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9 23:37:53
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文多
4月17日晚間,國內復合肥巨頭新洋豐(SZ000902,股價11.19元,市值146.0億元)發布2022年年報,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9.58億元,同比增長35.22%;歸屬凈利潤13.09億元,同比增長8.36%。
在去年下半年主要原材料價格下滑的情況下,新洋豐下半年的毛利率較上半年的同比降幅有所擴大。截至2022年末,新洋豐的存貨較2022年初增長了21.67%,其中原材料僅增長了4.11%。
視覺中國圖
此外,在磷復肥、新材料雙主業和磷石膏建材一輔業的“兩主一輔”產業格局推進中,新洋豐去年已建成投產首期5萬噸/年磷酸鐵項目,面對今年一季度以來的磷酸鐵鋰的降價,公司表示將視市場情況推進剩余磷酸鐵項目。
高價原材料影響已結束
根據年報,2022年新洋豐實現磷復肥銷量476.73萬噸,同比增長3.33%,但得益于產品銷售價格的上漲,新洋豐在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5.22%和8.36%,而之所以凈利潤增速低于營收增速,原因之一在于毛利率同比下降了2.96個百分點。
分產品來看,2022年,新洋豐營收占比最高的常規復合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31.96%;新型復合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18%,占公司整體營收的比例較2021年下降了1.29個百分點;包括新能源材料等在內的精細化工則實現了2.84億元營業收入,營收占比為1.78%。
值得一提的是,新洋豐在2022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同比下降2.08個百分點,之所以在2022年全年毛利率同比降幅進一步加大,主要在于新洋豐原材料價格在2022年下半年的下滑。
新洋豐在2022年10月17日的機構投資者調研中表示:“2022年三季報,公司承受了硫磺等原材料價格急跌的影響,導致三季度復合肥和磷酸一銨都在消化高價原材料庫存,銷售毛利率受到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目前,公司前期的高價原材料都已經使用完畢,也就是說,高價原材料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在三季度就已經反映結束了。”
2022年年報顯示,新洋豐的主要原材料中,只有采購金額占比最高(達18.77%)的原材料A在2022年下半年的平均價格高于上半年平均價格,其余4種原材料的平均價格在2022年下半年都要低于上半年,其中降幅最大的原材料D下降了19.14%。
記者注意到,截至2022年末,新洋豐的磷復肥庫存量為36.62萬噸,較2021年末下降了1.74%。從存貨情況來看,截至2022年末,新洋豐的存貨為32.17億元,較2022年初增長了21.67%。具體來看,主要是庫存商品較2022年初增長了35.01%,達到13.65億元,而其原材料較2022年初僅增長了4.11%,為14.96億元。
視情況推進磷酸鐵項目
近年來,新洋豐加強了公司的產業鏈一體化布局。新洋豐的30萬噸合成氨項目于2022年9月建成投產;而根據此前控股股東洋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注入上游磷礦資源的承諾,自2021年以來,已有雷波新洋豐礦業投資有限公司、保康竹園溝礦業有限公司被注入了新洋豐。
在2022年10月17日接受機構投資者調研時,新洋豐也表示,與同行相比,公司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尚未得到體現,那就是目前的磷礦大部分還在控股股東旗下。未來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后,公司一體化帶來的成本優勢將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發展動能。公司堅定注入磷礦戰略,力爭未來數年控股股東能將磷礦注入到上市公司體內。
與此同時,通過拓寬磷化工產業鏈,新洋豐還在積極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新洋豐在2021年底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洋豐楚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重點布局磷酸鐵、工業級磷酸一銨、精制磷酸、無水氟化氫、白炭黑等項目。新洋豐表示,公司將從單一的磷復肥產業,升級為磷復肥、新材料雙主業和磷石膏建材一輔業的“兩主一輔”產業格局。
2022年年報顯示,新洋豐的首期5萬噸/年磷酸鐵已于去年建成投產,并成為了國內同行業該量級達標生產的首條產線,二期15萬噸/年磷酸鐵則將由新洋豐方面和格林美方面的合資公司“湖北洋豐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具體實施。
不過,今年2月以來,國內磷酸鐵鋰價格遭遇了一波明顯下降。對此,新洋豐此前在回復投資者問詢時曾表示,公司目前完成投產的磷酸鐵產能僅5萬噸,磷酸鐵價格下跌對公司的影響不大,公司將視市場情況推進剩余磷酸鐵項目。
記者注意到,年報顯示,新洋豐在2022年磷酸鐵的產能利用率僅有40.40%。對此,4月18日,新洋豐方面人士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數據主要是因為公司磷酸鐵去年7月才開始投產,實際情況一直是滿產的。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