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0 19:28:24
今天出現了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那就是上證指數跌破了達哥這兩天提到的3370點附近的支撐,且盤中大盤的跌幅并不小,雖然尾盤有所回升,但仍然沒有有效收復3370點。這意味著,到了要留意風險的時間,切忌大干快上,后續大盤即便能夠修復,那么震蕩的時間可能會延長。
今天,A股依舊是令人窒息的分化行情,主角依然是數字經濟方向,其他方向普跌,新能源領跌。
而數字經濟除了傳言的幾個“小作文”以外,昨晚可以說是“神助攻”不斷:
一是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孟晚舟女士,在華為第20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表示,華為將在聯接、計算、存儲、云等方面保持投入;2026年全球數字化轉型支出將達到3.4萬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通用算力將增長10倍、人工智能算力將增長500倍。
這個500倍怎么來的,不得而知,根據之前券商的研報,大概不是單純的芯片或光模塊需求,應該包括了數據獲取、打標簽、應用端(C端)設備、模型訓練和推理等所有環節,其中應用端會成為大頭,比如物聯網、自動駕駛、智能手機,都可以當作廣義的算力環節,真要說起來,這范圍可大了。不過,資本可不這么理解,反正硬頂就完事了。
二是工業富聯對網絡平臺流傳關于公司丟失訂單的不實報道發布公告稱,目前公司與現有客戶合作均正常開展,訂單情況持續穩定,業務均有序正常推進。這份公告算是給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情緒立刻修復,今天漲停反包。
三是上海市經信委印發的《上海市推進算力資源統一調度指導意見》指出,要構建科創算力新設施,加快算力調度技術研發,完善算力交易機制體系。
多方利好之下,人工智能今天順利接過了市場領漲的大旗。達哥看了一下人工智能概念指數,其仍然維持的是很強勢的上漲趨勢,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后續這個板塊指數繼續創新高,那么這就是近段時間以來經歷短期小震蕩之后的第三波了,達哥很難相信其還能再大幅創新高。風險肯定要提示,不是說不能做,而是要嚴格遵守交易規則。
數字經濟以一己之力向市場證明了什么才是主線,幾乎市場上看到的情緒全都圍著它轉,讓其他板塊望塵莫及。既然市場做出了選擇,那么我們尊重市場。
只是在市場存量博弈之下,數字經濟一漲,其他板塊就得遭殃。就比如最近連續提及的景點旅游、酒店餐飲等消費細分領域,今天領跌兩市。需要注意的是,景點旅游已經接近短期重要的支撐位,如果有效跌破,則可能意味著又要重新回到之前的大震蕩區域。
中字頭概念則屬于另一種“他強由他強”的風格,不爭也不搶,走勢結構仍然保持強勢,短期的震蕩也比較強。放在數字經濟如此強勢的背景之下,一旦明天出現分化,中字頭概念股大概率會有所表現。
當然,有投資者可能會喜歡相對冷門的板塊,也有朋友問過。這里達哥對于熱點和冷門板塊有兩個思路。
基于熱點板塊,短期處于高位,波動極大,所以更考驗買入的節點選擇,以短線操作為主,重視買入后的第一反饋,根據反饋去做應對,而不是動不動就拿星辰大海的故事麻痹自己。
基于冷門板塊,也不用細究基本面好壞,低位就是硬道理,成交金額低迷在某種意義上說明了調整充分的低點。喜歡冷門板塊個股的投資者,可以在低位票里找出那些真正質地好、震蕩非常充分、有短期催化的個股,以催化時間窗口為目標,進行波段操作。
指數層面,今天出現了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那就是上證指數跌破了達哥這兩天提到的3370點附近的支撐,且盤中大盤的跌幅并不小,雖然尾盤有所回升,但仍然沒有有效收復3370點。這意味著,到了要留意風險的時間,切忌大干快上,后續大盤即便能夠修復,那么震蕩的時間可能會延長。
同時,由于“五一”長假臨近,資金避險需求,即便市場短期強勢,大概率還是會搭建一個震蕩平臺,所以大可不必太急躁。下周前三天,大概率也是震蕩走勢,但最后兩天隨著季報逐步公布完畢,個股業績明朗,避險資金拋壓衰竭后,可能會有方向性選擇的動作,大家要注意這個時間窗口。
盤面的另一個隱憂是板塊之間的接力仍未完成,這從周一以來的市場表現就能看出來。盡管大盤這幾天的總體表現還算可以,但兩市個股一直都是跌多漲少,這其實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賺錢效應只集中在幾個板塊中,并不利于帶動市場做多情緒。而且,一旦主流板塊回調,很容易出現“吃肉沒趕上,挨打一個沒落下”的情況。
深市今天表現較弱,主要是受新能源類個股拖累,新能源類品種最近兩三年已經被炒作過且去年也大幅反彈過,今年再度大幅炒作的概率本來就很低,加之中字頭、科創50持續走強后,部分在新能源賽道的基金,最近忍不住誘惑拋售新能源品種,轉而追漲中字頭及科創50,這也是幾大指數表現比較分化的原因之一。
相比較來說,科創50走得更出色,自從達哥上周四提示關鍵支撐位以來,最近科創50指數一直表現很好,屬于前高附近的強勢震蕩,如果能夠維持住,那么大概率還有繼續創新高的能力。沒有科創板交易權限的投資者,可在回調中關注相關的ETF品種。因為科創板和硬科技板塊關系密切,且走勢也非常相似,可以同等看待。
整體來說,近期的盤面,變化不大,該說的都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幾個主流方向都未明顯顯示出中期高點的跡象。操作策略上,仍然維持尋找在關鍵支撐位的機會或者震蕩下沿的止跌機會。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