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8 14:18:56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CCTV4今日(5月8日)報道,近期,俄羅斯多次指責烏方在俄境內試圖實施無人機襲擊。俄羅斯國防部新聞處7日表示,過去一夜,俄羅斯防空系統共擊落32架烏克蘭無人機。據環球網5月7日援引俄新社報道,塞瓦斯托波爾市市長米哈伊爾·拉茲沃扎耶夫7日在社交平臺Telegram上發文稱,超過10架烏方無人機于6日晚至7日凌晨試圖襲擊克里米亞。
另據央視新聞5月8日報道,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當地時間5月7日稱,烏軍在紅利曼、巴赫穆特、阿夫杰耶夫卡等方向擊退了俄軍進攻,打擊了多個俄軍人員和裝備集結點,并襲擊了俄軍指揮所。
當地時間5月3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訪問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參加北歐峰會,并與北歐五國領導人會晤。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軍隊將很快對俄羅斯軍隊發動反攻,他確信烏克蘭軍隊將配備現代戰機。據參考消息5月7日報道,澤連斯基說,基輔不會等得到西方戰斗機到位才開始反攻。但他承認,如果烏軍有F-16戰機,反攻“會容易得多”。他說:“現在我們在空中處于敗勢。”
據央視中文國際5月8日消息,俄羅斯國防部稱,俄羅斯防空系統在黑海上空擊落22架烏克蘭無人機,另外10架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等地被擊落。所有無人機均被防空系統的火力網或無線電電子戰系統摧毀或壓制。此外,防空系統還攔截了5枚海馬斯多管火箭炮、1枚“雷霆-2”戰術導彈和1枚“圓點-U”導彈。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當天表示,烏克蘭國防部情報部門計劃在伊萬諾沃州的“北方”軍用機場使用裝滿炸藥的無人機實施破壞和恐怖活動,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與俄羅斯聯邦內務部共同挫敗了烏方企圖。消息還稱,入侵襲擊的目標是被用于空中雷達和空中指揮的A-50預警機。在俄羅斯境內的搜索行動過程中,查明了一個由烏克蘭情報人員協調和指揮的破壞小組。
塔斯社7日援引克里米亞地方官員的消息報道稱,6日夜間至7日凌晨,俄軍防空系統擊退烏軍針對克里米亞的無人機空襲。報道稱,烏軍向克里米亞發送了十多架無人機,其中3架在塞瓦斯托波爾被擊落。襲擊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另據美媒報道,烏克蘭副總理費多羅夫近日稱,烏克蘭已經籌集了數億美元,以組建該國所謂的“無人機部隊”,并已訓練了1萬名無人機操作員,以供開展準備已久的“春季反攻”。基輔期待這一反攻能奪回大片領土。報道稱,各種類型的無人機已經成為俄烏沖突的核心武器,雙方前線部隊利用無人機用于偵察、火炮偵校甚至轟炸任務,并經常使用更先進的遠程無人機來攻擊距離前線較遠的縱深地區的基礎設施目標。
據澎湃新聞5月4日消息,當地時間5月3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訪問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參加北歐峰會,并與北歐五國領導人會晤。澤連斯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來赫爾辛基的原因之一是烏克蘭想成為北約的一員。他還指出,烏軍將很快對俄軍發動反攻,他確信烏軍將配備現代戰機。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和冰島的領導人則在與澤連斯基的聯合聲明中表示,“只要有需要,北歐國家將繼續提供政治、財政、人道主義和軍事支持。”
據參考消息5月7日援引塔斯社5月7日報道,美國《華盛頓郵報》6日在采訪澤連斯基和防長列茲尼科夫后報道稱,烏克蘭軍事領導層試圖勸說西方降低對烏軍反攻的期望,因為烏方不能確信反攻可扭轉俄烏沖突進程。
報道稱,列茲尼科夫說:“國際社會對我們反攻的期望過高。大多數人期待的是發生什么大事。”他認為,這種期望或導致“失望情緒”。
F-16戰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澤連斯基在同《華盛頓郵報》記者對話時說:“我覺得,我們在戰場上贏得的勝利越多,人們對我們就會越信任,而這意味著,我們將得到更多幫助。”他還說,烏克蘭將準備好發起進攻,“只要獲得與伙伴商定好的軍事裝備”。此外,進攻時間或根據天氣變化而改變。
列茲尼科夫表示,“首支烏克蘭突擊隊”反攻準備就緒的程度已超過90%,但一些軍人尚未完成海外訓練。他強調,烏軍目前的主要需求是防空系統。
澤連斯基說,基輔不會等得到西方戰斗機到位才開始反攻。但他承認,如果烏軍有F-16戰機,反攻“會容易得多”。他說:“現在我們在空中處于敗勢。”據報道,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早些時候稱,美國仍不考慮向烏克蘭供應F-16戰機的問題。
據央視新聞5月8日消息,俄羅斯國防部當地時間5月7日發布戰報稱,俄軍在紅利曼、庫皮揚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哈爾科夫等方向發動攻勢,擊退了烏軍多次進攻,摧毀了裝甲車、反炮兵雷達等烏軍裝備和設施。此外,俄防空部隊在黑海水域上空發現多架來襲的烏克蘭無人機,但都被俄軍防空導彈摧毀或電子戰系統壓制。
同一天,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稱,烏軍在紅利曼、巴赫穆特、阿夫杰耶夫卡等方向擊退了俄軍進攻,打擊了多個俄軍人員和裝備集結點,并襲擊了俄軍指揮所。烏空軍還對俄軍陣地和防空系統發動了空襲,并擊落了多架俄軍無人機。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據CCTV4、央視新聞、參考消息、澎湃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