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7 22:43:22
每經評論員 王硯丹
近幾天A股市場發酵最廣的輿情,當屬財經大V“思辰”代一位寶媽理財,短短9個月時間虧光其300余萬購房款。之后媒體爆料,思辰的受害者不止一位,均是先被其社交媒體上樹立的專業投資高手人設吸引,將賬戶密碼交予其打理,然后每買必虧,短時間內將受害者賬戶資金虧光后就銷聲匿跡。
具體詳情,各大媒體已有很多報道,筆者不再贅述。但在仔細分析事件始末后,筆者認為,該事件對投資者、社交媒體平臺、證券行業與監管層,都有警示作用。
第一,對投資者而言,面對成百上千的財經“大V”,需要保持清醒與理性。相比枯燥的宣講,一些財經大V通過立人設等方式,向投資者深入淺出輸出投資知識與心得,從而吸引一大批忠實粉絲。但即使再信任財經“大V”,投資者也應切記,要選擇正規金融機構,不能將自己的賬戶密碼輕易交給他人,也不能將資金匯入他人賬戶進行私下委托理財。這些都是違規行為。
此外,新證券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出借自己的證券賬戶或者借用他人的證券賬戶從事證券交易。目前已有一些相關因出借賬戶而被判承擔法律責任的例子,投資者對此類信息可多進行關注。
第二,社交媒體平臺在其力所能及范圍內,應承擔更多對財經“大V”的監督責任。
從目前信息來看,思辰在微博、微信上均進行了圈粉。尤其是在微信上,光是每日打賞已不是小數目,說明其在投資者圈內有不小影響力。之前思辰的公眾號曾因種種原因被封禁過一段時間,但后來通過申訴成功解封。對此類財經“大V”公號,建議社交媒體平臺遇到投訴時更加慎重。如果再遇到此類賬號被封后又需要解封的情況,平臺可通過要求提供更詳細的解封材料申請等方式,加強對財經“大V”的監督。
第三,對證券公司而言,應加強對交易異常賬戶的監控。發帖控訴思辰的寶媽,其賬戶被思辰接手后,屢屢出現高買低賣次新股、題材股或被爆炒可轉債的行為。雖說投資者買者自負,證券公司也無法判別投資者是否將賬戶交給他人理財,但對此類賬戶若能將其判別為交易行為可能有風險的賬戶,及時聯系投資者,向其強調所投資品種風險,可能會對投資者起到一定警醒作用。
第四,對非法證券活動,監管應繼續重拳打擊。筆者注意到,近年來,多個非法證券活動主體被查處,并被課以重罰。如今年3月,微博大V易偉涉嫌操縱股價、非法薦股,證監會對其罰沒約9988萬元,顯示出監管對此類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態度。
對思辰這樣更為隱蔽的非法證券活動,監管若是發現此類線索,也應加大監控、提早介入,盡早斬斷其背后的相關利益鏈條,從而建立風清氣正的資本市場生態環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