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4 09:22:07
每經記者 黃辛旭 每經編輯 孫磊
“數字化是以業務轉型為目標的,是一把手工程。企業最終會通過技術的引入,推動模式的改進和流程再造。”日前,飛凡汽車數字創新中心負責人胡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談到了汽車數字化方面的思考。
作為上汽集團整車板塊中最年輕的汽車品牌之一,飛凡汽車是上汽集團向“新四化”轉型的抓手之一。業內觀點認為,汽車市場正在發生改變,復制黏貼舊的商業模式并不可取。但在內卷的市場中如何走出新的路徑一直是飛凡汽車需要面對的問題。
“飛凡汽車不能像以前的整車企業只注重實現端到端全體系能力完整建設,而是強調發揮各自企業的核心優勢,在自己專注的領域小步快跑。因為組織模式的差異,我們要承擔產品的定義、用戶的運營和業務模式創新等工作,這些工作都需要靠數字能力來實現。”胡俊認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應該依靠數字化能力。
胡俊透露,基于“快速、靈活、低成本”等因素的考量,飛凡汽車選擇SAP公司為企業搭建了云端的業財一體化ERP系統架構。SAP是企業應用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其提供的ERP云系統覆蓋了飛凡汽車采購、核算、銷售、換電等各個業務。據記者了解,飛凡汽車也是目前國內將核心管理系統搬上云端的第一家汽車主機廠。
“在傳統部署的情況下,企業與SAP從簽訂合同到完成整個開發、測試、生產的搭建部署可能需要3~4個月的周期,但我們現在大概只花了1個月的時間,這是SAP對我們快速賦能的表現。同時,也因為我們是初創公司,我們還處于0~1的建設周期,沒有包袱,SAP的云平臺技術和企業發展的速度很匹配。” 飛凡汽車數字產品總監李曉亮說。
飛凡汽車方面表示,通過RISE with SAP方案包,飛凡汽車搭建了云端數字化核心平臺,可以在整車成本、單車盈利測算等方面提供支持。一般而言,一輛燃油車的零部件組成約3萬件,純電動車的零部件也有上萬件。且汽車從設計到交付的周期較長,汽車制造較其它行業有更高的復雜性。尤其是在地緣沖突、原材料價格波動、汽車供應不穩定的眼下,不少車企嘗試以數字化制造模式來保證汽車供應鏈的韌性。有觀點認為,若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在汽車制造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可以帶來10%至20%的成本降幅。
“過去,車企的生產計劃是基于銷售端來做的,現在還要考慮到供應端的能力。我們與SAP通過數字化體系能力,把制造工廠、物流公司和零部件供應商的整個鏈路實現了線上打通,形成跨企業的實時數據互聯互通平臺,最大程度減少供貨的提前期,減少供應鏈里的‘牛鞭效應’。當我們的計劃調整的時候,可以很快同步到供應鏈,做靈活排產的調整。尤其在現在供應端波動的情況下,我們有意識地增加供應鏈韌性,保證供應鏈的波動對我們銷售端的影響最小,同時在總成本上進行控制,這是一個綜合工程。”李曉亮說。
目前,在競爭加劇的汽車賽道中,各個車企都在尋求數字化轉型。但如何組建數字化的團隊,如何實施數字化人才與汽車實業的結合,這是飛凡汽車需要去考慮的現實問題。胡俊透露: “組建數字化團隊的過程確實很辛苦。去年我們招收了很多互聯網人才。但互聯網人才怎么跟實體行業更好地適應和融合,我們花了比較多的時間。”
此外,數字化驅動并不一個噱頭,也不是一個單一部門的工作,如何在整個公司推進數字化驅動也是車企繞不開的課題。
“我們認為,公司所有的業務目標都要有定性、定量的目標。其次,所有的業務部門都會主動要求推進自己的業務數字化的進程,所有的業務部門也要會使用數據進行自我業務的診斷,發現自己流程體系當中的問題,推動業務進行自我的完善和迭代,這樣才叫數據驅動企業。”胡俊說,當前數字化業務建設的過程有諸多挑戰,甚至整個汽車行業也都在處于數字化引入和轉型的探索之中。對主機廠而言,搭建內部的數字化能力,未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