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5 12:06:14
每經記者 王巖 每經編輯 孫磊
“smart精靈#3全球首秀后,仍有部分網友說只有兩座車才是smart,變大了就不是smart了,兩座才是smart的傳統。但是梅賽德斯-奔馳首席設計師戈登·瓦格納(Gorden Wagener)說smart的調性就是設計一些意想不到、又令人驚喜的東西。兩座并不是smart品牌的血統,‘未被定義’才是我們的血統。”在2023上海車展上,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本屆車展上,smart攜旗下全系車型亮相。其中,全新smart精靈#3亮相兩款配置車型:全新smart精靈#3 Pulse和全新smart精靈#3 BRABUS性能版。同時,新車也正式開啟預約體驗。新車預計將于今年6月在國內率先上市并同步開啟交付。
不會參與價格戰
據smart此前公布的交付數據,自去年9月底開啟交付以來,smart在中國市場累計交付2.19萬輛。今年3月,smart精靈#1在華交付5911輛,環比增長63%。截至3月31日,smart于今年第一季度在華共交付約1.27萬輛。
據了解,smart今年將邁入品牌、產品和服務的全速運營新階段,會主要在品牌和服務上發力,圍繞以“用戶中心、數字驅動”的核心理念,推出一系列標準化的服務管理和系統培訓。
對此,佟湘北表示:“smart是一個全球化品牌,我們基于‘中歐雙核,全球布局’的發展戰略,均衡地拓展中國和歐洲這兩大市場的銷售服務網絡,smart精靈#1近期也在歐洲的德國市場開始規模交付。除此之外,預計今年年底還將在馬來西亞上市交付。”
今年以來,價格戰在行業內倍受關注,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3月份國內乘用車市場總零售量為158.7萬輛,同比增長0.3%,環比增長14.3%。相較于尚處于疫情期的去年3月份,以及表現乏力的2月市場,車市3月的表現難盡如人意。
談及價格戰,佟湘北強調:“smart最核心的價值是品牌資產,我們不會參與價格戰。我們不僅僅造車,而是以產品為媒介,由車和用戶密友的互動共創生活方式。我們堅持自己的品牌調性,服務好我們的這些密友,圍繞品牌價值打造差異化競爭。我們堅守smart的品牌初心,提供品牌價值給用戶。”
設計訂閱方式的初衷是為用戶省錢
目前,smart在國內已完成了157家線下獨立渠道網點的建設,覆蓋超過40座一線、新一線、二線城市及三線城市。預計今年底,smart全國渠道布局累計將超200家,覆蓋60余座全國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
目前,smart在中國和歐洲都采用D2C(直接面向消費者direct to consumer)直銷代理商業模式。在歐洲市場,smart借力于奔馳渠道,可以擺在奔馳門店里,且有自己專屬的品牌展廳,以“店中店”的模式在全歐洲迅速鋪開超過300家店。
“渠道網絡方面,smart在13個歐洲市場已經建立近300個銷售服務網點,smart展車、試駕車已經就位,德國市場已經率先開始規模交付。300多家店都開在歐洲主流城市最繁華、最城市中心的地方。”佟湘北表示。
佟湘北認為,smart有自身全球化品牌的屬性、高度,以及由此帶來的優勢,憑借著smart品牌對中國、歐洲市場的了解,以及在歐洲渠道網絡的深耕,使其與中國自主品牌相比先天就有品牌優勢,而和全球的品牌相比則有技術上和質量上的優勢。
“中國新能源車的設計能力、制造能力非凡,現在去歐洲,大家都認為未來10年看世界最前沿的動向要看中國有什么。”佟湘北說。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smart精靈#1向用戶推送了硬件付費訂閱選項,公布了訂閱包功能價格,并提供按月、按年或永久開通三種訂閱方式。其中,永久開通前排座椅加熱功能需人民幣1299元,方向盤加熱功能需人民幣999元,前排座椅通風功能需人民幣1999元,此功能一經推出便引發網友爭議。
佟湘北對此回應道:“我們的初衷是為了降低規劃化工業生產的復雜程度,并且確保生產質量標準,制造端會預先加裝這些硬件,但這些硬件成本不含在整車BOM成本里,不需要向用戶收費。之所以設計這樣一個訂閱方式,初衷是為用戶省錢,不用就不開,用的時候再開,既為用戶降低了成本,也讓車在二手市場更保值。”
據官方介紹,smart品牌將從2022年~2024年,每年推出一款全新車型。同時,每一個產品都會進入到新的細分市場。“我們在CES 2023(2023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和AMD已經官宣,旗艦級沉浸式汽車智能座艙計算平臺將搭載于2024年規劃推出的純電量產車型上。”佟湘北表示,“smart還將與NVIDIA在智能駕駛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攜手開發全新數據中心,賦能高級別智能駕駛系統和智能AI系統研發。明年起,smart將基于NVIDIA DRIVE Orin系統級芯片(SoC)打造搭載高級別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最新車型。”
封面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