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3 22:26:33
每經記者 劉頌輝 每經編輯 魏文藝
上個月,《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了成都高端改善樓盤南山凌峯項目超過九成業主拒絕收房事件,引發較大關注。
就在近日,有讀者向記者報料稱,南山地產在上海嘉定區開發的南山虹橋領峯同樣存在諸多質量問題。
據購房者孟曉倩反映,當初買南山虹橋領峯的房子時,開發商南山地產曾號稱在上海打造打造全新一代住宅項目,而實際交付時卻存在明顯“貨不對板”:外立面施工凹凸不平,樓梯間漏水,墻體的混凝土里疑似摻雜了塑料袋。業主們多次投訴后,開發商同意進行整改,但整改工程卻遲遲不見推進。
4月9日,南山地產上海區域客戶關系部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項目符合相關部門的竣工驗收要求,不存在混凝土里摻雜塑料袋的情況。“交房以來,公司積極處理業主的維修訴求,維修訴求的處理率96.85%。涉及公區提升整改的工程,等待規劃變更方案通過后,才會盡快進行。”
收房之后整改工程遲遲不見動工
南山虹橋領峯項目位于上海軌交14號線西測終點站封浜附近,所在的江橋板塊有保利云上和龍湖天璞等住宅區。
兩年前,第一次在上海買房的孟曉倩,和家人考慮購置總價在600萬元左右的房產。看過青浦徐涇和浦東唐鎮等區域的新樓盤后,他們選中了南山虹橋領峯的一套100平方米戶型,位于小區一期較好位置,均價6.1萬元/平方米,超過同一批次房源約4000元/平方米。
“雖然小區還有不少問題等待解決,但我們家沒辦法,拖不起了。”據孟曉倩介紹,今年年初交房之前,業主們陸續發現多處房屋質量問題,開發商方面表示愿意維修整改,所以大家陸續收了房。但是,等辦理收房手續之后,本該整改的工程卻一直不見動工。
南山虹橋領峯業主提供的一份材料顯示,小區的公共區域與當初宣傳的建設效果存在明顯減配情況,外立面施工凹凸不平,有些樓棟的單元門設置簡單,業主家的大門直接朝向室外。室內部分墻紙滲水,天花板墻面脫落,瓷磚空鼓,有多處墻面漏水情況。
記者實際走訪南山虹橋領峯看到,小區交付還不久,公共區域比較新而且整潔,地下車庫已停了不少車輛。不過,兒童游樂區周邊的地面上被畫出了密密麻麻的車位,地面車位的標記數字超過100號。6棟7單元樓下,墻體還在滲水,并順著墻角流到了地下車庫。
“地面車位過多是大家意見最大的部分之一。”一位業主反映稱,南山虹橋領峯的內部地面停車位有111個,遠超總戶數735戶10%的標準,“地面車位過多,增加了人行安全風險,與當初宣傳人車分流的情況不符。”
另外,當初銷售人員提供的介紹材料是,小區容積率為2.2,但拿到購房合同后才發現,因為開發商將自持的商業項目容積率計入住宅部分,導致實際容積率提高到2.84,建筑密度達31%。
對此,上述南山地產上海區域的負責人表示,截至4月7日,項目交付率約為79%,公司重視客戶滿意度,自項目交付以來,積極受理維修申請,處理率達到96.85%。對于實際存在的問題應修盡修,直到業主滿意為止。
因“違反認購規則”項目曾被官方點名
這并非是南山虹橋領峯第一次受到投訴,也不是南山地產與業主第一次產生矛盾。
早在今年2月,就有業主向上海官方網絡投訴平臺反映情況,得到嘉定區建設和管理委員會的重視。得到的答復是:對于上述問題,已督促項目參建單位進行整改,如外立面平整度提升工作將于6月底完成整改。
上述報料業主稱,為了買到所見即所得的小區,全體業主開展過了一次關于公區提升改造的意見征詢行動,達成了11項整改意見。開發商也通過旗下的赤灣物業公司貼出公示結果,卻一直沒有告知具體提質改造工期和計劃,業主們質疑開發商繼續出爾反爾。
對此,南山地產上海區域的負責人表示,事實上,有關改造工程已經在進行中,比如為地下車庫加蓋頂棚、增設小區路燈,以及沉浸式前廳施工等。只是針對單元門改造和鏟除車位等工程,需要通過規劃變更手續才能正式推進。
“公司對于能夠提升業主滿意度的改造工程,只要是合理合法,是愿意花錢的。”該負責人希望購房業主耐心等待。
公開資料顯示,南山虹橋領峯是南山控股(SZ002314,股價3.43元,市值92.88億元)在上海獨立開發的第二個住宅項目,于2021年7月和11月兩次入市,開盤即售罄,并觸發積分制。彼時,該項目因“銷售人員要求首套房也需要七成首付資金”曾被業主投訴。之后,項目被上海網上房地產官網點名“違反認購規則”。
南山地產上海區域的負責人表示,公司此前主要在蘇州開發布局,接下來將會重點向上海區域發展。除了與招商蛇口和龍湖合作操盤兩個住宅項目,公司目前的待售項目在閔行華漕。對于上述項目問題,“接下來公司將對營銷端加強管理,提升品質和客戶滿意度,努力維護市場口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