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30 13:34:42
每經編輯 程鵬 蓋源源
4月29日,有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當日凌晨4點半,其和朋友想要到南京海底撈凱瑟琳廣場店就餐時,發現要排號等很久,主要是因為“里面有大學生在睡覺所以會慢一些”。該名消費者最終因不愿意繼續等待而沒有就餐,其質疑,“海底撈到底是酒店還是飯店啊?”
4月29日晚,#海底撈一門店睡滿人導致無法用餐#沖上微博熱搜榜第一。
近期,在社交媒體上關于凌晨在海底撈過夜的討論帖子并不少,有網友還發布了海底撈留宿攻略。而在五一假期期間,有不少消費者發帖稱,海底撈門店堆放了數個行李箱,不少大學生在海底撈留宿,凌晨到店就餐還要等位。
在此之前,今年3月,海底撈就曾因為一名女大學生在其包間留宿沖上微博熱搜榜。當時這名女大學生發帖稱自己在深圳沒有趕上車,在未消費的情況下在海底撈包間留宿了一晚。
此外,海底撈針對高校學生推出了專屬優惠活動,大學生夜晚部分時段在海底撈就餐可享受69折的優惠。
海底撈門店睡滿大學生
有食客無法用餐,網友吵翻
4月29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當天凌晨4點半,他前往南京海底撈某門店吃飯,結果因為夜宿大學生太多需要排很久的隊,和店里理論很久,也沒吃上。
該網友表示,大學生都在里面睡覺,導致自己排號要排很久。“出來玩可以,但是......哎。你們完全可以和店員溝通一下,在人少的情況下你們隨便躺下睡,但正常營業時間可不可以顧及一下我們這些在當地生活的人的感受呢?”
最后,該網友疑惑問道:所以,海底撈到底是酒店還是飯店啊?
事實上,近期,在社交媒體上關于凌晨在海底撈過夜的討論帖子并不少,有網友還發布了海底撈留宿攻略:“體驗很好”。而在五一假期期間,有不少消費者發帖稱,海底撈門店堆放了數個行李箱,不少大學生在海底撈留宿,凌晨到店就餐還要等位。
對此,有網友表示,吃飯可以,睡覺有點過分了。
也有人說,只要消費過,就可以休息。
還有人表示,夜宿的前提是不要影響別人生意,為了安全還是提前把行程規劃好。
海底撈最新回應
綜合南方都市報、橙柿互動報道、21世紀經濟報道,海底撈南京門店就上述事件回應,當時確實因為太多人留宿導致翻臺太慢,來的學生多,讓現場一發不可收拾,要等位到早上6點。
店長表示,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五一假期,第二是因為28日晚薛之謙的演唱會,有些看完演唱會的學生過來。
店長還表示,以前很少有人會主動要求留宿海底撈,但前不久有留宿海底撈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就有了一些來店里休息的大學生群體。再加上該店離紫金山比較近,有些客人會選擇在店里休息到四五點去紫金山看日出。
店長稱因為都是客人,不管消費沒消費,如果客人確實有相關的需求和困難,海底撈是不能明確的拒絕客人的。后面會保證足夠的用餐區域。
海底撈的全國客服則表示,讓客人過夜休息,是門店伙伴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有困難的顧客提供臨時休息的場所,具體情況要詢問具體門店。
此外,4月29日,海底撈門店工作人員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我們是餐飲店鋪,本身無法提供住宿。目前我們店內全區域都是開放接客的,而且五一假期顧客較多,這邊暫時沒有位置可以提供給顧客留宿。
4月29日晚,海底撈相關負責人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是餐飲店鋪,本身無法提供住宿。目前我們店內全區域都是開放接客的,而且五一假期顧客較多,這邊暫時沒有位置可以提供給顧客留宿。”
這位負責人表示,海底撈秉持與人為善的原則,門店伙伴在日常工作中,會積極關注顧客需求,并根據實際情況,為遇到困難的顧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如超出門店最大承載能力而無法滿足顧客需求,也懇請大家能夠理解。
海底撈廣州一家門店工作人員則表示,海底撈沒有留宿這個說法,其門店的正常經營時間是早上9點到次日早上7點,晚上到店消費的顧客,如果想一直呆到早上7點,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今年五一期間全國迎來出行高峰,多地人流量持續走高,等候時間延長。我們會在保障顧客體驗和員工排班休息的情況下盡力擴大高峰時段的接待量。同時建議可提前通過海底撈APP或小程序預訂、排號,以便更好地安排出行計劃。”上述海底撈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補充道。
“夜宿幫助”到底該為誰提供
北青報此前發表過一篇評論稱,一些24小時餐廳給有需要的人開方便之門讓其能有地方歇腳,海底撈并不是首家,但有人卻將這種商家的善意當做了獵奇事件和流量密碼。3月26日,一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并配文:“實踐過了,海底撈真的可以過夜。”視頻中約有十幾人海底撈過夜,身邊放著書包和行李箱。視頻下則有一些網友來討教經驗。還有人似乎發現了流量密碼,表示自己也要去嘗試夜宿海底撈。
對于有人夜宿在店內,海底撈方面表示,門店伙伴在日常工作中關注到他人困境,并提供幫助,這樣細心友好的舉動體現了海底撈與人為善的價值觀,“顧客朋友如在用餐過程中遇到突發狀況或者有特殊需求,可向門店提出,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分析人士認為,幫助有特殊情況的顧客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但這一幫助一旦被“常態化”、“娛樂化”,則有可能帶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如本不具備住宿條件的餐廳留人夜宿,夜宿人在此期間出現了人身或財產的損失,由誰來負責?會不會有不法分子利用餐廳這種開放空間進行不法活動?這些尚待回答的問題不僅留下了安全隱患,也可能影響到餐廳正常的經營。對此,分析人士表示,商家為有困難的人士開方便之門固然值得表揚,但是也不能對顧客提出的所有要求全盤滿足,需要對一些過度要求說不。
對于網上有人樂于分享夜宿經歷一事,有網友認為就是為了博眼球,大多并沒有感謝餐廳在其困難時給予幫助的意思,反倒體現出一種洋洋得意來。如果把幫助變成了一種“薅羊毛”,只能讓一些原本服務很人性化的企業變得越來越冷漠,企業留給顧客的方便之門也會越來越窄。還有網友認為,大眾不應該為了“獵奇”去透支企業的善意,還是應該把這種“特例”留給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編輯|程鵬 蓋源源
校對|劉思琦
封面圖片來源: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南方都市報、橙柿互動、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