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12 11:26:47
◎深港賬戶通方面,截至2023年4月末,為香港居民代理見證開立賬戶24.98萬戶。
◎截至2023年4月末,深圳累計開立“跨境理財通”賬戶2.6萬個。
每經記者 潘婷 每經編輯 陳星
5月11日,首屆清華五道口大灣區(深圳)金融論壇在深圳前海舉辦,論壇聚焦“創新 開放 合作——金融助力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金融支持大灣區建設建言獻策。
近年來,人民幣在跨境結算中地位不斷提升,記者獲悉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末,廣東省跨境人民幣結算比例達到52%,大灣區9+2市跨境人民幣結算比例達到63%。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表示,在全球化進程中,會有更多中國企業在全球布局,推動供應鏈調整、產業結構升級和價值鏈躍遷,形成一大批中國本土的世界級企業和跨國公司。對于這種全球布局和轉移升級要持一定的支持態度。在產業轉移升級過程中,中國的跨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這種背景下,支持企業在全球布局中更多使用人民幣,有助于企業有效降低匯兌成本、規避匯率風險。
“深圳是中國推進改革開放的前沿高地,毗鄰全球重要離岸中心香港,在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上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國跨國公司在全球布局時,要激勵其更多使用人民幣,幫助其管理風險、降低成本、優化資源配置。”周誠君稱,如此,不僅可以讓中國金融市場更好地與國際接軌,促進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等制度型高水平對外開放,也會有利于更好地保護中國跨國公司在全球的利益。
本次論壇設立跨境金融、科創金融分論壇,聚焦“跨境金融促進高水平開放”“科創金融助力科技自立自強”,就粵港澳跨境金融合作,銀行、證券、基金等各業態在跨境金融方面的優勢、機遇和挑戰進行了討論。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近年來,深圳充分發揮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功能,用足用好各項金融支持政策,切實推動“金融支持前海30條”落地實施,構建“六通”深港金融合作新格局。
一是深港賬戶通,截至2023年4月末,為香港居民代理見證開立賬戶24.98萬戶。落地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微信香港錢包在大灣區使用。
二是深港匯款通,建成多幣種資金清算渠道和支票聯合結算機制,深港匯款最快2分鐘完成。
三是深港融資通,通過跨國公司資金池、授信額度集團共享、QFLP/QDIE等政策,拓展深港融資資源,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截至2023年4月末,深圳已設立QFLP基金57家,基金規模約75億美元。
四是深港貿易通,銀行積極運用金融科技,從跨境結算、匯率風險管理和貿易融資等方面服務深港貿易。跨境結算全流程線上服務,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五是深港服務通,銀行構建大灣區金融服務專屬團隊,設置大灣區服務熱線、服務小程序,讓企業享受到“兩地認同、服務如一、暢行灣區”的便捷服務體驗。
六是跨境理財通,穩步擴大兩地居民投資對方金融產品的渠道。截至2023年4月末,深圳累計開立“跨境理財通”賬戶2.6萬個。
深圳金融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等戰略部署,立足深圳科技產業優勢,積極推動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能。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深圳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32.57%、30.96%。
一是創新信貸評估體系,提升科技信貸專業化服務水平。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面臨的信息不對稱等突出問題,深圳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揮自身數據和科技優勢,探索差異化的信貸評估體系,多維度對企業技術實力進行量化評估并劃分等級,解決銀行對科創企業“看得懂”“敢放款”的問題,使金融服務更加適配科創企業特點。
二是加強政銀企合作,構建科技金融服務聯盟。當前,商業銀行金融服務模式逐步從“單兵作戰”發展為“集團作戰”的綜合服務模式。深圳搭建了全國首個覆蓋銀行、證券、創投公司等全類型金融機構的科技金融聯盟,以及全國首個包括政府、銀行、知識產權評估機構、保險公司等在內的知識產權金融全產業鏈聯盟。通過“市區聯動”,常態化組織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路演,促進科技企業與金融資源對接,“讓金融了解科創,讓科創找到金融”。
三是挖掘知識產權金融價值,推動金融資源加速融入創新鏈。深圳出臺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指導意見,發揮金融促進知識產權價值實現的關鍵作用。2020-2022年,深圳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金額連續三年穩居全省首位,2023年第1季度同比增長160.4%。截至2022年末,累計發行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規模和發行量占全國比重均超過50%,成為全國首個且唯一累計發行規模破百億的城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