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7 22:43:44
每經記者 杜恒峰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據每日經濟新聞4月13日報道,11日,泉為科技(SZ300716,股價16.66元,市值26.66億元)公告控股子公司收到項目《入圍通知書》,金額高達50億元,約為公司2022年全年營收的4倍。該項目招標人云生智慧能源(云南)有限公司穿透后的股東為“國家電力公司”,但2022年9月8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曾刊發公告,國家電力公司自2003年6月30日起再無任何投資、經營等行為,國家電力公司印章未對外進行注冊使用。筆者也從國資委網站查詢了解到,該招標人及其上級股東單位均無查詢結果。
“假央企”問題由來已久。2021年10月,26家央企相繼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對外公告了353家假冒國企名單;2021年和2022年,國資委對“假央企”和“偽國企”分兩批進行集中公示,共曝光528家“李鬼”;2022年11月,國資委官網上線國資委監管企業產權信息查詢平臺,向社會公眾提供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及所屬企業基本信息查詢服務。國資委和央企主動打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假央企”問題仍然沒有禁絕。
“假央企”嚴重擾亂市場秩序。造假者披著“央企”外衣,游走于地方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之間,套取各方資源為己所用,自己不用承擔經營風險而潛在收益巨大。但假的真不了,一旦項目無法推進,由此造成的風險難以估量,非法集資可能導致民眾財產損失,企業大量投入之后可能血本無歸,這些風險甚至可能傳導至資本市場,擾亂金融秩序。
要打擊“假央企”,除了企業主動曝光,上市公司等有規范治理能力的企業也應當加強信息核查,這些作假的企業有許多共同點,比如成立時間比較短,股東變動頻繁,關聯風險多,在國資委系統查詢不到等。央企打假很積極,但一些地方大型國企和知名的民營企業,同樣也有被假冒的風險。要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源頭著手。從目前公開信息看,這些“假央企”的手法談不上高明,他們都是通過偽造營業執照、印章和法定代表人簽名等工商登記資料,成為“央企子公司”。在成為“子公司”后,造假者以此為起點再新設子公司,并形成更為龐大的網絡。
確保工商資料真實準確是市場監管部門的責任所在。一方面,針對央企、國企或知名民營企業子公司注冊,應當有針對性地加強資料的真實性審核,必要時通過電話、函件等方式向其直接確認;二是加強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的運用,通過多維數據交叉識別異常行為,提升審核的有效性,對于“假央企”在不同地區注冊的問題,要打通各地方的數據壁壘,堵死造假者流竄“碰運氣”的空間;三是,針對網絡已經曝光的造假行為,工商部門應及時跟進,對相關公司予以警示,或是吊銷執照等,將特定人員納入重點監管對象;四是要加大處罰力度,市場監管部門應當與公安部門配合,對利用“假央企”身份進行經濟活動的,要從經濟犯罪的角度予以嚴厲打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