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商訊推薦

每經網首頁 > 商訊推薦 > 正文

中建投租賃:剖析“價格戰”背后邏輯,國產汽車從“夾縫生存”到“彎道超車”

中建投租賃 2023-03-29 15:06:29

最近,燃油汽車掀起了一波集體降價潮,長安深藍、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一汽豐田,甚至寶馬、奧迪等傳統豪車品牌也都相繼加入其中。而率先祭出降價“殺器”的是東風汽車。

東風汽車集團旗下的多個汽車品牌與當地政府聯合補貼,包括東風雪鐵龍、東風標致、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嵐圖、東風風神、東風富康共計7大品牌58款車型,最高降價達9萬元。

一時之間,引發行業震蕩。隨后,北京、上海、廣東、吉林、山東、河南等地幾乎同一時間也推出了優惠補貼政策,降價之“火”儼然已成燎原之勢。綜合此前新能源汽車的多次降價,當前汽車的降價力度之大、范圍之廣令人驚嘆。那么,汽車價格下降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

一、供需決定價格,三方作用力下降價或成唯一出路

經濟學中經常提到,供需關系決定價格。

從需求端來看——國內在經歷了三年疫情防控并疊加諸多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影響下,許多人更傾向于降低消費或者延遲消費。

從供給端來看——通常汽車行業的平均庫存周期在1個月左右是比較健康的,但有關數據顯示,2023年1月國內企業經銷商平均庫存1.8個月,同比增長23.3%。

從政策端來看——今年7月1日開始我國將全面實行國6B標準,這一標準被稱為“全球最嚴環保標準”,目前市場庫存車中大約有20%左右不滿足該標準,屆時這部分車將有極大概率無法上牌。眼下已不足4個月,如何在節點之前完成車輛的銷售上牌,對于眾多車企來說迫在眉睫。

另外,本次降價潮背后還有一個關鍵信息,不同于以往汽車廠商優惠,本次由當地政府參與補貼。這樣做的用意又在何處?綜合來看,汽車作為工業支柱,對國民經濟影響巨大。

對于率先打響價格戰的湖北來說,汽車產業更是帶動了數百萬的就業。政府參與補貼一方面可以保住當地的汽車工廠,穩住就業;另一方面,汽車作為大宗商品對于盤活經濟、拉動消費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汽車行業上下游產業鏈長,對汽車行業的消費刺激,可以有效拉動有色金屬、電氣、電子、化工、出行、住宿、旅游等相關行業增長,進而實現經濟內循環。

時代的大潮奔涌,在眾多車企降價一浪高過一浪的背后,我們更應透過現象分析本質。正所謂順時代者昌,任何與趨勢的對抗都是無力的,那么未來汽車的趨勢到底是什么?這里就不得不提到國產汽車的替代、逆風翻盤了。

二、國產替代,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022年汽車廠家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而本次降價事件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國產自主品牌的崛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降價只是開始,傳統合資品牌的沒落幾乎是必然。

據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汽車總體銷量2686.4萬輛,同比增長2.1%,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688.7萬輛,同比增長93.4%。

去年12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接近51%,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型滲透率不足5%。比亞迪儼然成為自主品牌中最耀眼的存在,2022年銷售186.3萬輛,同比增長152.5%,銷量超過豐田、本田,不僅是2022年新能源汽車國內市場銷冠,也是全球市場銷冠。

世界新能源車企前15強中,除了特斯拉之外,中國品牌占14席。比亞迪的總市值首次超過萬億,躋身全球車企市值前三,也創造了自主車企的紀錄。在世界經濟面臨波動的當下,中國汽車工業當仁不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在傳統燃油車領域,核心技術主要看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2012年,中國發布《2012-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在產業政策、各項補貼的支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茁壯成長。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技術上的話語權。對比燃油車時代的三大件,新能源汽車則提出了三電:電池、電機、電控。在新的賽道,中國車企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牢牢掌握了新能源的核心技術及產業鏈。例如比亞迪,從能源獲取、存儲到應用,相關關鍵環節都做了布局,將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和車規級芯片等核心技術和零部件都握在手中,甚至打造了自己的垂直全產業鏈,真正實現了自主可控。

