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02 21:05:33
數字化將如何改變企業競爭力?
每經記者 梁宏亮 每經實習記者 溫雅蘭 每經編輯 張凌霄
在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和創新產業不斷崛起的時代,數字化正在不斷滲透到商業應用之中,特別是在推動供應鏈多元化、高質量發展這一方面。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采購與供應鏈專家委員、中國商務部供應鏈應用與創新課程授課專家蔡鴻亮在交大安泰EMBA校友沙龍上表示:“一般來講,制造業直接支出占比在65%到85%之間,如果能把供應鏈管理好,把采購管理好,把運營管理好,我們就能夠實現高質量的成長。”
信息化系統建設,推動供應鏈數字化發展
企業的數據資產來源于所有供應鏈流程。因此,企業擁有、轉化和應用戰略資產,從而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就在于供應鏈的數字化。在數字經濟時代,消費的個性化、高端化、多元化發展趨勢,對供應鏈數字化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過數字化技術能夠改變供應鏈的模式,可以幫助企業獲得更多成本優勢和快速響應的能力。”蔡鴻亮說。
智能化,包括人工智能的技術應用應建立在一定的數據的基礎之上。“今天,中國部分企業巨頭做得比較完善,基本上完成了1.0信息化的建設,但是大多數企業仍在用N個系統,這些系統之間是不通的。這意味著我們還有很多數據和信息的孤島,還需要去做基礎的信息化建設。”在談及中國企業供應鏈發展時,蔡鴻亮說,“如果沒有數據,沒有打通各個環節,談何智能化。”
由于業務鏈條復雜、業態模式差異化明顯,我國供應鏈數字化升級難度高、時間跨度長。但是蔡鴻亮仍充滿信心,他提到:“我認為中國的企業信息化的提升空間是很大的,以供應鏈為例,無論是供應鏈計劃,還是采購和物流都慢慢已經開始在做自動化。做人工智能的前提,是先把基礎面做好,把基本的信息化系統做好,完成可視化和數據的清理,才能夠為后面的人工智能的應用做準備。”
數字化發展重構商業,提升企業競爭力
彼得·德魯克曾說: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和服務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因此,如何抓住數字化發展給重構商業帶來的“紅利”,是當前企業面臨的重要機遇與挑戰。
在企業工作流程方面,蔡鴻亮說,“在過去三年,SaaS市場在加速發展。例如大家每天都在用的Zoom、騰訊會議、釘釘、Teams等,他們的采用率正在爆發式增加。相比起我們要去出差、面對面開會,運用這些平臺會更加方便高效。”也就是說,數字化使得工作流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在價值鏈方面,數字化應用能夠使價值鏈更加智能互聯。“在企業端AI已經獲得了或多或少的應用,但是在不同的職能中,AI滲透率是不一樣的。”蔡鴻亮認為,“比如說在運營服務的開發、營銷端,AI的滲透率相對較高,在提供ToC端服務時,AI在改進個人體驗方面應用程度很高。但是在供應鏈管理、戰略的制定、市場分析等管理決策方面,AI的滲透率還相對較低。”
此外,數字化使消費平臺從單一企業的運營服務變成一個泛社會化的共享服務。這意味著在數字化的推動下,商業模式會更平臺化。蔡鴻亮總結到,在50年的變化過程有一個趨勢,市值排名前10位的企業從重資產的結構慢慢變成一個輕資產數字化的構成。
談及平臺經濟和AI的發展,蔡鴻亮認為,ChatGPT等人工智能可能會帶來行業的變革——首先它會顛覆一些領域,AI一定會沖擊某一些技能型的工作,因為AI可以通過計算機的方式進行標準化的工作。但是他也強調,機遇仍然存在,比如可以降本增效,可以做快速的研發創新和個性化的體驗。
“這個時代被淘汰的不是我們人類,而是不善于用ChatGPT的人類,所以我們還是要把它當成一個工具要用它,未來能不能掌控它不知道,至少我們現在能夠學會用它,這是起碼的要求。”蔡鴻亮說。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552853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