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01 14:12:13
◎中青旅表示,2022年旅游市場持續低迷,旅游企業經營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公司各板塊業務均受到較大程度不利影響,且全年固定費用壓縮空間較小。
◎營收方面,去年烏鎮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9億元,同比下降64.22%,虧損2.64億元。2022年,古北水鎮景區共接待游客112.95萬人次,同比下降25.70%;實現營業收入6.88億元,同比下降10.44%;虧損8722.10萬元。
每經記者 楊卉 每經編輯 魏官紅
3月31日晚間,國內A股首家旅行社類上市公司中青旅(SH600138,股價15.22元,市值110.2億元)發布了2022年業績。根據年報數據,去年中青旅由盈轉虧,實現營收64.17億元,同比下降25.69%;虧損3.34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2123萬元。
中青旅表示,去年旅游業仍較為低迷,公司各板塊業務均受到較大程度的不利影響。景區業務方面,中青旅的兩大旅游景區中,烏鎮景區去年游客接待量同比下降了68.65%;古北水鎮景區游客接待量同比下降了25.70%,二者均為虧損狀態。
從年報數據來看,過去一年旅游業仍處于寒冬中。
2022年,中青旅由盈轉虧,實現營收64.17億元,同比下降25.69%;虧損3.34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2123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4.18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1.15億元;基本每股虧損0.46元,不進行現金分紅,也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利潤分配。
對于業績下降,中青旅雖沒有在年報中給出具體原因,但公司表示,2022年旅游市場持續低迷,旅游企業經營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公司各板塊業務均受到較大程度不利影響,且全年固定費用壓縮空間較小。
主營業務中,2022年中青旅IT產品銷售與技術服務營收38.36億元,同比減少7.22%;整合營銷服務收入約10.47億元,同比減少39.56%;景區經營收入約4.74億元,同比減少45.08%;旅游產品服務約4.42億元,同比減少12.4%;酒店業務收入約3.14億元,同比減少10.08%;房屋租賃收入約1.7億元,同比減少10.94%;房地產銷售收入約1.35億元,同比減少84.37%。
具體來看,景區業務方面,中青旅旗下主要有兩大景區,古北水鎮及烏鎮。
其中,烏鎮西柵景區及烏村自2022年4月2日至5月31日閉園,東柵景區自2022年4月2日至7月7日閉園。另外,根據中青旅在年報中的說法,受出行限制及游客心理預期下降、四季度過峰等影響,景區非閉園期間客流亦大幅下降。2022年,烏鎮景區共接待游客115.58萬人次,同比下降68.65%,其中東柵景區接待游客16.13萬人次,同比下降87.25%;西柵景區接待游客99.45萬人次,同比下降58.94%。
營收方面,去年烏鎮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9億元,同比下降64.22%,虧損2.64億元。截至2022年末,烏鎮景區內外可實現度假、會議接待功能客房超3000間。
另一個主要景區,古北水鎮去年的閉園時長要更短些,自5月13日至5月31日閉園,但游客接待量同比亦有下降。2022年,古北水鎮景區共接待游客112.95萬人次,同比下降25.70%;實現營業收入6.88億元,同比下降10.44%;虧損8722.10萬元。
整合業務部分,去年中青博聯部分項目因疫情原因延期或取消,全年實現營收10.47億元,同比下降39.56%。2022年9月,中青旅設立了中青博聯海南全資子公司,就會展活動、營銷傳播、賽事演藝等業務開拓海南本地市場。
酒店業務方面,去年中青旅旗下山水酒店實現營業收入3.2億元,同比下降17.39%。
至于旅行社業務,中青旅在年報中強調,旅行社業務是其傳統核心業務,目前公司已按照控股型架構打造形成旅行社與旅游互聯網平臺。不過,疫情以來旅行社出入境旅游業務一度被叫停,直到今年初才開始恢復。
根據年報,2022年末外部經營環境有所改善;2023年2月,隨著放開旅行社組團業務及部分國家和地區出境游進一步放開,中青旅巴厘島、埃及、新西蘭等地產品上線,赴泰首發團于2月8日出行。
值得一提的是,3月31日晚間,文旅部宣布即日起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外國人入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
3月31日晚,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曉磊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過去三年,中青旅一直與境外旅行商保持聯系,在政策研判、人員培訓、產品研發、供應鏈恢復等方面有合作。“接下來,我們將與境外旅行商進一步加強溝通,做好入境旅游產品的研發與組織接待,強化入境服務人員隊伍。”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靳水平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