中國汽車連續發布了多項引領行業變革的核心技術。寧德時代最新發布的麒麟電池被美國《時代》周刊(TIME)評為2022年度最佳發明,比亞迪的“刀片電池”解決了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性的痛點。比如DM混動技術,可油可電超低油耗,高可靠性的優勢是比亞迪插混車暢銷的關鍵原因。還有純電車型3.0平臺,CTB車身電池一體化等技術,大幅提高車身扭轉剛度的同時,極大地優化了車廂內部空間。其他國產車企如吉利、廣汽、蔚來、小鵬等,也在三電系統等方面積累了雄厚實力,并各有獨到之處。

移動互聯網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提供了一個騰飛的技術基礎。我國在智能手機方面積累的技術實力,可以無縫平移到汽車上。如今,中國的車機技術已經實現了車聯網、遠程啟動技術、L2-L3級別自動駕駛等多方面功能,在智能化配置上,完全達到了海外百萬級豪華車的水準。

中國新能源汽車先進的技術引來了世界汽車巨頭的青睞,改變了傳統燃油車時代國內造車以海外技術為主導的尷尬局面,形成了以中國技術為主導的合作模式。比亞迪與奔馳成立騰勢子品牌,由比亞迪提供新能源領域相關技術。

致力于氫動力的豐田與比亞迪成立合資公司,在豐田汽車使用比亞迪的技術。德國大眾與江淮合作,使用中國技術,生產新能源汽車,成立合資公司。

40年前,我們用市場換技術,更是不敢奢想會有一天中國汽車可以和海外汽車巨頭平等合作,甚至反向輸出技術,掌握時代的話語權。

三、千帆競發,自主品牌踏上出海之路

產品是否有競爭力,市場銷量就是最好的檢驗。中國汽車產業的崛起,要走向世界舞臺,接受全球人民的檢驗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畢竟中國汽車市場只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外面還有三分之二的廣闊市場,海外市場無疑是中國汽車增長的第二曲線。當前海外市場大多由豐田、本田、大眾、福特等老牌車企基于多年深耕占據。

中國車企想要入局其中,只能通過新能源汽車來實現。今年以來,比亞迪、長城等多家車企紛紛出海。比亞迪首站挪威,后續陸續進入日本、德國、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市場,在當地市場中頗受認可。長城汽車也早已開始海外布局,不僅進軍巴西、南非,還主動殺入歐洲市場,在歐洲人心中埋下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高品質、強技術”的種子。新勢力蔚來汽車則另辟蹊徑,以租代售,在挪威、德國、荷蘭、丹麥和瑞典建立了授權服務中心網絡。

從銷量上來看,比亞迪2022年海外市場銷售5.6萬輛,同比增長307.2%,發展勢頭迅猛。國產新能源車正全面走向世界。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已經走過了40年風雨,其中有多少堅持、努力、隱忍、欣喜。當年的比亞迪、吉利、長城、奇瑞等民營車企,現在逐步成長為有實力收購外資品牌的大型汽車集團。

國內各大車企正在高歌猛進,不斷刷新中國速度。當傳統燃油車企還在猶豫是否向新能源轉型的時候,比亞迪生產第一個100萬輛用了10年時間,第二個100萬輛僅用了1年,第三個100萬輛僅用半年,真正印證了中國速度。更難能可貴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動了整個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截至2022年末,國內供應鏈上有60.5萬家企業。這就意味著,每賣出一輛新能源車,60萬家企業都能吃上一口肉。

乘風破浪,一路向前,時至今日,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中國制造的又一張閃亮名片。縱觀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同產業如同不同季節的花朵,源源不斷推動了中國經濟的欣欣向榮。從最早的紡織業崛起,到中國的小商品遍銷世界,再后來是家用電器、光伏、手機,我們由低技術、低附加值走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未來,新能源汽車必將延續中國制造的輝煌。

 

責編 方奕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比亞迪 新能源汽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