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尹海濤:我們將走向能源互聯時代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6 19:01:04

碳中和背景下,能源轉型如何推動?

每經記者 張凌霄    每經實習記者 溫雅蘭    每經編輯 梁宏亮    

上月,《中國碳達峰碳中和進展報告(2022)》發布,報告認為,2022年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但總體看,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方向不會改變。

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各細分領域和行業都需要積極采取行動,雙碳與新能源必然是其中關鍵的領域。

為建立產學研深度鏈接,促進學術探索與產業實踐的協同發展,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與生態伙伴開創性共建“知行天下”品牌活動。3月22日-24日,交大安泰“知行天下”春季活動來到成都,聚焦雙碳與新能源,以能源、建筑、交通等領域,以研討交流、實地參訪等多重形式開展活動,共同探索“雙碳”背景下政企校創新發展新機遇。

活動期間,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副院長尹海濤教授以“碳中和趨勢下能源轉型”為題進行了主旨分享,在他看來,碳中和帶來了一場深刻的能源變革和產業轉型,而未來新能源發展的關鍵將在于儲能領域。

“雙碳目標的實現,將成為中國完成產業轉型和能源轉型的一個抓手。而完成能源轉型不僅有利于環境保護,也將幫助中國降低能源依存度,保障能源安全。”尹海濤談到。

現在:新能源發電要解決儲能這一關鍵問題

尹海濤提到,從應對氣候變化角度來講,中國是氣候災害發生最頻繁的國家之一,據統計,2010年到2019年,中國共發生577起氣候災害事件,居全球首位,因此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有其必要性。

到203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十四五”期間,中國光伏市場將迎來市場化建設高峰。 

在光伏產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尹海濤強調,我們要研究其他國家的光伏發展歷史,作為“他山之石”加以借鑒。

他舉例說,2009年到2014年,德國光伏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例穩步增長。但是仔細觀察不難發現——2014年以后,德國光伏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重的增長就不再顯著了。

然而,彼時德國光伏發電的成本已經相對便宜,究竟是什么原因降低了德國光伏發展的速度?

“我們分析德國一天24小時的電力需求曲線就會發現,當允許光伏優先上網來滿足早晚的用電高峰后,火電作為備用發電方式,其工況就要顯著下降。關鍵問題在于,當火電工況下降到50%以后,由于煤炭燃燒不夠充分,將導致經濟成本的上升和更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尹海濤解釋說。

所以掣肘德國光伏產業發展的,是總體經濟成本與總碳排放無法降低的矛盾。那么整個電力系統要如何更進一步容納和整合可再生電力,降低非可再生能源用量?尹海濤認為,這其中的關鍵在于解決新能源發電的儲能問題。目前,電化學儲能和氫儲能成為了兩大關鍵方向。

儲能在交通領域和生產生活中都在深刻改變我們的能源結構。尹海濤提到:“未來可持續交通發展的方向并不確定。但確定的是,不能走向碳中和和可持續發展的反面。”

“中國電化學儲能領域也正在快速發展。目前全國多個省份都在積極建立儲能項目,儲能市場也在大步擴張。”他補充道。

未來:能源系統將建立于數字化基礎之上

在尹海濤看來,碳中和帶來了一場深刻的能源變革和產業轉型。

2021年10月,國務院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這成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頂層設計。“雙碳”目標的“1+N”體系主要包括在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分領域分行業實施碳達峰方案。

中國和美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格拉斯哥大會期間發布《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兩國計劃合作支持有效整合高占比、低成本、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政策;鼓勵有效平衡跨越廣闊地域電力供需的輸電政策;鼓勵整合太陽能、儲能和其他更接近電力使用端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的分布式發電政策;減少電力浪費的能效政策和標準等。

從能源視角來看,傳統電力系統具有供需瞬時平衡、集中式生產、長距離運輸等特點,這就要求供需具有確定性。

而新型電力系統以新能源為主體,呈現出分布式和多利益主體的特征,這就導致供需兩方的預測變得越來越困難。

尹海濤強調,新能源作為發電主體將帶來電力系統的革新。而在新型電力系統中,要同時關注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管理。

展望未來,他認為,我們將走向能源互聯時代。未來,虛擬電廠與電力現貨市場之間將實現能源互聯和信息互聯,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在發電、輸電、配電、用電等環節,將實現源、網、荷、儲協調發展。

“現如今,我們已經擁有了強大的計算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隨著分散儲能系統越來越多,虛擬電廠也將成為一個重要的概念。整個能源系統在未來或將建立在數字化的基礎之上。”他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碳中和 新能源 電力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