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6 22:04:06
每經特約評論員 李光斗
你準備何時出去玩?你最想去哪里玩?你愿意花多少錢玩?哪個城市的熱度更高?
入春以來,對“五一”中長假的憧憬,對消費復蘇的企盼和焦慮交織在一起,牽動著情緒與話題,文旅行業更是被賦予了巨大的期望。恰逢此時,一座城突出了重圍,引發現象級的流量關注。它就是山東省的淄博,憑燒烤頻頻出圈,吸睛效應持續發酵,備受追捧,更拔高了山東省的旅游熱度。
美團、大眾點評的數據顯示,僅4月上旬,山東省“五一”假期住宿預訂量較2019年增長400%,其中淄博市住宿預訂量較2019年增長800%,位居山東省第一。
滋滋烤肉擼串的煙火氣,使淄博成為全國消費復蘇最具儀式感的地方之一,也為城市的品牌經營帶來了新的啟示。
沉浸式營銷 核心在于場景與氛圍
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城鎮化發展水平也由速度型向質量型轉變。依托產業結構升級與消費分級,城市品牌化將成為新的法寶。
一方面,城市品牌化經營是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一個具有良好品牌形象的城市可以提高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另一方面城市品牌的發展將引領著經濟的發展,不斷釋放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資和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消費需求。
當下,城市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吸引眼球,抓住流量,轉化消費,獲得認可與投資的機會成本只會越來越稀缺,越來越高。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與城市品牌化經營至關重要,而自帶流量的年輕人成為城市品牌爭奪的焦點。
淄博燒烤出圈的引爆點,就在于首先抓住大學生這一年輕群體。龐大的大學生群體,既是消費的生力軍,更具有創造價值、引流消費時尚的群聚效應。淄博燒烤具有獨立小爐純炭有煙燒烤的特色,店家先將烤串烤到七八分熟,擺到食客面前,食客還需再加工,自帶儀式感與場景感,契合了年輕人對煙火氣和生活感的喜愛。大學生組團去淄博吃燒烤的熱潮經社交媒體傳播發酵,很快蔓延放大為現象級的消費潮流。
可見,得年輕人者得天下。如何抓住年輕的消費者,對于城市經營也是一件頭等大事。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商業邏輯發生極大變化。碎片化時間、場景化消費開始顛覆既有模式,整合平臺資源,提高產品溢價,品牌情感、人格傳播、小眾定制、精準聚能、引領時尚消費等命題形成的網紅經濟,作為品牌營銷的強勁風口正在襲來。
同時,煙火氣是城市品牌經營的“新氣眼”,淄博燒烤的底蘊就是一種煙火氣。
2020年,當我在武漢參加第十四屆中國品牌節年會時,就提出時代在變化,城市的定位也要與時俱進,武漢還應該呈現更多元素和氣質。世界已不是原來的世界,武漢卻更具英雄氣概與江湖氣魄。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漢是百湖之市。大江大湖大武漢浴火重生之后,生死之交也讓武漢人更重情義。于是我為武漢提出了新的城市品牌口號:“英雄城,江湖情,煙火氣。”這讓更多人感受到武漢新的城市精神和氣質。
如今,年輕群體崛起和多元化生活盛行,要求城市的品牌化經營必須重視這一趨勢,提供更具儀式感與沉浸感的消費體驗。“沉浸式”一詞已是文化、娛樂、旅游、教育、科技、游戲、商業地產等眾多行業的熱詞之一,已成為營銷的新潮模式。
城市品牌經營要做到沉浸式營銷,核心在于場景與氛圍,為消費者營造場景式、體驗式的體驗營銷,讓來賓感到快樂、樂于互動、沉浸其中。一個城市能更多地留住消費者的時間,就不愁打不開消費者更多的錢包。
打造城市IP 閃現其特定形象光彩
人人都向往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對于個人來說,難得有說走就走的勇氣,對于城市來說,就要找到一個讓人們說去就去的理由。這個理由外化為品牌,打造出城市IP名片,就是城市之間的目的地之爭。
城市經營的品牌化,需要名企、名牌、名勝、名人、名事、名流、名故事與名場面融會貫通,從而帶動貿易、文旅業、交通業、餐飲業、酒店業等行業的綜合發展。打造城市品牌競爭力是以城市為主體進行一種“形神合一”的美化,也是對城市形象信息的挖掘、提煉、組合和綜合優化,使某個具體城市在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城市之林中跳脫出來,閃現其特定的形象光彩。
一個城市的展會定位,也跟這座城市的氣質相關。比如,三亞依據其陽光、沙灘的度假氣質,定位“美麗經濟”,每年定期會舉辦選美比賽。三亞世界先生和世界小姐大賽帶動了三亞的美麗經濟。再比如航展之于珠海、糖酒會之于成都、國際車展之于北京。
在淄博燒烤的熱度加持下,山東也正持續推出一批網紅打卡地,形成更多新場景、新業態和新體驗,更好滿足人們多元化、個性化的文旅消費需求。實際上,山東省一直在主打“好客山東·好品山東”的名號,追求不僅響在外、更秀于內的品牌價值。
走近一座城易,但走進一座城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情況顯示,在全國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9.02億人,占63.89%,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增加2.36億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了14.21個百分點。城市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年輕人口的流入,一方面加快了城市的經濟建設,帶動了城市活力聚集,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力發展城市經濟,才能進一步提升城市對于經濟的蓄水池作用,承載起便民與富民的重任。
希望更多的中國城市早日成為中國品牌的來源高地,成為中國品牌升級勃興的集聚之地。
(作者系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央視品牌顧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