映的問題包括:規范經營問題320件、客戶服務問題90件、申購贖回問題31件、其他問題2件。
記者注意到,在黑貓等多個投訴平臺上,關于基金的相關投訴也有不少。其中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基金”關鍵詞,共有上萬條記錄。這些投訴大多在集中在亂扣費、虛假宣傳、無故扣款等。
此外,還有多位基金經理因為業績差被投訴。比如今天,就有兩位基金經理因為管理的基金,近兩年業績虧損超30%而被投資者投訴,投訴中質疑基金經理在追漲殺跌。
除了這兩位基金經理,記者以“基金經理”作為關鍵詞搜索后發現,共有超200條投訴記錄,其中除了投訴虛假宣傳等,投訴較多的就是基金經理業績差,質疑基金經理的操作存在問題。
比如某知名基金經理,由于近幾年業績持續低迷,投訴的記錄也累計多達數十條。
此外,在其他幾個投訴平臺上,類似的投訴也有存在。對于這些投訴,平臺在審核通過之后就分配給了基金公司進行處理,而基金公司面對這樣的投訴,他們一般又會怎么處理呢?
有基金公司人士向記者表達了無奈,并說道:“能聯系到人的話,只能是打通電話安撫一下,沒啥太好的辦法。”
記者還注意到,隨著個人養老金的推出,各大渠道也都紛紛在比拼開戶數,甚至通過各種促銷活動來吸引投資者開戶,但隨之而來的是,也出現了較多投訴。
經記者梳理,投訴主要存在幾種情況:一是涉及活動獎勵,有的是未得到獎勵的發放,有的是覺得獎勵比預期要少;二是賬戶開通了,想注銷不能注銷,想轉出不能轉。
比如有位參與者在平臺上寫道:“2022年12月14號在某銀行app看到開通個人養老金活動,跟著活動要求開通入金0.01分到達活動要求。后面通過了解感覺不劃算要注銷找不到入口,聯系客服。客服說入金后要把錢取出來才能銷戶,在特殊情形下可以提取。問了什么特殊情形下,也不說就讓我去網點咨詢。去了網點取不出來,什么特殊情形問了工作人員也不太清楚,讓我白跑一趟。我又在App找客服問怎么注銷,客服說入金后無法注銷,上午和下午說法完全不一樣。為什么在活動頁面不寫入金后無法銷戶?誘導人開通并且入金1分達到無法銷戶為目的。”
這其實也暴露出了各大平臺在吸引個人投資者參與開戶時,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平臺更追求于參與者能夠盡快地開戶,但是對于賬戶的特殊性質并沒有進行全面的告知。
此外,部分直接對接投資者的前臺人員對于這類賬戶也可能還存在并不是非常了解的情況,顯現出各大平臺在業務培訓方面依然不到位。
在這里需要提醒的是:個人養老金賬戶由于其賬戶的特殊性質,一旦開立并轉入資金,只有在滿足特定的條件下才能轉出。
具體而言,按照《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規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封閉運行,參加人只有在達到幾種特定情形時,才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這幾種情形分別為:(一)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三)出國(境)定居;(四)國家規定的其他情形。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3007474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