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22 22:24:58
每經記者 宋戈 實習記者 張宏 每經編輯 廖丹
5月20日上午,以“堅定信心,高質量金融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的202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正式開幕。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邁克爾·斯賓塞在論壇上發表主旨發言。他在演講中就全球貨幣政策動態、人工智能帶來的影響、全球增長等熱點話題發表觀點。
他表示,雖然疫情從很大程度上講已經被我們置于身后,但資本市場和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似乎沒有下降,因此,政策的重中之重在于控制通貨膨脹。
近期出現的歐美銀行業風險事件,也給當地銀行業帶來了沖擊。圖為5月1日,在美國紐約,行人從一家銀行前走過 新華社圖
資本市場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似乎沒下降
談及全球貨幣政策動態,特別是美聯儲的政策,斯賓塞表示,盡管我們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把疫情置于身后,或者使其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資本市場和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似乎沒有下降。因此,重中之重在于控制通貨膨脹。
但通脹結束的時間并不確定。斯賓塞指出,對于央行(尤其是美國和歐洲的央行),“通脹是暫時的”這一說法,要么大錯特錯,要么是其時間跨度超過了其承受范圍。此外,雖然資本市場仍然受到貨幣政策走向的驅動,但“央行并不知道在某一點上貨幣政策的發展方向,他們只是在對抗通脹方面表現得很堅定”。
市場仍在某種程度上希望一旦通脹結束我們將回到以前的利率環境。對此,斯賓塞表示:“我們不太可能回到那個通脹得到控制、利率上升的環境,因為全球供應條件在多個方面發生了變化——老齡化、勞動力市場行為的差異、生產力的下降,這里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似乎不可能通過簡單的方式解決。”
美國商務部4月27日公布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1.1%,顯著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2.6%和市場預期的2%。這是否會改變人們對未來利率走勢的看法?
斯賓塞指出,美國經濟在第一季度出現了增長放緩,不確定的是,在通脹得到控制之前,經濟放緩的幅度會有多大,甚至是否會陷入衰退。市場認為把通貨膨脹率從3.5%降到2%可能非常困難,但美聯儲不會說要放棄控制通脹。
而近期出現的歐美銀行業風險事件顯示,快速上升的利率環境使長期資產失去價值,同時增加了銀行的融資成本,因為如果它們對上升的短期利率沒有反應,那么它們就會失去儲戶,并開始出現資產負債表問題。
那么,目前的問題是美聯儲是否會再加息一兩次,然后開始降低利率?“有人說,是的。也有人說,不,他們將無法降低利率,因為如果他們這樣做,通貨膨脹將開始回升。”在斯賓塞看來,這是一個關于美國經濟長期利率平衡的問題。
全球經濟長期前景仍持謹慎樂觀態度
近期,ChatGPT在幾乎每個領域都引發了大量討論,人工智能以及全球范圍內的金融科技對未來經濟到底有何影響?
斯賓塞認為,大語言模型將對整個知識經濟領域產生全面且巨大的影響。從積極的方面來看,一旦人們學會了如何使用它,就有可能實現巨大的生產力提升。
斯賓塞也提到,人工智能不會直接影響經濟中人們需要親力親為的部分,例如餐館服務員、建筑工人等。因此如果它對知識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并且最終表現在收入上,更可能是對經濟中收入較高那部分人產生影響。
此外,斯賓塞也提醒,對于大語言模型,在我們對其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前,要有所保留。“如果禁止這些大語言模型進行訪問搜索和事實核查的能力,那它就只能胡編亂造,或者說是制造幻覺。”
“大多數政府、監管機構、責任方或潛在用戶以及開發者自己可能會達成一套原則,這些原則必須涉及實施和應用方法。而且,任何功能強大的高速發展部署會比低速發展部署更具破壞性。因此,還有另一個廣義的經濟轉型論點,支持不要讓人、經濟、就業等方面暴露在可能出現的技術和經濟風暴中。”斯賓塞如是表示。
除了未來的全球貨幣政策動態及技術進步,斯賓塞還分享了他對全球經濟未來生產力的看法。
斯賓塞認為,全球經濟中存在著嚴重的供應方制約因素,這些因素正在抑制生產力增長,影響通貨膨脹和貨幣政策。但他仍對長期前景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