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自主品牌前兩個月出口量增長52.9% 上汽集團海外市場今年沖刺120萬銷量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7 18:18:47

每經記者 黃辛旭    每經編輯 孫磊

“有人問我,今年我國會不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的汽車出口國家,我想這只是早晚的問題。”日前,上汽國際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趙愛民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汽車制造已經在逐漸贏得全球消費者的認可。

從2020年開始,中國汽車出口就實現了“兩級跳”。去年,我國汽車出口更是突破了300萬輛,首次超越德國成為第二大汽車出口國。今年,自主品牌出海的勢頭仍然高漲。中汽協數據顯示,1~2月我國汽車出口約63萬輛,同比增長52.9%。

不少自主品牌都有好消息傳來。比如,比亞迪近日宣布,英國電動汽車公司Octopus EV未來3年內將向比亞迪購買5000輛電動車;北汽集團公布數據稱,今年前2個月,北汽集團累計整車出口2.4萬輛,同比上漲61.34%,其中,自主乘用車板塊北汽國際出口同比大漲132.7%;上汽集團透露,今年前2個月海外銷量突破16萬輛,同比增長31.9%。

上汽集團開拓墨西哥出海航線

過去三年,緊張的集裝箱艙位、高昂的海運價格,以及長周期跨洋運輸給汽車出海增加了不確定性。

“‘造得出、運得出’這是(汽車出海)的重要臺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在很多全球的碼頭都出現了擁堵的情況,類似于2021年洛杉磯集裝箱碼頭大量的擁堵,在歐洲、澳洲、墨西哥其實也遇到過這種問題 。現在市場行情比去年下半年要好。隨著安吉物流及各個船司在不斷投建新的運力,2024年~2025年會有大型滾裝船舶納入到滾裝運力當中,緩解國際滾裝運力的緊張的狀況。” 上汽安吉物流總經理王澤民表示,國際航運運力已經正在逐步恢復中。

但伴隨著我國整體汽車出口規模的提升,汽車出海已經是一個大趨勢。這對船舶資源、全球航線的布局都提出了新要求。為此,開拓新的航線成為緩解國際運力的重要手段。近日,上汽集團宣布寧德-墨西哥國際自營航線首發啟航,上汽集團旗下運載量最大的汽車滾裝船安吉鳳凰號搭載首批千輛MG品牌新車,從福建寧德港專屬滾裝碼頭駛向墨西哥拉薩羅卡德納斯港。

3月15日福建寧德港 安吉鳳凰號(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辛旭 攝)

記者了解到,在開通這個航線之前,上汽集團寧德基地出口至墨西哥市場的車輛是從寧德基地先運至上海,從上海再運往海外市場。王澤民透露,寧德-墨西哥航線的船期是23天,比之前節省了3~5天。

“這條航線打通之后,寧德基地的出口成本將是上汽集團各大基地中最低的。上汽集團寧德基地的實際年產能在28萬輛左右,拉伸產能大概在30萬輛。我們的目標是將寧德基地打造成為一個出口基地,出口規模預計在25萬輛。”趙愛民說。

出海年銷量目標為120萬輛

一個值得關注的積極現象是,國內自主品牌車輛在海外市場的溢價能力正在不斷提升。比如,MG MULAN在歐洲市場售價為3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2萬元,而在國內市場,MG MULAN的售價則在12.98萬~18.68萬元。這種情況也同樣出現在上汽大通的出海產品之上。在挪威市場,EV90 VAN車型售價折合人民幣為41萬~50萬元,是國內售價的一倍多。

“我們在不同市場會有不同的定價方法。因為市場競爭環境不同,出海的成本和國內市場也是不同的。比如,一輛車出廠之后還要增加運上碼頭的費用、航運的費用,所以價格肯定也會比國內市場高。”趙愛民說。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高溢價能力也讓出海業務成為拉動上汽集團盈利的新“馬車”之一。趙愛民透露:“2022年,上汽集團出海板塊的盈利性總體是不錯的,我們克服了芯片供應不穩定、供應鏈漲價等問題,還實現了以億為單位的盈利。目前,歐洲、墨西哥、南美、中東等主要的海外市場都是盈利的。只有業務盈利了,才有信心繼續投下一代產品,才能形成正向的循環。”

眼下,上汽集團在加速海外市場的產品投入。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底,上汽集團將推出第二款全球車。到2025年初,上汽集團還將推出3~4款的全球車。 上汽集團今年出海目標是12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將占到70%。

事實上,在出海的大趨勢下,各個自主品牌都在積極布局,甚至嘗試走到海外市場。比如,北汽集團在南非設置工廠以實現北汽集團自主品牌的屬地化生產,并在巴基斯坦、土耳其等近10個國家設有散件組裝工廠,北汽福田則在海外20多個國家設有散件組裝工廠;哪吒汽車近日也宣布泰國工廠奠基,將成為哪吒汽車打造右舵電動汽車、出口東盟的主要制造基地。

“無論在哪個市場,一定要有量的支撐。我們會根據我們的成本競爭力來決定是否需要在海外建廠。”趙愛民說,“未來,中國制造肯定是要走到汽車制造世界舞臺中央,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是要多思考自主品牌自身的不足。在真正形成品牌向上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