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1 22:25:25
每經記者 趙李南 每經編輯 陳俊杰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前院長黃世忠。
“財務造假除了有利益博弈之外,我們的研究表明,只對直接造假人進行法律處罰還不夠,必須對配合上市公司造假的相關當事方追究其法律責任。”黃世忠向記者表示。
黃世忠在會計、經濟領域有長期深入研究,特別是在研究應對財務舞弊方面享受很高的聲譽。采訪中,黃世忠對經濟、會計的見解深刻,金句頻出。
黃世忠告訴記者,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提交了十份代表建議,涉及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資本市場和殘疾人輔助器具等領域。
針對穩增長,黃世忠認為,穩住經濟大盤相當重要,其中的要害就是促進投資,黃世忠建議,通過調節稅收政策以促進投資。對于中小微企業融資利息支出加計扣除20%~50%,通過稅收手段切實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切實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談上市公司造假:必須對配合的當事方追責
“我們正全面推行注冊制改革,注冊制的靈魂或者核心應該是什么?是高質量的信息披露。也就是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必須是真實的,必須是客觀的。”黃世忠說。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資本市場上造假案仍時有出現,前有康美藥業、康得新,后有廣州浪奇、凱樂科技。
“如凱樂科技,虛構的營業收入甚至超過500億元。監管部門,包括財政部和中國證券監管部門都非常重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督促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提高審計質量。那么為什么各方都非常重視,財務造假還時有發生?財務造假除了有利益博弈之外,我們的研究表明還有一個因素,只對直接造假人進行法律處罰還不夠,還必須對配合上市公司造假的相關當事方追究其法律責任。”黃世忠分析。
“比如,按照審計的要求,注冊會計師審計上市公司,要求對其客戶、供應商、關聯方和金融機構核實賬目、資金往來、銷售業務和購貨業務是不是真實。但是現在其實已經形成一個造假的鏈條。關聯方、客戶、供應商以及金融機構配合上市公司,故意向注冊會計師提供一些虛假的證明文件,這樣就導致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未能發現財務舞弊。”
長期以來,黃世忠對財務造假領域進行了深度研究,也正是基于上述研究,黃世忠建議:“通過修法或釋法的方式,明確關聯方、客戶、供應商和金融機構配合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法律責任。”
“這樣的話,就是從法律的角度,來對不誠信的行為形成法律的威懾力。”黃世忠告訴記者。
談供應鏈金融:建議適當放松再融資監管
“經過多年的發展,有些上市公司規模比較大,可能有好幾種業務,多業務且體量大。這種綜合性的公司,其實對投資者了解他們的業務情況,對公司進行估值都是很不利的,也不利于上市公司進行有效的內部管理。”黃世忠提到。
而伴隨著注冊制的全面開展,黃世忠認為,上市公司分立上市的客觀環境也已經成熟。
黃世忠在代表建議中寫到:“雖然目前法規上允許上市公司分拆體量規模較小的獨立業務單元進行IPO上市,但仍有眾多的大型上市公司因單一主業體量(凈資產)超過整體的30%而無法適用證監會近期推出的境內分拆上市條例。”
“現在對上市公司的分立有很嚴格的限制,現在實行了注冊制,所以我建議證監會轉變監管的思路,更多的把分立權利讓上市公司、讓股東大會、讓投資者來決定。證監會從合規性來進行審查。”黃世忠說。
關于資本市場領域,黃世忠的另外一個建議是放松供應鏈金融再融資監管。
“目前對涉及到一些類金融,比如說供應鏈金融或者是租賃(企業)的再融資,存在一些非常嚴苛的條件。”
“我認為不能一刀切,比如說供應鏈金融,廈門有三家世界500強,廈門建發、廈門國貿和廈門象嶼,他們都做得非常大。他們做的供應鏈金融是什么?是(基于)對場景熟悉,對客戶熟悉,對供應商也熟悉,實際上他們做的供應鏈金融也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我覺得這個是很好的事情。”黃世忠表示。
他在代表建議當中寫到:“為此,建議證監會適當放寬類金融業務再融資與受限或剝離的相關條件,實行差異化的監管政策,供應鏈上市公司從事的類金融業務,只要有助于中小企業和實體經濟發展,就應允許其再融資,滿足其發展的資金需求。”
談促投資:建議出系列稅收優惠政策
“我們經過三年疫情,接下來穩住經濟大盤非常重要。那么發展經濟離不開什么呢?就是投資。怎么促進民間資本參與投資來提振經濟?我有提到一些關于稅收優惠政策的建議。”黃世忠說道。
黃世忠認為,稅收優惠政策是宏觀政策激勵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幫扶企業最直接、最有效、最具獲得感的方式,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出臺促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釋放更積極的政策信號,提振投資意愿,引導市場主體、民間資本持續擴大投資。
結合調研中企業反映的訴求,黃世忠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是支持新投建大型企業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第二是對境內個人股東取得的分紅利潤用于再投資的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第三是對中小微企業融資利息支出實施企業所得稅加計扣除。
黃世忠提到,以廈門為例,近年來新增投資主要集中在新型顯示、新能源、新材料、半導體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投產后將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更多有效需求。同時,這些新投建企業也具有資本密集特征,需要購買先進設備、建設高規格的廠房,形成大量增值稅留抵,因暫無主營業務收入,無法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
“為此建議財政部會同稅務總局,對符合國家鼓勵發展產業且達到一定投資規模的新建制造業企業,允許將其納稅信用等級直接認定為B級,改善新建企業現金流,支持企業循環擴大投資。”黃世忠表示。
此外,針對提振個人股東投資積極性方面,黃世忠建議個人股東再進行直接投資(包括增資、新建、股權收購等權益性投資行為),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建議對于中小微企業融資利息支出加計扣除20%~50%,通過稅收手段切實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談ESG:應加快制定相關披露準則
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領域,黃世忠有三項建議,分別是《關于支持福建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的建議》《關于制定治理產品過度包裝法律法規的建議》和《關于加快制定可持續發展披露準則的建議》。
黃世忠認為,福建在發展綠色經濟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福建的森林覆蓋率超過65%,連續44年是全國第一,有豐富的綠色碳匯資源。除此之外,福建還是一個海洋大省,海上風電的發展潛力也比較大。加上有寧德時代這樣的一些新能源骨干企業,廈門大學在綠色氫能方面也是國內領先的地位。把這幾個因素結合在一起,建議優先將福建省列為全國綠色經濟發展示范區。”
近年來,我國企業也越來越重視ESG(環境、社會和治理)。黃世忠認為,實現“雙碳”目標,離不開制度安排,制定用于規范企業ESG議題的可持續發展披露準則,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制度安排,有必要提上議事日程。
“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有必要根據‘雙碳’目標以及發展情況,盡快進行頂層設計來制定符合中國國情,又符合《巴黎協議》的可持續發展披露準則。建議這些可持續發展披露準則在上市公司、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先應用、先披露。”黃世忠向記者說道。
此外,針對產品包裝,黃世忠認為,產品不應當過度包裝,這與綠色發展理念相悖。因此,建議修改制定相關法律法規。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