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8 22:54:30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至3月27日收盤,云計算產品與服務供應商青云科技漲幅超170%,3月22日至3月27日,四個交易日收獲兩個漲停板。
◎昨日晚間,青云科技披露稱,嘉興藍馳及其一致行動人天津藍馳擬合計減持不超過6%股份。按照今日(28日)收盤價來計算,嘉興藍馳、天津藍馳計劃減持股份總市值為2.11億元。
每經記者 范芊芊 每經編輯 梁梟
2023年以來,ChatGPT的熱度不斷升溫,不僅攪動了國內外AIGC產業鏈,也帶動A股多只AIGC概念股股價快速上漲。
被稱為“中國混合云第一股”的青云科技-U(SH688316,股價73.96元,市值35.1億元)便是其中之一。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至昨日(3月27日)收盤,青云科技股價漲幅超170%,3月22日至3月27日,四個交易日收獲兩個漲停板。
四天兩板后,3月27日,青云科技披露稱,第二大股東嘉興藍馳帆暢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嘉興藍馳)及其一致行動人天津藍馳新禾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天津藍馳)擬合計減持不超過6%股份。或受此消息影響,今日(28日)開盤后不久,青云科技盤中最大跌幅超8%。今日晚間,青云科技再次公告一項股東減持計劃,橫琴招證睿信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橫琴招證)擬減持不超過6%股份。
3月27日下午一點半左右,青云科技股價迅速拉漲,以漲停板收盤。除了青云科技,昨日不少AIGC概念股均強勢拉升,人工智能板塊震蕩明顯。
消息面上,昨日阿里巴巴和螞蟻集團創始人馬云回國的消息引發全網熱議。據報道,馬云現身云谷教育,談及ChatGPT。他表示,ChatGPT這一類技術已經對教育帶來挑戰,但是ChatGPT這一類技術只是AI時代的開始。我們要用人工智能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被人工智能所控制,雖然人的體力、腦力比不過機器,但機器只有“芯”,而人有“心”。
實際上,自ChatGPT推出之日起,國內外人工智能行業的熱度便不斷升溫,相關概念股在A股市場備受資本追捧。作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應用,ChatGPT的背后需要算力的支撐,云計算則被稱為重要的算力基礎設施。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至3月27日收盤,云計算產品與服務供應商青云科技漲幅超170%,3月22日至3月27日,四個交易日收獲兩個漲停板。
對于股價異動,3月23日、3月27日,青云科技均披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經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經營活動一切正常,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所處市場環境、行業政策沒有發生重大調整。同時公司也于2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稱,公司與Open AI公司無業務合作,公司無ChatGPT產品獲得收入。
究竟是什么機構在背后爆炒青云科技?從龍虎榜單來看,23日買入機構前五名中出現了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買入金額為934萬元,當日,該機構也出現在了賣出機構前五名,賣出金額為1204萬元。類似的,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部當日(23日)也有交易青云科技股票。
今日(28日)開盤后,青云科技低開,盤中最高跌幅超8%,收盤價為73.96元/股,跌3.18%。
消息面上,昨日晚間,青云科技披露稱,嘉興藍馳及其一致行動人天津藍馳擬合計減持不超過6%股份。
據3月27日公告披露,嘉興藍馳為青云科技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8.38%,持股數量為397.87萬股,天津藍馳持股比例為2.19%,持股數量為103.79萬股,此次嘉興藍馳、天津藍馳計劃減持股數不超過284.77萬股,占兩方合計持股比例超50%。按照今日(28日)收盤價來計算,嘉興藍馳、天津藍馳計劃減持股份總市值約為2.11億元。
對于減持原因,青云科技在公告中稱,嘉興藍馳、天津藍馳根據自身業務發展規劃計劃減持。今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撥打青云科技董秘辦電話。對于股價表現與股東減持的關系,上述工作人員稱需要自行判斷。
記者注意到,嘉興藍馳、天津藍馳均是藍馳創投旗下的私募基金,兩者所持股份為青云科技IPO發行前取得的股份,已于2022年3月16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據藍馳創投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藍馳創投是青云科技的A、B、C、D輪投資方,是青云科技最早的機構投資方及第一大外部股東,在上市前持有青云科技超14%的股份。
今日晚間,青云科技再發一項股東減持計劃。持有青云科技6.56%股份的橫琴招證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合計減持不超過公司股份284.7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擬減持股份數量與昨日嘉興藍馳、天津藍馳擬減持數量相同。
除了青云科技,昨日晚間,多家人工智能公司都披露股東減持公告。今日早間,人工智能板塊多股大幅低開。
即使是最早的機構投資方也“坐不住”了,這或源于青云科技發展至今仍處于持續燒錢還未盈利的階段,且云計算行業在巨頭蠶食下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青云科技是一家具有廣義云計算服務能力的平臺級混合云ICT廠商和服務商,主要以軟件定義為核心,為企業用戶提供自主可控、中立可靠、性能卓越、靈活開放的云計算產品與服務,堅持代碼自研,產品包括QingCloud云平臺及戰略軟件,超融合系統,分布式存儲,服務及其他。
2017年~2021年,青云科技累計凈虧損8.81億元。根據2022年業績快報,青云科技凈虧損2.45億元。也就是說六年來,青云科技累計虧損或超11億元。
對于公司尚未盈利的原因,青云科技曾在2021年年報中稱,一方面,公司正處于高成長期,前期購置云計算平臺所需服務器、網絡設備等固定資產的資本性支出金額帶來的折舊成本較大,同時公司在新技術與新產品的研發投入較大,員工薪酬及期間費用上升,公司目前的毛利貢獻不足以覆蓋期間費用,處于虧損狀態。
另一方面,公司所處云計算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公有云領域因為巨頭競爭者的加入,全行業資源使用價格呈下行趨勢,公司云服務業務承壓降價,增大了盈利難度。
青云科技所指的巨頭包括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大廠,以及三大通信運營商為代表的國資云。近些年,這些巨頭都在加速布局云業務。在這一背景下,青云科技在云計算市場的日子可能會更加艱難。
此外,青云科技還表示,目前具備混合云形態及能力的同行業公司大多均處于虧損狀態,公司業績表現符合行業特點。這背后的原因或在于國內云服務市場滲透率低,相較于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業務滲透率更低。
根據光大證券研報,2021年中國云服務行業滲透率僅為10%,美國這一數據則為22%。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云計算發展調查報告,2019年我國已經應用云計算的企業占比達到66.1%,其中,采用公有云的企業占比41.6%,私有云占比為14.7%,有9.8%的企業采用了混合云。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8874746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