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20 00:59:07
◎對于特斯拉提出來的無稀土永磁電機,公司董秘郭曉雷個人認為,特斯拉或許是出于擔心稀土供應的穩定性。
◎對于股價表現,管理層回應稱,公司經營一直是持續向好,但股票價格波動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對于與投資者交流方面的問題,公司表示接下來會將它視作一個重點方向。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張海妮
5月19日,國內稀土頭部企業盛和資源(SH600392,股價13.03元,市值228億元)在成都召開了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
盡管公司業績創出歷史新高,但持續下跌的股價也讓參會投資者煩心。會上,公司管理層對稀土行業市場、下游需求應用、海外并購項目等跟股東們進行了詳細溝通與闡述。
今年,特斯拉不再用稀土永磁電機成為熱點。對此,公司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稀土永磁在性能上仍具有獨特優勢。公司還提到稀土下游應用一直在拓展,需求很大,仍然是一個非常有希望和前景的產業。未來,公司將會通過更透明和公開的信息披露,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公司。
5月19日,國內稀土頭部企業盛和資源在成都召開了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公司管理層悉數出席。與往年相比,今年有更多投資者來到現場參會。在會議中,公司管理層熱情地回答了投資者的提問。
盛和資源去年實現營收167.6億元,同比增長57.85%;凈利潤15.9億元,同比增長48.09%,業績創出歷史新高。
盡管業績很好,但參會投資者對盛和資源仍有諸多期待,包括股價表現、分紅比例、投資回報等。
最近兩年,盛和資源股價表現不及投資者預期,從29元跌至目前的13元左右。這和稀土行情的震蕩波動有關。
過去一年,受稀土原料價格波動和消費預期轉弱等因素影響,全年稀土需求增長不及預期,稀土價格在報告期內呈現出先漲后跌、寬幅震蕩的態勢。
到今年一季度末,主要稀土元素鐠釹、鋱、鏑單價均出現了20%以上的下跌。根據盛和資源今年一季報,公司營收為48.03億元,同比增長10.67%,凈利潤7737.83萬元,同比下滑89.14%。受產品跌價影響,公司計提了3.8億元的存貨跌價準備。
公司回顧了自2011年以來稀土價格的波動情況。公司強調,隨著新能源、新材料和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等產業的發展,市場對稀土的需求預期將持續增長。根據公司對全球稀土產業的跟蹤研究,每三到五年就會發現與稀土有關的新用途。據公開信息,全球每六項發明,就有一項與稀土有關,全球每出現四項新技術,就有一項與稀土有關,“它的需求和用途是持續擴張,用途是非常廣泛的。”
但稀土需求函數卻存在一個不可忽視的變量——特斯拉宣稱放棄稀土永磁電機。今年的特斯拉投資者日活動,特斯拉宣布下一代永磁電機將不使用稀土材料。當時消息令稀土板塊遭遇重挫。在5月19日的股東大會上,公司管理層回復了這一熱點問題。他們的共識是在永磁電機上,稀土依然具有獨特優勢。特斯拉永磁電機放棄稀土,可能會犧牲掉性能,因為添加稀土的磁材仍然高效、低碳與節能。
“稀土永磁的性能是具有優勢的,包括高效率、防腐蝕、耐高溫,其他材料還達不到。”管理層向記者表示。
公司分享了稀土永磁在節能方面的功效,“我們自己工廠稀土永磁電機應用的節能效果約為20%。按照專家的觀點,如果國內把傳統工業電機全部替換成稀土永磁,省電效果抵得上大型水電站的發電量。”
