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8 13:05:22
◎眾多企業“一擁而上”也必然導致市場供需失衡,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在疫情緩解、加工費下滑、PCB銅箔產能轉換等因素作用下,鋰電銅箔價格逐步回落。
每經記者 黃鑫磊 每經編輯 陳俊杰
3月17日,海亮股份(SZ002203,股價11.77元,市值233.62億元)召開了2023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在印尼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高性能電解銅箔項目的議案》。
在股東交流環節,董事長曹建國表示,銅加工費下降是必然趨勢,海亮股份銅加工業務的未來是在新能源領域,一方面,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足夠快,另一方面,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帶來了很多對銅的新需求。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2022年上半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增長及產能擴張,疊加疫情和電解銅、加工費漲價,作為鋰電池關鍵輔材之一,鋰電銅箔價格大漲,2022年初價格相比2020年上漲了40%左右。
因此,國內多家銅箔企業加大了產能擴張的步伐,海亮股份也于2021年通過全資子公司建設了年產15萬噸高性能銅箔材料項目,2022年9月,項目一期一步1.25萬噸投產,項目一期5萬噸高性能鋰電銅箔產能將于2023年一季度全部投產。
不過,眾多企業“一擁而上”也必然導致市場供需失衡,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在疫情緩解、加工費下滑、PCB銅箔產能轉換等因素作用下,鋰電銅箔價格逐步回落。
“銅加工費下降是一種必然趨勢,其中鋰電銅箔在2021年供不應求時,加工費高是很正常的,但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供需趨于平穩,產品價格的下降也是我們可以預料到的。”曹建國說,目前,低端銅箔的加工費幾乎和銅管差不多,不過高端銅箔的加工費仍有四五萬元/噸。
在曹建國看來,海亮股份雖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但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銅管棒制造企業,技術儲備和研發實力雄厚,完全可以“后來者居上”,上述項目達產后的成本或優于傳統銅箔企業。
“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去發力,一是做出跟別人不一樣的產品,這個是由人才團隊決定的,我們的研發隊伍是由院士領銜,按照一個博士帶三個碩士的配置,建立了研究各個專業領域的博士隊伍;二是裝備的智能化,如工業照相技術在檢測領域的全面應用,使產品穩定性提升,用工量下降,設計標準是150人/萬噸,優于行業的250人/萬噸,成本優勢明顯。”曹建國說。
據智研咨詢,截至2021年底,全球鋰電銅箔名義產能為54.9萬噸,預計到2023年鋰電銅箔產能將增至109.3萬噸。預計2021-2025年全球鋰電銅箔的實際產能將從49.4萬噸增至132.2萬噸,其中2023年產能顯著增加,全球鋰電銅箔產能預計將增加至89.4萬噸,同比增長64%。
而據長江有色金屬網信息,2021年全球鋰電銅箔的出貨量在40萬噸左右,中國鋰電銅箔的出貨量在25.5萬噸,占比在67%左右;2021年,中國銅箔一共出貨量62萬噸,其中98.23%是電解銅箔,這98.23%的電解銅箔中,電子電路銅箔占比為58.1%,鋰電銅箔占比41.9%。
不過,據曹建國介紹,中國對銅箔需求很大,目前仍處于凈進口狀態。另外,過去生產銅箔的企業“單廠”產能一般為2萬噸/年左右,而且很多都是生產PCB銅箔,這在生產工藝轉換以及供應不同規格的鋰電銅箔方面存在劣勢。
“當前鋰電行業對銅箔的要求越來越高,首先是要薄,從而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其次,在薄的同時,對銅箔的規格提出了新的需求,這恰恰是擁有新生產裝備的海亮的優勢,海亮股份的幾個基地有15萬噸/年、10萬噸/年的產能,且多規格的鋰電銅箔產品可以很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曹建國說。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股東大會通過的新建年產10萬噸高性能電解銅箔項目落地于印尼,全部生產鋰電銅箔,項目分二期建設,每期5萬噸,一期計劃于2023年-2025年建設完成;二期計劃于2025年-2027年建設完成。
“公司在越南有生產基地,本來在邊上建廠,管理成本會低一些,但考慮到土地成本、用工成本、動能成本、基建條件以及稅收政策等因素,最后選擇放在了印尼吉配園區,當然,因為印尼的電池企業不大,我們還是瞄準歐美市場。”曹建國稱。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