對于特斯拉提出來的無稀土永磁電機,公司董秘郭曉雷個人認為,特斯拉或許是出于擔心稀土供應的穩定性。但這一點擔心恰好體現出稀土永磁的價值,“目前釹鐵硼處于方興未艾的階段,在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方面還沒有大規模代替的可能性,因為替換意味著喪失性能,在成本方面,稀土占比很低,低的時候不到1000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對于稀土市場價格,盛和資源對全球供需局勢進行了分析。稀土市場交易活躍,價格波動較大。今年稀土價格趨勢向下,主要和需求有關——特別是與民用消費相關,比如消費電子、節能家電需求不及預期。“短期內供需錯配導致價格往下走。對市場不用悲觀,長期看,電驅時代稀土需求預期會是持續增長的態勢。”
公司表示,有一些新的應用領域值得關注,包括人形機器人、節能工業電機等,這一塊推廣起來的量也很大。目前稀土跌至這一價位,成本端的支撐力度在逐漸加強,畢竟在第一季度,很多稀土企業利潤被“吃掉”很多。
不過在現場投資者看來,行業歸于行業層面,從投資公司角度,盛和資源應該進行更多現金分紅并做好市值管理。
管理層回答了投資者的困惑,坦承盛和資源需要增強和投資者的交流,提升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
“我們一直在做事,一直在增強市場信心,把盛和資源的特點和定位宣傳出去。”管理層表示,去年公司做了一些事情,一手抓內生增長,一手抓投資并購。去年,盛和資源收購了澳大利亞Peak公司19.9%的股權。Peak公司擁有坦桑尼亞Ngualla稀土礦項目,稀土氧化物平均品位4.8%,折合88.7萬噸REO,其中鐠釹氧化物占比21.26%。Peak公司計劃該項目于2025年第三季度投產。根據4月26日的公告,Ngualla稀土礦項目已經獲得坦桑尼亞政府授予的特殊采礦許可證,期限30年。
“我們在產業鏈上是全產業鏈布局,但更看重優勢產業,突出自己的特色。公司持續進行降本增效,盛和資源過去10年發展很快,營收由十幾個億到一百多億。公司重視科技創新,在國內稀土生產基地建立創新中心,提升創新能力。包括綠色工廠、智能工廠,提升低碳環保水平,節省人力資源。”
管理層回應稱,公司經營一直是持續向好,但股票價格波動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對于與投資者交流方面的問題,公司表示接下來會將它視作一個重點方向。
實際上,盛和資源在海外布局的都是大型稀土礦山,比如位于坦桑尼亞的稀土礦山,無論是儲量還是品位可能都排在全球前五左右的水平。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管理層反復強調要注意合規。
針對這一塊,管理層也更多引用了公司首次披露的2022年度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報告。
其中,盛和資源提到了供應鏈管理,打造廉潔、共贏的采購關系。采取資質審核、關注供應商在勞?管理、商業道德??的承諾,打造負責任的供應鏈、與每位供應商簽署廉潔從業責任書等。去年,盛和資源共計審查與評估供應商190家。公司表示,這一內容最初是下游推動,強化了對上游供應鏈的要求,“更加關心生產的綠色低碳,倒逼我們去做好上游。現在想做一個國際化的供應商,ESG方面是必須面對的課題,參與國際化的建設。”
公司方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披露了未來遠期規劃,以強化投資者信心。這份規劃即盛和資源的“2023~2025年發展規劃”。從時間上看,該發展規劃將持續到后年。根據規劃,到2025年,盛和資源將全面實現國內國外雙重業務布局,圍繞稀土產業鏈、鋯鈦獨居石產業鏈和循環經濟產業鏈發展,成為全球重要的綠色低碳和智能電驅關鍵原材料國際化供應商。各類稀土資源保障和冶煉分離能力達到6萬噸/年以上,稀土金屬加工能力達到3萬噸/年,稀土廢料綜合回收利用能力達10000噸/年。海濱砂選礦處理能力達到200萬噸/年。2023年、2024年、2025年的營業收入規模分別達到200億元、240億元和300億元。
“我們產能通過技改增效來保證業績目標。”公司方面稱,現在公司留存更多現金儲備,以便更從容應對周期低谷,修補資產負債表等。另外,盛和資源仍然會朝下游延伸,但仍然考慮以參股為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